7 b* H* D( A: X. g( D) W 严复是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的,是近代语用人士而非语音学者。中国近现代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说实话很多都不足够重视翻译有关理论研究,所以,严复的标准提出后得以广泛推广。
/ U- s, B( t4 U2 ]# W% q 信达雅,做起来很难了。
" P% \6 v9 ^7 @( `6 m/ F2 \3 j
中国当时语音文化背教依然是以文言文(雅文)为主,白话文等是难登堂入室的下里巴。
$ k8 e" I+ @$ A$ k4 e* f) s
西方翻译理论对忠实原著,意思通顺,文法规范,文笔尽量贴近原著也是接近这一标准的。只是对“雅”说好像不如中国人强调的那么重,因为英语言等文字阶级性和书面语与口头交际语言脱节没有当时中文那么严重而已!
# I& D7 Q5 \4 Y) u 比如 英国的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 在其所著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书中提出 的著名“三原则”: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 q5 \- Q& Z9 l. a9 k! U
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
; C. ?2 N" f. x
从语言学角度对“等”字描述的代表人物是雅各布逊(R. Jakobson)和卡特福 (C.Catford)。
3 K3 M7 u% A. z) }2 F 雅氏认为翻译是用信息取代信息,是信息对等问题。卡氏提出了 “行文对等”的观点,指原作与译作之间的比较。他认为,翻译中没有“意义对等”, 只有“所指对等”。
0 u3 M3 q6 _5 J- h 从交际学角度阐释“对等”的代表人物是奈达。他提出“功效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概念。在此之前,奈达提出的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它 和“功效对等”实质上没有多大差别。两者的重点都在“对等”上。在众多的国外翻译家中,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他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必须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奈达衡量翻译的标准是看读者的反应。他之所以提出“功效对等”可能受了泰特勒“翻译的三原则”的影响。他说衡量一个翻译作品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査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 : 4)。奈达把传统的翻译评判标准 的中心从原作转移到译作和译作的读者,这是翻译理论的一大进步。对奈达的 functional equivalence我国通常将其翻译成“功能对等”。我们认为最好应该翻译成“功效对等”,因为奈达的目的是要译文在效果上达到对等。
) r7 I( b, x7 W5 ] 不过,对某一原文的读者反应(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原文读者的反应)与译文读者的反应进行比较,其可操作性有多大暂且不说,要做到完全的对等是绝对不可能的。奈达的“对等”,只能是翻译者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努力追求的目标。
6 ^* q/ J/ X% ~( i
奈达提出“功效对等”的重点是读者。他是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的。他提出的译文质量的最终评判标准是:灵活对等翻译:改变原文形式,保留原文意思。
- _$ g: T4 F) C% m 中文中译音的也不少,很多特有文化现象或者复杂的科学词汇也只能依靠译音(片仮名);
" g3 o& y7 {! @- C7 v+ B 比如,康拜因,英特纳雄耐尔,法西斯,咖啡,冰激凌,T恤,基因 等都是片仮名啊,你又怎么把这些翻译成一个汉语词汇呢??
( w0 p3 s ?4 u$ G
其实,现代汉语中直接借到的日本的词汇更多了:像自行车,共产党,体育。。。。。。。
: }! Q& `* W8 k6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