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沉大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成语。它源自《旧唐书·李纲传》:“臣以凡劣,才乘元凯,所言如石投水,安敢久为尚书。”后见于元曲,如王实甫《西厢记》第4本:“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马致远《集贤宾·思情曲》也有“扑通地石沉大海,人更在青山外。”有时也作“大海石沉”,其意是说像石头掉到大海里,很快沉入海底,比喻毫无消息或不见踪影。2 ~! v. }: I9 B0 ^
一般人所见到的石头其密度比水大,若是把普通的石头扔到水里,由于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就会迅速下沉。这是人们众所周知之事,也就有了“石沉大海”这一涉及岩石学的成语。然而,石头的种类很多,它是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与矿石。其中有一种石头与众不同,若把它扔到水里不仅不会下沉,而且会像一般木头那样浮在水面。这种石头称为浮石,属火山酸性喷出岩之一,具有很多气泡而且比重很小,能浮于水面,故名。这种浮石具全玻璃质结构,白色无光泽,可用作轻质混凝土材料以减轻建筑自重,还有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
2 j2 B/ j& l4 x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距今约12000年前,我国长白山火山以天池为喷发中心,火山灰和岩浆在喷向空中的同时还放出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像人吹肥皂泡那样向高温的糊状岩浆里吹,形成许许多多的小气泡,使其密度大大减小。当这种岩浆落到地面并降温凝固后,就形成了浮石。把它扔到海里,自然不会出现"石沉大海"的现象。. _' w$ B5 C2 o2 V, q, U, g
居住在非洲尼日尔河沿岸的渔民们,经常采用一种小型灵便的棕红色渔船进行捕鱼。但是这种渔船既不是用木头制作的,也不是用铁皮做成的,而是用一块块奇特的棕红色石头拼接起来的。原来,这种石头是当地出产的一种名叫“洞石”或“船石”的特殊石头,能浮在水面上。其内部结构78%以上由密闭的、大大小小的气洞连接着,很像凝固之后的泡沫石,宛如现代的泡沫塑料一般。所以把它放在水中,浮力很大而不会下沉,加上本身比重很轻,还有坚实耐用的特点,所以当地人都用它作为造船的材料。如果不仔细观察,真不知这种渔船是用石头制作的。! z- Q4 l" L5 H2 @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时常会看到一种漂浮在海面上呈褐色、黄色、乳白色或玻璃光泽的浮石,渔民们称它为“佛石”。他们认为石沉大海乃天经地义之事,而石浮海面纯系佛力所托。每当渔民在海面上遇到浮石,就会小心翼翼地拾起来,将它"请"到船艉早已设好的“神台”上供奉起来。渔船远航之前,他们总要到浮石前祈祷一番,而海上幸运的脱险者总要加倍渲染“佛石”的力量。现在我们知道,浮石之所以能漂浮于海面,是因为它的比重小于海水的缘故,并非"佛力"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