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Q. M$ M# b$ N
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GDToday新闻网承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 y4 b. d: i* t$ S. ^
11月5日,采访团走进湛江,探访观察海洋经济如何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 ]9 b: j" Z r; w6 h
湛江是海洋大市,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长1243.7公里,占全省30.2%和全国6.9%。该市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激活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 |' a: f, P' C+ R( L: A 科技力量,打造水产养殖新高地 % ^. b* W& q. m& f
近年来,湛江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获评为“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2022年水产总产量122.2万吨,总产值274.44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8 `* M- K3 Y! Z2 M1 u 2002年,经科技部立项,恒兴集团在湛江东海岛投资建设863基地,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种业基地项目的先河。其总投资2.2亿元,是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主要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马友鱼等。
% B' `) K3 B# `8 x 
. {# h8 U Y9 ~& j$ { 采访团走进863基地。李江锐 摄
1 t1 O% x6 `/ g C2 ^ 2002年起,基地开展南美白对虾选育工作,联合中山大学,以抗对虾白斑病毒(WSSV)为选育方向,经过1代群体选育和5代家系选育,获得首个国家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填补了中国南美白对虾的种虾空白,破解种虾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难题。
6 U6 U% [! X+ i( i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完善、优化自身产业链结构,扩大淡水养殖规模,不断探索绿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模式。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面,近年来,该公司联合湛江湾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单位建立创新联合体,融合养殖平台、养殖智能化、养殖技术、精深加工、能源自供给、服务保障、通信及大数据,以及军民融合共“7+1”个板块的全产业链,体系推进,目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海塔1号”已经立项生产。
' h1 A) {. ?1 Z7 s" O& ?- d' E0 f2 l 据悉,目前湛江已建成水产苗种场480家,初步解决了水产种苗“卡脖子”问题,选育了经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6个,占全国审定该品种数量的50%;攻克了60多种常用的水产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
: I9 T/ [) n' s! \" ~1 s, D 2022年,湛江培育水产种苗1622亿尾,供全国沿海水产养殖和出口东南亚等国家。 4 m- T2 z3 f3 M, B* X
绿色低碳,建设全流程零碳工厂 6 R& g! g, \; [" l. l7 y2 ~
走进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钢铁”)生产车间,铁水奔流,不时溅起一朵朵“铁花”,热浪袭人。 M! A8 G! ~9 U5 N7 |
湛江钢铁炼铁厂三高炉炉长苏李坤介绍冶炼过程,铁矿石由炉顶加入,经历7至8个小时冶炼,风口平台鼓进1250℃的风温。风从下往上吹,铁矿石从上往下走,在高炉产生剧烈的还原反应,最终铁矿石变成高温铁水,从铁口排出。 7 B8 x F4 A' z( @7 P) z
记者发现,在如此“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竟然没有生产工人。苏李坤表示,目前生产实现自动化操作,员工在中央控制室通过遥控器,可对工厂车间的钢铁冶炼进行远程操作。 ' q$ T4 S7 Y( ^

" P5 O* M4 F1 y. _: O8 p& R; }. w 湛江钢铁生产车间。李江锐 摄 4 ~7 O$ v' e# ^' O# ]; E6 l
当前,湛江钢铁坚持“简单、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原则,加快智慧基地打造,极致追求“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 " I* E1 @2 b' y# D- r, I
据介绍,全厂建设23套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100%处理,98%厂内回用,2项节水技术入选国家工信部优秀工业节水案例。同时,湛江钢铁与高校合作,利用钢渣打造水生生态系统,对海洋养殖物种的繁衍具有相当好处。 " J+ g: P' _# @# }7 y
绿色能源方面,湛江钢铁在氢基竖炉的基础上,利用南海地区光伏、风能配套上“光-电-氢”、“风-电-氢”绿色能源,形成与钢铁冶金工艺相匹配的全循环、封闭的流程,产线碳排放较长流程降低90%以上,并通过碳捕集、森林碳汇等,实现全流程零碳工厂。 |9 Q4 p! R$ b
湛江钢铁产品包括热轧板、冷轧薄板、全品种冷轧超高强钢等中高端精品碳钢板材,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重点辐射中国南方市场和东南亚市场。 1 w. L# B! w, @+ u1 `2 O; i
当前,湛江正依托龙头项目,推动产业合作提档升级,加快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三大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 . N2 C' y/ m$ o0 E( V- _
生态修复,守护“国宝”红树林
- L7 h3 g+ F/ h 徜徉在麻章区红树林木栈道,满目苍绿,时有鹭鸟掠过水面,好不惬意。
3 ^* c! [% }( s5 |2 K& m 麻章区海岸长79.5公里,海域面积30万亩,其中浅海滩涂10万亩,有着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绝佳环境。据统计,麻章区现有红树林面积2115.19 公顷,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8 r: D* {+ a$ X8 W* v, s+ u/ v 
1 Q' W: {# o' ?% m; L 麻章区红树林。李江锐 摄
* J# u% ^7 Y' X0 N 红树林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一是红树林群落形成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涵养多种生物资源,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二是红树林扎根于沿海滩涂,能够防风削浪,有利于预防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三是红树林可以净化空气、水质,美化环境,形成优美的沿岸景观;四是红树林能够储碳固碳,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 y+ J. ~' U7 \3 |
麻章区湖光镇党委书记黄志超介绍,今年,湛江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3亿元,接下来将用好这部分资金,把红树林的面积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做好红树林种植,将这片红树林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它。 ' s; [: k3 r. E* m9 a; [
麻章区红树林生态景观优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中,目前,当地正抓紧筹建麻章区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拟将其打造成为湛江“文旅月亮”六大项目之一。
- G6 a. R, ]; J- m i$ j 此外,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麻章岭头岛退塘造林、湿地恢复工程等项目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成功开发并达成我国第一笔蓝碳交易,为红树林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示范,实现减碳节能与保育修复双赢。 # @! W# A8 X; k$ T
南方网记者 陈伟峰 黄楠
1 z8 ?9 C$ {9 W6 g$ A+ _" g 视频剪辑:李江锐
% ^ l) }' f# J+ }% K* y0 `& ?- h7 [" N0 u3 `" c8 y, ]) E0 n
9 {% c6 g. L5 _- _
. `0 y( p( A4 L' Z7 c# T2 d
! ?1 g9 ]& v( n4 E% b( V1 K8 X4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