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探秘孕育奇特生物的海域:多泡“火体虫”

[复制链接]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有一片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珊瑚三角带”。它分属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里海水温暖,拥有深达5000米的深海盆地。科学家认为,在这片相对孤立的深海盆地,可能会进化出新的生物。
( P& \+ N6 \, g9 m1 C! b8 L& d* l+ D
    来自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专家曾对这片海域进行过一次为期4周的探索,发现了大量以前未见的物种。近日,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在其网站公布了一组当时科考的照片,为我们详细解读这片孕育奇特生物的海域。
4 d- l2 m9 k7 S2 J; r2 h
    1.深海中的潜水员

: C- i2 H( E) `, w  K
# {& k: ?% g- o!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B$ ~, b2 T  h
深海中的潜水员
4 }% h3 _+ [9 p2 s$ T+ q0 I' i
    这次在东南亚的西里伯斯海“探究深海物种进化”科学考察,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收集到种类繁多、规模各异的海洋生物的样品。从简单潜水员用来捕捉动物的玻璃罐,到可以观测微小生物激光工具,可谓应有尽有。

2 ^  Y( }' T& o5 G* E) {
    2. 西里伯斯海

3 M: ^, w& A' `6 o- Y, F% Y4 \
    以西里伯斯海为中心,沿着赤道以北的广大海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科考的路线是从马尼拉出发,朝南部苏禄海方向行驶,然后到达苏鲁群岛的深海盆地。

% g' ^) m% q/ }& y9 H
3. 科考机器人

1 e+ J3 |3 O7 }  X5 D3 g
* D# A3 F0 I8 w1 _: q% Y
' D# w6 u0 M& E9 _  c"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k3 U+ l4 E2 ?

8 S. ]( ^% g# B0 i, D- |
科考机器人

) h. C% `" `% c$ G. T# x) x* M4 j
    科学家在西里伯斯海洋寻找新的物种时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其中就包括一台名为“全球最棒的漂流者”的水下科考机器人,它能够在深达3000米的水下工作,主要负责调查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它配备了高清晰度摄像头,科学家可远距离操作,将水中抓获的生物存放在机器人的收集仓中。

5 A8 P7 E" L8 U- _4 s( ^$ M5 r  {' J6 ~
4. 鱿鱼虫
5 j8 f# s! z% W0 N" `; j& A

0 G) x# @8 l6 Y! j/ g
! ]9 L! b% E9 `; p

4 w, o: _: [+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 S: G) _7 i: B9 @* z9 F3 j- ~4 @" q
鱿鱼虫
2 A6 S2 m9 I4 q) d8 b# J& F. D
    海洋生物学家发现这种非同寻常的生物,因其有像鱿鱼一样的触角,为其取名“鱿鱼虫”。

/ o) ?. z" ]* z! C
5. 黑暗的深渊

" t3 s8 r) t, n2 z4 E+ _
8 ~4 q  d5 w, |4 `6 W7 m)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W- S0 {2 W  E  W
黑暗的深渊

& q  }7 n; _! Z5 d2 r7 o- E  w
    科学家发现这种长约15厘米的栉水母。它与海蜇的近亲,生活在情况多变的水面附近。与它的近亲不通的是它那黑色的外形,之前在该物种的研究中从未曾发现。
, f) v' t5 r' K: i3 |  ?; P! q+ h
6. 有机复合体
/ j: z% T9 s: E; g
* V# y7 @% B4 [' u$ e
4 B6 s2 a+ C4 Y8 @7 r
3 B8 q% g" L; L5 K; Z+ W" N8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B0 y, S8 r+ z# v
有机复合体

# c7 l! l; Y, x
    图上的生物看起来像空间站,但实际上是由单细胞的放射虫组成的有机体复合体。那些白块状的部分是单个细胞,而球状的结构就是它们的复合体。它之所以形成有机复合体,科学家猜测是为了避免个体因硅化而形成片状结构。

9 T! s) A) r% }) [2 G1 S
    7. 易碎的收集品

( n' g; B& M2 G# R3 x1 B" s  S* @ 6 T( a6 A2 x* M. ]" u+ e0 t' {3 g
* p$ e( g0 G9 F; I
1 X7 l+ o( @6 G. i0 H5 u( ?,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8 B. _# K5 S' ]
易碎的收集品

  N( A4 ~, w' C+ D  T% V
    大多数水母是很脆弱的,如果通过用网捕捞的方式会破坏它们的结构。潜水员使用玻璃瓶来收集靠近海面的那些“易碎品”,玻璃瓶能够把水和生物一同捞起,减少对其结构的破坏。

$ ~; I5 ^! D" N5 P& u 9 [# v( }. _; J# w, S' |: V& g
8. 身短腿长的“探路者”

4 C- h, J! C+ f6 z% e: Z
+ l* I+ Y: R# T; p9 V" K'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G$ s- O3 l: e7 w
身短腿长的“探路者”
" ^7 j) ]5 ?+ F6 \
    科学家借助科考机器人,在2000米深的西里伯斯海捕获了一种长约3厘米,和普通药片差不多大小的等足目生物。与短小的身体不相符的是它那修长的腿,看起来好似在水中“探路”。
+ I8 ?6 P8 u( V0 p* `2 X' q
9. 多泡的火体虫

/ u* ~: _8 \/ T* L! W* i7 L7 ^/ [0 A
. b0 f! i8 o5 I1 N0 i! G

. q0 i5 Z; ?8 ^2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4 `3 V) B! t. Z3 Q
多泡的火体虫

$ k$ @( J* _8 B9 Y0 C' x" y
    这种看起来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学家称为“火体虫”,长约7厘米,是一种球形的聚合体生物,那些泡状物就是聚合体的“居民”。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像泵一样给有机体提供水分和养分,使得这个聚合体能够生存,同时还发出光芒。
9 g2 s! d" H. I$ n
    10.发光的消化道
- m) |- S6 Q7 q. k& a0 P

: r3 H4 V# }0 ^& v/ v9 h" f  _7 {% }, c

8 Y3 X& L( T! m8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v, e! P1 E% Q" l0 i7 B
发光的消化道
* ?1 ~. G; I! P" b: t1 Y% p8 j
    在黑暗的深海环境下,光线只能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发光功能,而光线可以使它们找到伴侣或引诱到猎物。但是,如果透明的动物吃掉了一个发光动物,然后捕食者的肚子开始闪烁,就能让自己发光吸引更多饥饿的生物。科学家们认为,许多深海动物,就像这只肚子周围有红色细胞海蜇,让猎物的光可以从自己体内发射出去,借此吸引更多饥饿的生物前来。

8 D1 G; c0 G0 X- Q/ M5 r7 m/ @
    11.粉红色的生物

* e% Q( ]2 z% e+ L9 e! {2 M ! ]! u1 k/ K- V  j9 O
2 {6 M& q% k1 O5 v: u" W$ s3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3 V8 [* i: h2 d* L4 x5 M
粉红色的生物
) z: R7 I& O, a( m( H
    科学家在西里伯斯深海约2500米海域捕获这种粉红色、透明的好似海参的生物。它一般在海底觅食,借助其身体前端类似衣领的结构在水中游动。图中的这只刚进过食,通过其透明的身体,可以看到它膨胀的消化道。(中国国家地理网 张君杰)
, ?2 _7 `- z1 Y5 x

8 b6 q& u) v  {
" s( C3 Z4 M' }5 g" H! w( W  L

5 ^' a( w# T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