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初探 | 社工课 - 沿海社区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4 |1 e' H9 F: X

! |7 Z1 ^. {+ A9 J8 z: n7 ]; S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1 U$ J; k3 E5 s

作者 | 张永贵

! Y' O3 `: V i: F7 j

前言:本文介绍了社区合伙人的概念、理论和法律依据、实施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监管,希望对从事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朋友有所启发。

# ~" I5 S6 `+ [' e6 J

社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基本单元。为建设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彭镇金湾社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着力提升社区开放包容水平,培育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在辖区率先开展“社区合伙人”模式探索,以期助力彭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 X4 y( F/ c! C. |* k

一、什么是社区合伙人?

* p8 s: [8 H+ O1 i/ V( D- {' D

“合伙”就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群体,发挥各自优势,一同去做一些可以给各自带来好处的事情。

* Z% D5 O' B, a; H! p

“社区合伙”就是以基层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代表的社区,与社区内外所有符合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理念的个人、团体、组织、商业体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自在人力、财力、技术、设备、场所、数据、渠道、流量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质优价廉的产品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激发社区公益活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区治理共同体。

" z- _) Q0 Q0 x" J. H

上文提到的个人、团体、组织、商业体等即为“社区合伙人”。

# [7 p- n/ i2 D: V! i ?

二、社区合伙人模式的起源

" R) U! Y7 [& ^6 O

事实上,“社区合伙人”并不是空穴来风。它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的公私合营(PPP)模式。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Public与私人Private之间,基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全程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伙伴合作关系。PPP优势在于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少,私人的投资风险更轻。

k) K/ e3 B" R/ n' y- A/ W

+ U9 h& f7 ?1 x* U1 L

这种PPP模式可以避免政府过去提供公共服务的两种旧模式的弊端:

) r% y* L! ^1 l! n6 m$ B) Q) _. A' F

1.政府过度依赖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导致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差等;

- J1 ]/ h2 Z6 R$ A6 p8 x) {% V

2.政府过度依赖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导致政府负担重、服务效率低等。

' B. Z2 j6 G1 P7 s

二十世纪90年代,PPP模式被世行及亚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方式引入中国。从1995年开始,在国家计委的主导之下,成都自来水六厂、广西来宾B电厂及长沙电厂等几个试点项目相继开展。自2013年以来,PPP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7 C9 F" S, a, g7 E

2015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

1 Z8 x5 P2 i/ s* v" q) q) P& f2 s

虽然PPP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油气、煤化工、石化产业等大型项目建设,但是它的运作模式却值得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者借鉴,成为调动社区能人、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强有力武器。

8 f7 L5 T# n2 f9 S6 H! W

三、社区合伙人的类型

) X! U4 g6 e2 X4 g, \7 H! X

根据社区合伙人模式的起源,社区合伙人首先应包括“商企合伙人”:商企合伙人为商业属性,商家以契约形式占用社区资源,开展商业运营活动,以商业活动附加公益服务、特殊群体低偿收费、市场化经营公益基金反哺等形式,和社区一起进行新消费场景打造。如:金湾社区自2020年7月以来开展的“金湾童学馆”儿童低偿收费公益课。

m$ m' v& ]1 y) M2 D

第二类社区合伙人为“单位合伙人”:指社区内外的政府职能部门(如青少年宫、文化馆)、事业单位(如大学、电视台)或民办非盈利单位、公益基金会,他们本身就有公益属性,社区可以通过创立平台、提供研究和实践的机会等方式,让他们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如金湾社区2020年暑期引入双流区文化馆的“非遗文创园”项目,2020年秋季引入“双流青少年宫”的“流动少年宫”儿童公益课项目。

) d& r/ P" T4 g. e- ~- U! {

第三类社区合伙人为 “社群合伙人”:指合伙人本身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参与社会活动是其发展的应有之意。如金湾社区腰鼓队、民舞队、老年协会等。这类合伙人具有社区社会组织的典型特点,是介于盈利与公益之间的可转换体。

9 b( l; B k, _+ w2 q$ d

第四类社区合伙人为 “个体合伙人”:指辖区内愿意参与社区公共活动且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优秀个体,如金湾社区的居民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这类合伙人是独立个体,具有特殊优势或资源,具有强机动性和可塑性,也是介于盈利与公益之间的可转换体。

+ i) f! t. r! A9 ^' ~; D

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个体合伙人并非一成不变,如个体合伙人组建成团队后,可能会成为社群合伙人,社群合伙人发展成社会企业后也可以转化为商业合伙人。

1 U* H1 o" D2 R" R4 r: P2 R( I

四、社区合伙人的标准

, r* I+ M3 C; d: f% K) _7 k

是不是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社区合伙人呢?当然不是!

" r7 I* N- q1 h' \/ }

根据“社区合伙”的定义(以基层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代表的社区,与社区内外所有符合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理念的个人、团体、组织、商业体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自在人力、财力、技术、设备、场所、数据、渠道、流量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质优价廉的产品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激发社区公益活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区治理共同体),我们可以确定社区合伙人的五大基本标准:

" P, N" j4 l/ m5 k. \$ |0 B

1.民事能力:社区合伙人应该是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或组织;

1 T% P+ g+ s7 r2 Z$ v; @3 t; ~

2.自带资源:社区合伙人能利用自身具有的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支持社区公益事业发展,良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

; V% N* g3 M/ j. s

3.利益共享:社区合伙人可采用市场化手法运作项目,但不得追求私益最大化,而应追求公益最大化,以此获得相对平和、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G' c X" x. T P

4.目标一致:社区合伙人与社区具有共同的社区发展治理目标,能主动链接资源、开发资源、共享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 d' {' h. B& V8 q8 W7 l6 ~

5.遵守规范:社区合伙人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合伙协议,接受监督考评,严守准入与退出机制。

1 ?/ k. v- ?* r

五、哪些项目可以合伙?

" s& G( c% D3 k9 l, Q

社区发展治理不是搞形式主义,必须“因事聚人”,这个事最好是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无论是商企合伙人承接的“半公益项目”,还是其他合伙人承接的“公益项目”,在一开始都应该按照项目逻辑进行立项和运营。那么社区合伙人可以开展哪些项目呢?

. l, [$ m6 c4 U9 ? u

1.政府/社区主导的公益创投项目

G3 r& g1 o' w. ^

“社区合伙人”公益创投。该合作方式旨在由政府/社区资助合伙人,合伙人在明确的项目任务书指导下,按计划开展社区服务。该合作方式强调资助方与受资助方不再是简单的捐赠关系,更重要的是与被投资人建立长期的、深入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

7 w( y) ~ c7 m' e2 W8 g0 l* m" t

2.社区主导的以空间换资源项目

- t: Q- q- Z9 W, h3 m

现在的社区存在着大量新公共空间和社区综合体,有的是文化活动中心,有的是党群服务中心,有的是便民服务中心。随着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规划的实施,“社区微更新”的深化,此类“共有财产”的社区公共空间会越来越多。

3 F7 ?& t3 v; I8 `3 I$ g4 \

社区公共空间普遍面临着可持续运营问题,政府在前期建设及硬件投入、装修、改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未来怎么样能够实现少投入、多服务甚至能够自我运转,这是社区公共空间面临的一大难题。

6 V7 `0 `# r* F( }9 H

“以空间换资源”合作方式,倡导超越公益型社会组织范围,广泛吸纳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商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伙,以市场化竞争的形式,选择最有市场竞争力最符合居民需求的合伙人入驻服务,入驻合伙人可以开展商业活动,但必须与社区签署协议,明确商业权利与公益职责,以市场化和公益化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将空间资源、商业利润部分转变为社区公益基金或社区公益服务,实现社区公共空间运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6 r% @" ?! f/ ^% q( u/ H

3.市场主导的公益合作项目

g. N7 o% V5 L/ \, Z' Z- ^/ d

市场主导的公益合作强调开放社区市场,发挥社区与居民的天然桥梁与信任优势,让更多具有特殊优势的盈利导向型主体有机会走入居民,如医院健康体检进社区,合作公益积分兑换超市等。该合作方式旨在让具有竞争优势、技术实力、品牌实力的各类主体,以居民乐于信任的方式开展商业宣传或公益服务,从而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接触或享受便捷、高效、高品质的服务。社区将商业服务所得资金按照要求注入社区公益发展基金池,用以开展公益服务或支持公益事业,确保市场化与公益化的有机结合。

; D% z0 l& O3 j+ [" h3 @" |

4.利益互补性主导的合伙项目

8 W! ~# ]) j: O% x1 C7 i

利益互补性的合伙强调合伙主体之间的利益互补,由利益互补的溢出效益服务社区居民。该合伙方式的典型表现是社区与高校社团、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目标任务的公共单位。此合作方式中,合伙人之间具有天然资源输出与资源输入的互补性,社区居民成为纯粹的利益获得者,因此该合作具有合作粘性强、资源消耗少、居民认可度高等显著优势。如:双流少年宫的“流动少年宫”项目。

9 ]. e! t) }% Z K! c6 j

六、社区、合伙人的角色定位

& ]- t2 Y+ M9 o" \

1.政府角色定位

/ G, T( k( Y+ D( O7 J, Y9 I

“社区合伙人”模式能为政府权力渗透、资源动员及机制整合提供平台。各类组织在此模式中获得合法性身份、生存资源及活动空间。在此过程中政府主要角色为监督管理者、政策引导者、倡导者、研究者。

! k7 @9 j- |% P; }1 p

政府要监督管理社区的合伙人机制,确保合伙的合法性、可行性、和一定的公益性;政府要出台政策或试点鼓励合伙人模式运营,给予合伙人必要的支持,确保机制在发展中走向成熟;政府要落实社区治理的文件要求,在保证方向的同时倡导探索实践,营造社区治理的创新氛围;政府要加强实地调研和政策研究确保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新模式的普及化寻找依据。

0 B# o! K! ?. j8 ~9 b7 ~: U

2.社区角色定位

* r* e2 q: [4 w. {8 G8 M

“社区合伙人”模式中,社区是核心枢纽角色,一方面社区是模式的倡导者,另一方面社区也是模式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社区在此模式中角色体验多元敏感,总体来说社区具有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合作者、关系协调者等角色。

% o7 v+ S+ ~0 O) J. [3 J

在社区治理中,社区要与合伙人一同为社区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或支持公益事业;社区要广泛链接社区资源并吸纳为“社区合伙人”,为社区公益服务做好组织准备;社区要与合伙人及居民广泛交流合作,掌握合伙人资源优势和居民具体需求特点,做好服务的宏观规划;社区要积极协调居民与合伙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商业运营下的公益本质不动摇。

) w- W1 C s* J4 e

3.合伙人角色定位

/ F- E+ n# o7 F. e

“社区合伙人”模式中,合伙人可以是个人、家庭、组织,可以是非盈利性质的直接公益主体,也可以是有公益理念的商业主体。概括来说,合伙人在此模式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即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合作者。合伙人需要结合自身优势直接或间接提供社区公益服务;需要对社区发展治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需要与社区和居民一道为营造美好社区同向发力。合伙人如果是商家、公司等,就应该接受行业协会的监管;个体合伙人则要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1 M0 z2 u$ H+ m7 g2 s4 ^- G

七、社区合伙人的底线与监管

1 M% B' ~- i3 H; {+ ]: G; l

1.思想上坚持公益理念不动摇

4 T; |9 A" ?% Y0 a

“社区合伙人”模式的核心亮点之一就是吸纳包括商业主体在内的各类资源主体,以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社区服务,在思想理念上超越了公益服务政府兜底的传统逻辑。商业理念和商业手法的引入,难免会引发公益服务商业化的信任危机,因此,社区从一开始建立合伙人准入机制的时候,就始终强调坚持公益理念不动摇、公益手法多样化、公益效益多元化。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合伙人要接受政府、社区、居民的三重监督,以确保合伙人公益本质的不可动摇。

& @, W7 V4 T7 p

2.经济上确保公益资金再循环

& i. m8 q6 q" I* V8 G

“社区合伙人”模式的一大显著特征是允许市场化收费或低价收费,社区所得收入弥补成本后的结余不得进行私分,盈余纳入社区基金池滚动支持社区公益事业,或直接用于开展具体的社区公益服务。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社区合伙人财务监督机制确保公益资金的再循环。

9 v+ _9 v8 @$ c3 F! ^

3.制度上恪守法律法规与伦理

" L! E* ?+ L3 B3 f _% g

“社区合伙人”模式中,多重角色在共同发挥作用,即有政府角色、又有企业商业角色还有社区公益服务角色,因此该模式的运营涉及到交叉型的法律法规与伦理约束,在此过程中,社区作为合伙人的核心枢纽,要积极召开联席会议,广泛了解各合伙人具体情况和现实要求,在多元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合情的开展针对性服务。合伙人要坚守公益伦理:倡导关怀弱势群体;倡导利他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道主义精神。

6 V. p; { n3 ^0 t# l% _

4.路径上严禁公有资产私利化

. K' N5 D& T0 b X0 |* `

社区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方便基层群众生活的重要纽带,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区资产的所有权属于街道、社区居委会集体所有,管理权属社区居委会。一般情况下,社区资产管理遵循的是“使用权不变、受益权不变、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其经营性和服务性资产纳入街道办事处预算外收入管理,用于社区建设、社区办公支出、居委会干部补贴和社区工作补贴等。需要明确的是,在“社区合伙人”模式中,合伙人可以免费使用社区资产,但合伙人必须按照约定有计划的开展公益服务,或者社区向合伙人市场化收费,但所得收益只能全部用于支持和发展社区公益事业,不得进行分配和留作他用,更不得直接私利化社区资产的经营收益。

# R" [8 z( @- A

5.效益上探索公益效益最大化

# h7 t6 G G* ^- a1 j1 i: C

“社区合伙人”模式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探索公益效益的最大化,此模式倡导“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对合伙人的单位属性不做强制性要求,注重的是合伙人是否能够坚持公益理念,提供公益服务。该模式认为:每个合伙人本身所掌握的资源都相对特殊,在回应和平衡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中,要着力发挥自身资源的独到价值,社会效益与合伙人经济追求的结合点就是放大公益效益的支撑点,合伙人要发挥专业优势以及汇聚更多的力量参与,相应形成杠杆力,以获得社会效益与合伙人自身发展的双赢,为社区公益服务的良性、深层次、可持续运作打好基石。

) i8 s2 E8 o' K9 r, S! P1 B8 r

参考文献:

3 W+ P( I; J8 I5 t" t

1.《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于2015年4月25日发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4 }0 l" e4 E, B9 I

2.博客中国:《郫都区“社区合伙人”运营模式》,作者:郫都区社治委

! v$ S9 r6 m: ?) f& b6 F

3.百度百科:《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r$ `' J0 V& W3 T8 k* Q

社区治理如何创新

: w2 d. T) k3 n1 [! u

才能汇聚治理资源

0 v8 d! |) ]* v

激发居民参与

9 @; P. o1 B: m# o% i: d

营造美好生活

m% T% H7 Q; ]2 @

这里有《社区治理方法论》

. k$ ] n: Z5 q; F, @+ _

有88个案例

' G' S/ `# e9 }( w. D7 F+ x+ O

社区治理实务派著作

* s" C) M% [8 i0 e$ ]6 q& a3 ^

超好评!快拿下

" v3 V# ^) J" S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7 O& z+ m- Q1 c' L8 Q$ _- f

小客说:你还有哪些实务干货?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小客微信:shegongke002↓【毅招:社工招聘网站】入口9 K$ S7 V$ s0 E( ^$ _( g W: G; Z+ l _% I% i9 Q: p/ c0 R* b4 I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春风里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