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 S3 l" c: G& p2 l 工业文明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然而,当地球陆地的生物能源消耗殆尽之时,人类是否有备用库?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正为人类提供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小到每个人都在用的手机,大到武器装备,都需要用到钴,而钴正以每年5万吨的量被人类所消耗,速度惊人。”广州海洋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教授级高工邓希光博士告诉记者,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研究表明,已探明的海洋矿产资源量能满足全人类的需要,而且供给量极大。
: \+ o. O- f! B. G0 S1 r" l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以海洋资源调查为目的开展大规模深海察,为“蓝色圈地”积蓄能量。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才拉开序幕。加入“主战场”后,我国急起直追,不断丰富大洋科学考察航次,壮大科研团队力量。2001年,我国获得了第一块多金属结核矿区,2011年,获得一块热液硫化物矿区,2014年4月,在西太平洋我国又获得了一块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
! h+ G5 D8 @ j 海洋是人类未来资源的希望
. y& `5 o* P! u& r# m0 L( u+ S
“你知道吗?喀斯特地貌起源于海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近岸地貌,很多都是从海洋演变过来的。”对于邓希光而言,海洋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一直吸引着他和队员们不断探索。
* S! {( C3 U! S% G, g7 j+ @
; k* V) e3 w% @$ W8 i4 w
▲ 邓希光从“蛟龙”号出舱
1 ?) b9 j8 C7 l0 f ' O1 K; z9 i R& O5 M
自1986年以来,广州海洋局深海地质及极地研究团队连续开展远洋调查累计达2800多天,总航程超过70万千米(相当于绕赤道17圈),科研团队克服了长时间远离祖国大陆和亲人、单船海上调查时间航程漫长、作业海域跨度极大、恶劣海况不断侵扰、工作生活条件艰苦、通讯联络不便等重重困难,以建设海洋强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从南海到太平洋,乃至南极南大洋,从多金属结核到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再到深海稀土资源,不断开拓调查新领域,不断探寻深海大洋海底矿产资源。
L8 t4 M% X5 e% }1 |
“在海洋中,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稀土等含量相当高,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储备资源。”邓希光形容,海洋矿产是一支“潜力股”,它以极高的藏量存在于海洋当中,一旦人类有需求、有条件便可以随时开采。“调查显示,全球的钴储量只有690万吨,我国只有8万吨。实际上,每年需要消耗5万吨钴,也就是说很快就要用完。钴这种非再生资源在陆地上已经消耗殆尽,然而在海洋里,光是一个‘小山包’就含有几十万吨钴,多金属硫化物中的铜、铅、锌、金,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资源等也是极其丰富,一旦对海洋矿产进行产业化开采能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
4 \, x9 k9 G# `) h7 _4 c
" g+ L3 [% k- y( s6 U% R; F- Z- i& I
▲ 多金属结核样品
; d2 q, N8 D9 j/ p" J( C
7 k. q8 l) U; ^; {
& ?& u3 Y8 B6 ] c; N4 a O f ▲ 富钴结壳样品
2 J! J) f7 Q* B5 f! o! {
, F) s$ M6 R; f; _9 f9 E
+ ?) R4 h& y- U& f# K ▲ 回收海底锚系
3 Q. K5 E. y7 v4 L" Z* B# J+ j
$ s0 C' o3 }; _/ |# s$ }
据介绍,除了已探明的海洋矿产以外,海底还蕴藏着很多未知的资源。深化对海洋矿产的研究,不仅能拓展我国资源战略空间,还对人类认知海洋、利用海洋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研究海洋矿产的形成,我们可以不断发现海底的故事,以前这个地方是怎样的,经过了哪些演变过程,都可以从研究中找到答案。”邓希光补充道,探寻深海大洋新资源,摸清海洋矿产家底,有关的工作正持续推进。他们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探索,不断升级调查手段,满足海洋科技发展的需求。
- O1 d" t' U: Z
海底“圈地”拔得头筹
9 F- W: M% q% e; n, O: e; X, V$ _ 邓希光透露,占地球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目前,已探明的海洋矿产资源蕴藏量是陆地的几十倍,但是分布区域有限。众所周知,公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各国更是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应如何更好地勘探和利用公海海底的矿产资源?为了在科学认识、利用海洋的同时防止海洋资源抢夺和污染环境,联合国将公海委托给国际海底管理局。“当初联合国还没有一个单独的部门去管理,暂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对公海海底生物、环境、矿产等资源进行管理,实施矿产开采等需要得到管理局的同意。”
7 t6 X$ J; m5 B4 j0 l$ H
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公约规定,有能力和意愿的国家或者机构可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勘探开辟区的申请,承诺承担勘探风险、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为了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成功申请勘探开辟区的国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比例放弃申请区块,由管理局分配给有开发能力的国家使用,剩余区域作为承包合同区。邓希光回忆道,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海域开展系统的勘探活动。
5 A7 g) _* z' o' ? 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不甘人后的决心和科学探秘的精神,科研队伍铆足干劲朝目标进发。截止目前,我国已经获得了4块合同区,其中三块在太平洋,一块在印度洋。“在所有提交申请的国家中,我们是申请并获批区块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正在进行新的区块申请。”这份“成绩单”的取得,一方面是扩展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战略空间的有益实践,全力支撑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5 Q- S N5 K6 ?, ~: Q 海洋地质调查难在保持初心
& E# f Y2 u6 k/ @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这首《勘探队之歌》描述了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满怀热情为祖国找矿的情景。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大洋稀土资源航次调查,作为该项目负责人之一,连续5年,邓希光担任航次调查首席科学家或首席科学家助理,组织开展了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稀土等新资源潜力探查,选定有利靶区,圈定了深海稀土资源成矿远景区。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脊49.6°E区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超慢速扩张洋脊海底热液活动区,邓希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热液区的发现结束了“国际上超慢速扩张洋脊能否发育热液活动区的争论”,科研团队利用摸索出的快速找矿方法,相继在西南印度洋脊多处发现了热点活动区,揭示了超慢速扩张洋脊的硫化物资源成矿前景。
& k0 V5 U* _. M: D! w8 `) r
“这些年来,我参加了多项科考任务,总计18个航次,出海时间达1300多天。”邓希光始终坚持在海洋地质科学考察一线,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科考及研究工作。在跟随“海洋六号”航次南极科考期间,他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及登陆考察队队长,带领队员克服地形复杂等困难,圆满完成登陆考察任务。2014年7月19日,他搭乘“蛟龙”号下潜到海底5755米,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下潜第一人。
3 q1 s( z. b# e; X$ c2 b4 _ 不同于其他工种,从事海洋尤其是远洋调查工作的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邓希光说,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求船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路走来,邓希光也看到很多人离开的背影,他感叹道,从事海洋调查工作是相当辛苦的,没有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他也呼吁,要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来留住海洋调查人才。
& r' w5 b6 e( j% V% A 记者:李易珊
5 v& k9 B0 A4 I$ M4 e U 文字编辑:罗茵 金亚平 林超
: _' p0 t8 r' x9 S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