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 v# _! ]$ s! R0 |! {' P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出,要摸清广东海洋生态家底,到2025年基本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的全省性调查。
0 X! h( Q. D H& B# ~" p$ I
# Z! T. i4 N! w6 \8 J7 g6 G
+ L5 _* w9 p. K7 z; E: ^# y* X 5 C4 W3 }+ V' n/ Q B8 F
珠海淇澳岛-担杆岛红树林
5 U& M5 @ h: f- m- b4 y 完成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调查
0 [7 |2 m" n @ `' I; ^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也是广东海洋事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在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L0 b5 i. W4 u. g( E4 H; E 根据《通知》要求,广东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主要任务共包括摸清广东海洋生态家底、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推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以及严格质量管理、加强能力建设等七大方面。
0 O. V7 z6 I& e( f9 ^4 ^ 其中,在摸清海洋生态家底方面,广东提出要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按自然资源部的要求,配合国家做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同时,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配合国家做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基本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省性调查。
$ f+ o4 S6 u7 P 在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方面,要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域海岛用途管控、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 ^ v2 C# J2 }* W6 `% [( D 7 V) E) \7 I( i3 f4 z% F
2 b3 ]1 p- l8 [$ f
7 T5 T( H; m+ Y* f
茂名中国第一滩
9 n9 g6 k1 O* N! q 进一步提升赤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 7 v1 K4 C$ Y/ q' ?
另外,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也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广东今后将继续做好赤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毛虾、尖笔帽螺、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的生态风险监测。省自然资源部门将组织开展跨地级市区域的海洋生态灾害监测,牵头组织重点海域、关键区域、重点任务的生态灾害应急监测。沿海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赤潮、毛虾、尖笔帽螺、水母等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0 ?, W8 i! O8 e7 ~/ V6 V( Y1 n' o" R
特别是针对赤潮灾害,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针对水母、尖笔帽螺、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
7 G9 u* E- w5 E( X7 C# ~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通讯员 邹琼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 $ ^2 s+ t( _+ X' E0 s2 ~% z4 ?* i: U
8 ?2 \! J* g! T$ {7 g4 u 举报/反馈 * y Z7 V" n2 b( D4 s/ a$ S
7 P- q- x! }( \2 ^' C: P
6 [1 T* \. f+ [% I- L$ e4 \: A1 b5 o
b4 V* j) D7 y
" `0 O4 u, }# R) b4 e'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