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P) E' {4 h! M- A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尹建军 记者王心武报道 日前,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出台《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围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资源的调查、评估、保护和修复,以试点项目为抓手,切实巩固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探索海洋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发展模式和途径。 2 s' }7 n& z' y) V
《方案》明确,全面推进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到2024年,基本摸清全省重要红树林、海草床、海藻场等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开发碳汇试点项目5个,探索新型碳汇项目2项。通过试点工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作用,形成可借鉴的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模式,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以点带面促进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增汇工作的全面和科学发展。 % k+ ?: i8 ]! y" W, V7 g/ q% M# f
《方案》要求,查清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将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纳入海洋生态预警调查监测内容,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本底调查、碳汇监测和碳汇核算,与已有调查监测体系做好衔接,逐步构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碳汇监测、储量评估、潜力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增汇成效评估的碳汇核算体系,建立海洋碳汇资源管理综合平台。2024年底前,完成海口东寨港、澄迈花场湾、临高新盈湾、儋州东场和新英湾、昌江朱碧江河口、乐东望楼港-球港、三亚铁炉港、陵水新村、文昌八门湾、万宁小海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完成海口东寨港、澄迈花场湾、儋州黄沙港和海花岛海域、文昌、琼海青葛-龙湾、陵水新村港-黎安港、三亚湾开展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完成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文昌清澜湾、临高新盈湾、儋州文青沟、昌江棋子湾、三亚大东海开展海藻场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完成三亚、陵水、文昌、昌江、琼海、儋州、澄迈、临高、万宁、东方等地开展海南岛本岛周边珊瑚礁生态系统本底调查,掌握珊瑚礁的分布状况和生态状况。 # g' W0 }+ B; |' ]' X: s
《方案》强调,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通过提升海洋碳汇生态系统质量,修复退化海岸带生境,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实施人工修复措施,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增汇有效方式。充分利用“蓝色海湾”项目和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等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基础,探索海洋生态修复后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社区共建共管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探索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长效管理模式,建立可推广的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协同增效的模式。将开展陵水黎安海草床、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琼海沙美内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三亚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昌江珠碧江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文昌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 ) v: _* W+ B3 d9 a
同时,《方案》还指出,将探索海洋工程增汇。一是探索“人工上升流”碳汇。结合海洋牧场建设,应用“人工上升流技术与应用”成果,开展“人工上升流”碳汇试点工作,通过提升上升流涌升效率,使养殖增产,同时有效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并提高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促进海洋增汇。二是推动地质碳汇示范工程项目。优选地质条件适宜的油气田或咸水层作为碳封存地质体,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揭榜挂帅”与示范重点专项支持,加快相关技术和装备研发制造,建立油气田地质碳汇示范工程,推动建设与碳捕集、碳封存相适应的联动集输体统示范工程,初步形成油气、火电、水泥等碳捕集、输送到封存的全流程产业链。
& @! ?6 a" j' y9 D: b4 e
" z. v+ L4 t3 g( f; N& l$ g" z l 举报/反馈 ' T: q# ~" l& h
; @4 ]3 @6 d% [/ F3 X
, C; W; }# f2 o6 U
% _* h* [: n# t! l* O
- {+ [) ?) i2 o, `' W7 z5 w& S& b {2 p7 p' r1 s" d5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