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 n- V6 u0 m* j8 V6 v
/ |; u4 i3 T& K 2022年12月24日,从西太平洋归来的“大洋一号”船缓缓驶回母港——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码头,历时近四个月的中国大洋75航次(北京先驱第2航次)海上调查工作圆满收官。据悉,该航次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关键技术试验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调查进展和成果。 $ e- c6 |" ]- K0 L. k. c9 L
. L/ U- X7 n0 ]# d
* c- {& ?- I) i# ]" s. @
) h, c) v1 @, \5 y0 S
6 i( C5 I) Q5 h; ]1 N# j$ {) b9 [
% N: [# i5 L/ Y1 K N% f # l; M% B% O$ t( _' N
Y/ w3 d m6 s
+ Y* p; P8 T" x 在西太平洋北京先驱矿区证实了巨大资源潜力的富钴结核矿床。北京先驱矿区是当前国际海底区域唯一的富钴型结核矿区,大洋75航次综合使用箱式、光学和多波束等多技术手段,在北京先驱矿区M2区块圈定了约1.8万平方公里的富钴结核矿床,完成约6000平方公里区域的控制资源量勘探。M2区块矿床具有结核丰度和覆盖率高、连续性好的特点,保守推断结核资源量达3.0亿吨。据了解,按照当前我国钴金属需求量估算,进入到商业开采阶段后该矿床基本可保障我国近20年钴金属需求。另外,航次开展了长航程、小体积深海资源光学调查专用高技术无人化装备——“洞察号”AUV试验,这也是北京先驱致力打造的深海数字矿区立体调查体系的重要部件。“洞察号”AUV成功在5100米水深的深海海底实现了近底5米的稳定航行和光学测量。这为进一步创新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方法、推动深海结核矿区高效勘探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 Z1 w, D1 e- x7 C* C. Y% {& C1 p: n
3 m# i+ V1 E. }! t
- v# r# l! [* z0 V' g2 x: m" Q" U " c8 c% n% m0 X2 u4 c- Y5 j
, h4 p8 `3 u: o* _5 B( @. A
9 \0 f* O* ]' E
首次验证深海浮游行进式结核采集技术的可行性。“曼塔号”是北京先驱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ROV结核采集技术装备。分别在4600米、5100米和5600米三个水深、5个位置开展34组的结核采集试验,总行进距离约380米,最大采样结核量约234 kg。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介绍说:“本次‘曼塔号’试验仅仅是浮游行进式结核采集技术可行性验证试验,但是有望为未来发展的深海绿色采矿技术提供崭新的技术思路。同时,航次根据北京先驱矿区的总体环境调查计划,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机、激光标尺等技术对试验区环境进行了检查,“曼塔号”不仅表现出采集率高、地形适应性强的特点,其对环境影响程度低,回检结果表明试验区表层沉积物扰动小于6厘米,在采集结束20分钟后周围海水即恢复正常。”
6 ^+ g8 b' D) F3 k* `* Q( i; W 4 R7 m& ]0 u6 v
/ E: Z. z r( X8 y
* r2 d N0 w3 z2 J* |9 L0 [% x; c 6 @- E" m9 D' X' f% \; b2 }! ^
$ c& b1 R! F1 f+ P" p& k) ?# Z
- L2 ^1 a$ H7 s; l8 g + X, d# `" B& C* U! e
- r0 P3 r+ h/ K* A2 m* i 大洋75航次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一个综合性调查航次,来自国内21家科研和技术支撑单位的人员参加了航次工作。航次准备和执行期间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工作区高强度作业时间长、后期海况条件差等诸多困难。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表示:“航次成果来之不易,这离不开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航次全程的精心指挥和组织协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安排强干力量,为航次提供了强大的船舶保障服务,各参航单位给予航次充分支持,保障了航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 B& a( f* N" k- t7 v# Z
+ s: k) P. ` l D6 [9 m
8 E" K7 r! @0 m n v: f (图片及供稿单位: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 |6 V0 | V4 D/ C9 X1 n- [ ! a. I8 y/ V5 {6 K9 f+ m
( ?, Y0 g' v# S3 k" h
举报/反馈
% [; ?% s6 T4 |/ D" q' a
5 _" }9 f; b1 J. N
2 y. x6 J$ t' _% f. M! |! C9 x; c) R9 O4 j1 @5 ~. D
7 o3 h/ M) C: a$ r) i: r
! c [6 h3 k# b1 X/ Y( Q6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