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弹幕包围的“网红院士”汪品先,“科普老顽童”火了! - 海洋地质学家

[复制链接]
5 h3 j- K# m- `

原标题:被弹幕包围的“网红院士”汪品先,“科普老顽童”火了!

& m7 y1 t8 r$ L4 S; E: {" J( S# K 5 ?* m; ^" M2 N$ K5 s) e0 u: @0 U 2 J; {9 A) B! B

提示"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 x9 Q; g: g7 _8 V: a$ i: k' Q3 c. L& d+ {

日前,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正式入驻B站,他发布了首条视频——《我60岁以后才出成果,我们要把中国大洋钻探做到国际前列!》播放量197.8万,33.1万点赞,热情的网友投币24.7万。

: q! ` ?' E0 z6 r

打开弹幕,网友齐齐刷出“爷爷好!”“院士好!”“老师好!”,形成一片弹幕墙。

. I* `- O. c) e. r y

去年年底,汪品先入驻各大短视频平台,全网粉丝总数超过130万,社交媒体上的这个“科普老顽童”火了!

) ~* p$ A; `. k) C) s9 g' L* C; ~6 A

如今走在路上,时常遇到年轻人拉着汪爷爷求签名合影;晚上讲完课,他冒雨骑车回办公室的背影,被同学们拍下来发到网上,收获点赞无数、冲上热搜……

3 s8 C% Y ]2 h

在团队的协助下,汪品先成了“网红院士”。对此,汪品先说:“上世纪80年代做一个科学报告,后面要加映一场电影,人家才肯来听;现在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是高兴还来不及!”

1 t. A* E0 B Z i ; V! q* v: ~' Y! P# {2 p& V

汪品先是我国著名海洋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他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学科带头人。积极推动我国深潜科学考察、南海大洋钻探、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等事业发展。82岁时,他毅然参加“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9天内连续三次下潜至南海1400米深海底,获得多项重要新发现,被誉为“深海勇士”。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奖等荣誉。

- s4 P! q2 S% x: {2 v+ `1 u( A3 J+ V& o: t3 I0 s1 k) i2 i1 `

2018年,汪品先乘坐“深海勇士号”,在南海3次深潜。

. ]9 F4 s1 ]# W2 L) T' R) C

所谓深潜,就是利用深海潜水器,将人送到千米以下海底,是海洋科考的重要手段。汪品先第一次听到深潜这个词,是在1978年。当时,他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在一次交流宴会上,汪品先遇到了一位刚刚打破世界深潜记录的科学家。

' L) v& @6 P$ O H a

但国家当时哪有条件搞深潜,关于深海的研究都才刚刚起步。这之后,汪品先一边搞科研,一边等待深潜机会。2009年,我国首个国产载人深潜器“蛟龙号”下水。当时汪品先73岁,海洋局担心他年纪太大会有风险,通知他不能下海。直到2018年,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投入实验性应用。“深海勇士号”隶属中科院深海所,汪品先这才有了下海的机会。

* N% Q% |) h# Y1 ^) K 4 K/ K: n0 u+ L7 k5 m

2020年11月10日,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汪品先,作为我国最大年龄的“深潜院士”入驻抖音。他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开发前景,现在海洋经济的重心在下移,国际上对海洋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应该加强海洋文化,希望大家一道来关心海洋、学习海洋、探索海洋。”

2 Q$ x( x* A" b

截至目前,“汪品先院士”抖音号已发布近八十篇视频作品。许多人都很关心,老院士“出圈”之后,发布科普视频会不会挤占他宝贵的工作时间?

' g9 _9 M7 ~3 G5 N9 M

“这些短视频是在年轻人的协助下完成的,对我来说是‘一鱼多吃’,何乐而不为呢?”汪品先说,“到现在为止,我有两本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和《深海浅说》。里面还有大量的富矿没有开发出来,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出来,因此科普视频我准备继续做下去。”

+ ^% M2 `" C; L e! B- Q/ k5 ?6 \4 }0 T! ]3 L8 A9 x8 _) \4 z/ y- g

“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汪品先说,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既“有用”,又“有趣”,而“有趣”这点说得太少。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汪品先指出,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

, b3 p4 o2 m# S' j) q 4 g; _# y2 c: C" N

今年,85岁的汪院士仍奋斗在深海研究一线。他在视频中说,“我拿得出来的成果都是60岁以后,如果按照这个规矩60岁退休,那我什么也没做。我现在真的想能甩开膀子干,我是排好表的,在85岁以前我做哪些,后面我要做哪些。所以我现在最缺时间。”

; z2 ]* i& q! ~$ B

END

7 @# v' e; ` F( A2 ?1 C! x) a

RECOMMEND

) d" ~0 L* x4 ?

推荐阅读

$ m7 v( a4 B% \# D2 k1 A6 R

●青史留名“彭拍板” 追忆彭湃烈士之子 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

" @3 ]( b9 v2 ?# @2 J

●那英的优点和缺点都是……

# |. B/ o' Q3 c) ^5 G

●看三星堆上新,聊聊蚕丛、鱼凫、杜宇、鳖灵这些大神

$ {0 x! c7 H2 r0 e' t9 S1 d

监制:李浩 张彪

8 J q2 ]5 B8 V' M

编辑:张宁刘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6 \/ L8 b$ [( u5 k ) l3 I+ C. O0 R8 m% n& u3 m

责任编辑:

' a3 x- G) b+ _2 q+ q" a - ~7 @' o& Y2 o- n0 m2 E: ~3 T4 X1 x( u. ^' y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这天
活跃在2024-1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