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z; M. P) j7 Y, S" t& u
) {1 S$ H* M4 z
文圣常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 Q t( O0 @! n) H; |# I; o6 ]
3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网站发讣告缅怀文圣常院士:文圣常,男,汉族,1921年11月出生,籍贯河南光山。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3年10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工作,195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4月—1987年4月,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同志是我国著名海洋学家、教育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和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文圣常同志1946年赴美国进修,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提出了“普遍风浪谱及其应用”的著名论断,被誉为“文氏风浪谱”;其后,在涌浪研究中又提出了“涌浪谱”的理论。他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指导国内外海浪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赢得了“世界五大海浪专著有其二”的美誉。文圣常同志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列入1978年出版的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水文)》中,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开创了我国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并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部门投入业务化应用,该成果1996年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文圣常同志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199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得首个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被评为2011年度海洋人物,2014年获得中国网·中国教育家年会“烛光奖”,2016年被授予“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2019年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授予“九三楷模”荣誉称号,荣誉等身。文圣常同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海洋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的著名气象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王斌等皆是他的学生,他诲人不倦,桃李遍天下。文圣常同志是一位情系教育、爱心助学的慈善家。他用获得的“何梁何利奖”奖励金和自己平生积蓄捐资设立的“文苑奖学金”是中国海洋大学学子梦寐以求的奖学金,目前已颁发22届,累计66人获奖。他情系桑梓,捐资在河南光山县建设的“海洋希望教学楼”,至今依然是砖桥镇初级中学的标志性建筑,激励着代代学子从这里扬帆远航。文圣常同志为国家科教事业奋斗奉献一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先生”。他的崇高品格、杰出贡献,将永远为中国海洋大学师生、校友和我国海洋科教界同仁所共同景仰与铭记!遵照文圣常同志生前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从简。告别仪式定于2022年3月22日(周二)上午10时30分在青岛殡仪馆追瞻厅举行。谨此讣告。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3月20日3 q9 o* X6 J3 w; Y
一个人,一件夹克衫,一个公文包,从青年到壮年,直至老年,总是一边思索一边行走在通往实验室的小路上……这个场景,是中国海洋大学几代人的记忆。
- G2 x4 M% L/ u8 P# J 他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院士,也是该校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这条小路,被称为“院士小路”,是海大人的精神符号之一。 1946年2月,25岁的文圣常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航船。已经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的文圣常,以飞机修理厂工作人员的身份,赴美国航空机械学校进修。第一次出海的他感受到了海浪的威力,“一万多吨的船在海上就像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如果能把这些能量利用起来,一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从天空到大海,从工科到理科,文圣常一个“荒唐”的念头,让他的人生出现了“大拐弯”。还在美国进修期间,文圣常一边查阅海洋资料,一边结合机械工程学科所长,在心中勾勒出一种开发利用波浪能的简易装置。回国后,他到重庆任教。教书育人之余,他将心中设计了无数遍的海浪动力装置付诸实施——利用海浪的垂直运动获得电力输出,从而让海上灯塔夜里也能发光,为海上船只导航。据了解,当时建在陆地的灯塔上装有航标灯,依靠陆地电力供给,而海上灯塔因为陆电送不上去,是没有航标灯的。文圣常设计制造的波浪发电装置,为海上安装航标灯创造了条件,这项发明不仅在当时,即使现在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O! G- A, g; z
1952年,文圣常和青岛相遇,在青岛,他见到了我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赫崇本。当时,赫崇本正在为山东大学海洋学科(海大的前身)的发展广招人才。在双方努力下,1953年,文圣常进入了山东大学。从此,文圣常犹如鱼儿入海,在这所因海而生的校园里耕海踏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的海浪科研成果。1947年,山东大学设立海洋研究所,任命童第周为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为副所长。二人皆从事生物学研究,因此,直到1949年,物理海洋学博士赫崇本受聘山东大学后,物理海洋科教事业才开始起步。1953年来到山东大学的文圣常,面临的挑战,是从工科领域的机械工程,向理科领域的海洋科学转型。他给自己制订了庞大的基础理论学习计划,在那段过渡时期,他读书甚至比大学期间还要努力。1953年,他发表的《利用海洋动力的一个建议》,成为我国学者最早探讨海浪能量利用的学术文章。20世纪80年代,文圣常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新的参量,推导出“理论风浪频谱”。20世纪90年代,文圣常计算出方向谱,并在1991年第20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学术会议上,得到与会学者高度评价。1993年,文圣常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 O" R1 _* L5 P
2000年9月23日,何梁何利基金授予文圣常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元港币。文圣常将其中一半捐献给家乡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初级中学;一半捐给海大,设立了“文苑奖学金”。21年来,已有63名学生获得奖励。 3 p0 a- v3 ]% i# \. @* b
进入新世纪,文圣常在科研上退居二线,但学报的编辑工作仍由他负责。特别是在他的努力下,2002年4月《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创刊号面世。同年10月,随着学校的更名,学报也改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致敬!送别!文圣常院士一路走好!9 x( {! L* ~: K
推荐阅读 " y `+ f/ Q1 l# `
1、多所高校明确:考研复试线上进行 ) Q' D4 f* s% O' \2 k x r: e
2、“广西容县夫妇生育15孩”?通报来了!
+ k2 ~; D, U* n, N" h' m ★更多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光明网视频号% C+ g5 Z+ Q6 W7 Q$ ?
责编:岳沛 编辑:李佳琦 7 R( L; q" f, p0 G/ M1 j
来源:新华网、中国海洋大学网站、青岛日报·观海新闻、@人民日报等
* ]% J+ a! [1 L2 `" L
2 K! ^; y" [! C, b( l' \0 u7 w" }8 o2 E! ~( U7 y# H/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