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g, K* H$ G# h

1 f3 t- F1 O' ^# m 
' ~5 U* s1 T6 k 2016年12月13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授予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颁发纪念奖章。此次颁奖特为弘扬彰显老一辈院士专家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奉献精神,号召全体海洋科技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向老一辈院士专家看齐,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O* ]- S) {- u
 4 W$ o' i/ ~1 p) p% z# C
国家海洋局关于向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位资深院士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
; |" l0 _5 o& Z) v( }-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以海洋领域两院院士为杰出代表的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工作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取得的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引领了我国海洋事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 R. e' H. l/ |6 [( x4 J
( _% e* Y2 n$ C, U/ Q
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并传承海洋领域老一辈院士专家的炽热报国情怀、强烈创新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风范,进一步激发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聚焦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勇攀海洋科技高峰,国家海洋局研究决定,向刘光鼎等29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希望获此荣誉的两院院士,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在国家海洋宏观战略研判和中青年海洋优秀人才的培养举荐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2 \" J j" u! R6 M K( `+ }; d4 S
5 A" U; ]# R* M6 L6 Z& ] 同时,号召全体海洋工作者以获颁奖章的资深院士为榜样,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戮力同心、继往开来,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8 v2 w2 Q. T
! E8 \, k( [, W/ i9 T# ~0 H/ Q 国家海洋局 2016年12月12日
7 n6 U k9 m% [& u& h7 ]2 \$ H 获颁“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资深院士名单
* y! ^& D/ F G8 [6 F) f1 W 
- i7 |' T; M! G1 q( {) E" A 刘光鼎院士 # M* {# N% U! J; Q% r% z) h

, t4 a% ~. S8 C0 v9 {+ a7 b* b 刘光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 @0 G- h" b A L- F* f7 D! D 刘光鼎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与海洋地质、石油地质研究,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与海洋地质学家。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刘光鼎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事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于1982年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2002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 ' p- o$ D" y( E3 e" x0 U- x
任新民院士
( V/ S. v4 @/ ^# T  ! f% j; g& }' F- A, G
任新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H! Z/ S( J7 v4 P' i
任新民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是我国液体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大型航天工程的总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气象卫星技术等方面建树卓著,为我国“两弹一星”、运载火箭和包括海洋卫星在内的应用卫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 a3 t5 x- y1 J1 K 杨槱院士
3 s; k! o6 _5 _# i5 G8 c2 Q0 L  $ F v6 A: ?3 K& C! u& a h8 G4 C
杨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0 ^, v- g5 r, k# h8 i 杨槱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学家,是中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杨槱主持并领导制定的我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他也是我国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的倡导者,领导和参加多项有关程序的编制,对我国造船科学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
) C$ K9 O) I- I 孙家栋院士 % Z' l4 ]9 z2 F3 D. Y

( [5 b$ Z0 m; }: W, ~ b) \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t, r# Q4 R, o9 @! A8 d- @- @ 孙家栋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工程技术专家。参加了我国战略导弹的初创阶段工作,曾担任以“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为代表的数十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工程总设计师,是我国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以及海洋卫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T" q* S* J6 O9 P+ k+ \ 孙枢院士
/ T- Z; G; D9 Q m8 V  ( M$ S; z* e; M# L, R$ r
孙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z- b& t$ Z( k7 Q8 P: u8 f 孙枢长期致力于地质科学研究,是著名沉积学家和沉积大地构造学家。2008年至今担任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年获得中国沉积学成就奖,198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K" V& ^, h% A" P% X 邱大洪院士
' o) G k' R* J 
* C+ i- W: ]2 T& Y/ i2 h4 j5 S 邱大洪,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 $ g; E' z6 [/ }4 o' ]
邱大洪是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曾主持我国第一个10万吨级油轮开敞式深水码头——大连新港的工程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项目共计2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 x# X" M% }0 b4 Z1 V 苏纪兰院士 + b. V$ I. b! D6 F3 t$ i
 + a) M3 c+ v( a% r' k2 b6 ^
苏纪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 P: b7 D8 g4 R+ y* F: C& \ T 苏纪兰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特别关注中国近海环流及其与黑潮的相互作用。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主持中日大规模黑潮合作调查研究(1986年~1992年),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与我国台湾海洋学者对南海多次进行海盆尺度的同步合作调查。1991年起,与渔业海洋学家共同推动了我国海洋生态动力学的发展。
- }+ d$ a# R; H+ I. Z! } 汪品先院士 / `1 ]9 W4 X0 \ o! ^

( m# N* Z) `2 e. }3 t, ` 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0 j8 Z0 y8 ?) Z- l 汪品先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研究,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开拓和发展了古海洋学的研究。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重大奖励。 , M7 X) R( C1 t5 g; ~& ?7 P
张仁和院士 3 |0 ^3 B. M4 d) e/ D* J

7 K3 m8 J5 K4 x% ~5 m! K P! U 张仁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 y* f7 A- G. U+ P) R- V6 @
张仁和长期从事水声物理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在水声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杰出贡献,是我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水声学科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参加我国东海、南海、黄渤海及太平洋海上科学考察百余次,获得大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实验资料。 3 R2 y8 F' h" I: `! v3 |' B- Q3 |/ r
文圣常院士 9 F6 o# F8 ?! r5 M: g. }) E. G
 ! E$ L( L1 b, X' O8 ]. c
文圣常,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
) N+ K2 r1 G$ T 文圣常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成果为海洋计算和数值预报方法以及海洋谱。撰写的专著《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和计算原理》是国内海洋科技界和高等学院广泛应用的参考书和教材。 ' W( W k3 D: x t0 k& E0 p
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针对国际上盛行的第三代海浪预报模式的缺陷,提出新型混合型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代表作有《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
! I/ h" y' L( y 王希季院士 1 l1 G: m" V( }! j- i
 " k* R- X4 T9 B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8 E6 G k. U+ L* Z9 z# U* b 王希季提出并主持研制了两颗返回式国土卫星,应用于我国海岸线变迁、海洋环境污染、海港淤泥监测以及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对开发国土资源意义重大。他是海洋卫星系列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卫星公用平台思想倡导者,集同工作设计方法提出者。主持完成了海洋一号卫星总体方案,为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在海岛监测、海岸线管理、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应用方面奠定了基础。
* `3 x( M& H Y: | 李廷栋院士 _/ i; h5 j% ~% i' z

6 P! J& ]8 l- m 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 7 ^+ l x# E4 r/ v
李廷栋参与了多次南极科学考察和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和调查方案的制定,对调查项目研究方向、内容等提出了意见。主持了“八五”期间“南极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潜力”国家专项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表过多篇有关南极和海洋调查研究国际进展及成果的文章,对推动海洋调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 ~: C- O% z' W+ g# r/ _& ~
侯朝焕院士 , Q0 m; _( O3 F% B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s) a- f {/ d3 g, p3 @* y 侯朝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u% |3 j4 U2 b. l0 O
侯朝焕自1958年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参加我国第一支水声学研究队伍起,一直从事水声工程研究,先后完成了13项国家重大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贡献。 & Q. i* X6 C$ N6 Z; N. m5 M# l% \7 `
巢纪平院士 4 t4 D! |7 V" Q) b# o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8 g7 X5 N/ e5 h0 }' y- _. v1 R3 ^ 巢纪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3 U8 c7 c9 u# p/ ~% e% D. O" z 巢纪平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长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积云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等领域中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1957年发表了我国第一张48小时数值天气预报图。上世纪70年代首次建立了我国海气耦合的滤波矩平长期天气数字预报模式。 4 E! S( W. I; _- o. E
王颖院士
6 }; n! k/ C' t% u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y) ]0 h4 q' H 王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
3 _3 M. U# B( | 王颖主要研究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专长于从海洋动力、地质地貌与沉积多学科结合的途径研究海岸海洋的成因特点、变化趋势与开发利用。在具有地域特点发育的淤泥质潮滩海岸、鼓丘海岸以及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 i4 i; ~1 }5 {# e2 b: T 郑守仪院士 / @" k0 u$ R8 @1 ]4 V) T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U, C# S4 f6 y 郑守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A" ?. a( Q( U$ q; J8 |9 ] 郑守仪是著名海洋生物专家,她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突破主要凭外部形态鉴定种类的传统方法,大量观察虫体内部形态结构,使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她亲手雕刻了250多个有孔虫属、种的放大原模,开创了世界罕见的有孔虫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发。
7 ^$ o. i* P3 N 胡敦欣院士 . ]) Z S: F! Z% F; k. U4 n, j- c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a6 M! C% W) j+ M 胡敦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T2 a! I; y( c3 w0 { 胡敦欣是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也是我国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大洋环流研究的开路人。在太平洋发现并命名的“棉兰老潜流”改变了有关西太平洋环流动力结构的传统认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热带西太平洋两项重要科学发现之一。在中国陆架率先发现中尺度涡旋——东海冷涡,开创了中国陆架中尺度涡研究。 6 j8 }' r# j, d" |" U( z( V0 X
陆建勋院士
% u c6 n+ Q( M) k# Z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q- d3 M" l+ Z% | 陆建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1 k+ [1 J) u) Z/ S 陆建勋是最早从事舰船通信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他提出并主持了“900工程”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装上我国自主研究设计的瞬间大功率快速通信装备。目前担任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低频探地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无线通信网络智能化应用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6 Q1 ^1 e7 ]' {/ w 杨士莪院士 ! L5 ]# r* f" {
( F* r! N. J& M- w* U$ ~! \; | V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7 ^' J' t+ @0 u; H6 j1 _; {
杨士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
$ O: k) J9 Q5 v, ^5 o R 我国水声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并培养出第一批水声专业技术骨干,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 Z# v% b% D3 p$ T1 A 赵法箴院士
: S- m* }4 ], 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1 I; c" A6 K2 d9 F [4 i, v 赵法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S6 l1 O( U' M( ? 赵法箴长期致力于海水养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事对虾实验生态及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对虾养殖生产工艺,推动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 V( ^5 Q$ ^8 \: l2 q" g Y 卢耀如院士
# \* g4 n5 J5 {; s2 T( J. }) q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 u/ f6 {1 N. n2 r$ m 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 # H0 E5 B' W4 R- X: o
近年来,卢耀如担任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项目组长,推动海西经济区发展专项研究取得突破,为福建省及海西经济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M% v5 q3 a6 R! N4 S2 [ 沈闻孙院士
: G9 I" W( N5 I" N4 o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9 c9 N, [2 `* Q 沈闻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r$ o3 e Y! `: q2 R4 V
沈闻孙作为船舶设计专家,一直走在船舶技术研发领域最前沿,在船舶技术研发领域功勋卓著。在沈闻孙的带领下,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的设计建造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实现了中国30万吨超大型油轮建造零的突破和中国单船建造能力从15万吨级到30万吨级的跨越,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s+ _3 g: p+ g1 _$ v/ O1 z) l
金庆焕院士
5 b4 r3 o. l2 Z; w4 o$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J$ o# E Y) g+ V/ l. t# i0 v ? 金庆焕,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y) Q& U9 }: K 自1963年从事海洋地质与石油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以来,金庆焕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南海北部、北部湾、珠江口盆地、台湾海峡及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勘察、评价,以及在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编写《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概论》,为我国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 \2 v5 u7 Y/ g. s3 T+ [3 D! s. A6 h
金翔龙院士
, X9 v' A* b+ e- v {+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9 X; d$ U: t! N) K, n+ w. [2 z
金翔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 }: n9 H6 ? ]3 A. I 金翔龙是我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推动了我国浅海海底油气勘探的起步,创建并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地震剖面(龙口—秦皇岛),实现了中国海上海底石油勘探零的突破。
& e' y9 G3 C/ H! n 陈吉余院士 & | V& C- z5 i# B( c' E8 v+ m* q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m' r" U7 R7 h: |" _0 N6 i 陈吉余,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 ! A2 e& ]: W% P
陈吉余长期致力于中国河口海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拓了以动力、沉积与地貌相结合为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率先提出和倡导开展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河口海岸研究机构。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不仅对中国河口海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促进和推动国际河口海岸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 D' J; |6 _- J7 C) I 姜景山院士 - l" a$ y* @; k7 j+ W- n2 u9 i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y$ h" p2 s/ N8 I/ H7 z( g
姜景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 k+ s/ C% m7 U
姜景山是我国海洋卫星的积极推动者之一。2011年,“海洋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卫星主载荷—雷达高度计、校正辐射计,填补了我国卫星测高业务产品的空白,数据在国内多个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海洋卫星赢得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地位,推动了一系列以微波遥感为主要载荷的气象卫星的立项研制。 1 c4 M! c0 S y6 G; g0 e
徐洵 院士
; A* R! }" [8 t0 r- _9 k8 P) ?/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4 ]$ Q! ] a K% f- t& x
徐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b0 X3 R( C2 L
1991年,徐洵在厦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困扰对虾养殖业多年的病原──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部密码的破译和分析工作,使我国对虾病毒分子水平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k1 L4 H% f. |/ C2 H: g+ G
谢世楞院士
. q: v# {, X7 O# t" q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9 m S, b6 g7 ?4 s) e
谢世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6 G# [: ?3 j% J/ M" B. y+ C
谢世楞长期从事港口和海岸工程设计,完成设计及研究100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及大中型项目40多项。主持和参加的设计及研究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和交通部优秀工程设计奖等。 $ H5 |/ Y/ s V$ W; X9 ]+ t- \1 c9 ~
徐芑南院士 , b- D, j( y7 [. E+ r/ @/ }8 L G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L% `/ F( n! `0 R
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 D2 N0 G# ^- H1 R& p( ? 徐芑南是深潜器技术专家。自2002年起,他担任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光华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十多项奖励。 ) _, x* ~; A2 t: Y" N( e ]# g8 L8 f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8 Y/ w6 Q7 S6 J) B4 z6 ~
点击上方图片报名参加航海冬令营! ' R0 [- n8 } A- \! g6 r+ c" @' P
来源:海洋知圈、中国海洋报 中国海洋网通讯员招募令:- E3 P' ^) v; i* a/ y
为了给广大海洋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丰富中国海洋网的原创内容,现面向全国招募通讯员,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约稿,我们将选取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在海洋网及海洋网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同时,成为我们的通讯员后,您还将获得“中国海洋网通讯员”荣誉证书,参加我们定期举办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 Q$ U2 y$ ^0 O. ]+ v# |. s3 k5 \% N! s 了解详情请加工作QQ:2640898331 6 Z6 y* b* Y* x+ L: z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o4 W1 [" l2 _1 X" `4 i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n" U! W8 ~6 ?9 f5 ^9 b0 M
# d$ T, |# q0 V: S7 o* Z! R7 |# t" s4 k
4 p! W6 ?0 v* }' c5 B; A/ n9 s
3 t; t6 J/ [0 c6 `5 r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