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图演示 | 地貌及地质构造(牛轭湖、冰川地貌、海洋地质、断层…) - 海洋地质地貌研究

[复制链接]
( {( Z7 h7 A4 n5 g) Q9 l: K

1.地质构造及相关/ ~7 X8 g8 {; n. Y3 a- o( L0 ~( k

石钟乳形成示意

4 e5 |: |: Y- m0 `# b& _

3 T. P5 ?- Y1 ^; K4 j* K& O4 S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钟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 ,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可入药。广西、云南是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主要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到石灰岩缝隙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

火山构造

3 i- q* D4 E n0 B& _' H* r

$ v8 y3 b" K) e4 B

地球内部构造

; D7 e8 m) J: f( O' z

- I! c( D0 H6 ~! J! G. i1 I7 |, q; Y

变化的地壳

' [( E1 o! E( y- q' q. D

& a2 `" O- {" I5 S& d) C3 _$ F

! P2 ?7 y4 v9 D3 ]3 E

地壳受各种应力的作用会发生各种复杂变化。

7 |( V! H" O4 N& h

图示岩层原始状态是一系列水平层状的沉积岩;

' f$ D/ u5 r, m( P) n g

受到挤压应力作用,发生褶皱作用;

# U- P8 Y' P- q. v- ?4 Q2 I* U2 } $ f) H( Y- D9 \# G9 v

发生褶皱之后,岩层上部被剥蚀;

h3 V+ I9 W6 B4 V; j9 I1 \2 L" p3 B. [0 X0 ^

岩层被带到海平面以下,

# R2 ?, m/ H+ k* a

沉积物不整合地覆盖在岩层之上,并发生岩化作用;

7 M U6 E: i3 I) ^% ?6 q 3 a" P3 W& x$ p6 F' l6 d

地壳受到拉张应力作用,形成正断层和地堑构造;

, W* x3 a, e; z o+ N

新沉积物沉淀并岩化。

" w$ ~) r* ^- Y5 K

断层

7 p+ g* k6 z$ T8 h. c* w

3 @' J$ X# ]/ T% U) [8 u

断层是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的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断层规模大小不等,大者可沿走向延伸数百千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可称为断裂带;小者只有几十厘米。 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的最重要构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 f0 p. w" }: j8 A0 Q

地堑与地垒

% y3 g# b' Y' M8 v3 s& A4 b5 g

. K" H k! [. J( V- N4 g

滑塌

) k, M. @( a/ a1 J- K" g

+ X5 H$ G/ p$ F" p6 }2 W

壶穴形成示意图

; f% n7 D( Q" d% j2 i7 n$ u, U

壶穴( pot—hole)又称瓯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 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类似的地形也可出现在冰川底床上,由冰水冲蚀造成,特称之为冰川锅。 1 o. q5 j- i5 [2 c8 R

U型谷

" b- U) G4 T; K6 L6 ?

一般指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谷,又称冰蚀谷、槽谷。是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

& ~+ }0 \: k% b( P& s, e

1 Z" A! f* e2 K2 Q+ N, ^6 I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山谷呈 U 型。

( M2 n, H3 |' k R) l

河流形成的山谷呈 V 型。

7 Q% \5 K0 A3 b$ S. D+ d

冰川地貌

! n; ?4 l5 o. B3 H, W3 l' |- @

2.河流地貌相关动图 2 B$ j V: Z4 Y' Z

牛轭湖形成示意图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例如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是由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进入古云梦泽堆积形成。位于江汉平原最南部的洪湖又如黄河故道形成的乌梁素海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湖,面积达220平方千米。 ( R0 ]1 r' C% D

河流袭夺

9 C e) ? f& E

请点击以下链接

% X! ?1 p- e2 ~$ n) Z4 Q

典例详解 | 有一种“篡权”叫袭夺,有一种河流被“断头”

0 c9 k1 F3 |1 _% B( n8 u+ S

好题分享|河流袭夺

8 {, Q/ }( {/ t9 U5 N6 r

河谷横剖面示意图

0 @6 S, f3 q% _& k2 M0 K! Y

: y+ r9 D' `! Q: C+ M9 K9 T

河谷形态

- T3 T* y1 Q* \

% j1 p2 a: b; B6 U5 h m

河床(river channel) 亦称“河槽”。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其形态受地形、地质、土壤、水流冲刷、搬运和泥沙堆积的影响。分平原河槽和山区河槽两类。在平原河槽中,一般将枯水期水流经过的河槽称“枯水河槽”,亦称“基本河槽”或“主河槽”;洪水期水流漫溢到两岸滩地上,形成很宽的河槽,称“洪水河槽”。山区河槽比降大、水流急,枯水期形态一般比较稳定;洪水期河流中常携带大量推移物质,在支流和小溪河口附近沉积成冲积扇,或在河弯段沉积,成为河槽的一部分。

4 J' C9 o5 j2 y `4 P

河漫滩(flood plain)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心滩与边滩形成示意图

1 }% L9 Y/ l2 Q1 p* ]9 a* g

) ~+ U! |4 ]6 s! ]5 h/ _' A

波浪波动过程

0 q) G3 v: \9 _6 d/ @

! ^2 P1 [4 }5 z- Q

河流搬运方式示意图

6 @( Q o+ t$ ^9 Q S

6 i/ d4 v' H4 W% y% a

层流与紊流

" ]$ |. m) Z' z

2 [# Y# o. V1 J& Q+ v. V" c5 x

瀑布向源侵蚀作用

( d/ L6 h: @$ P: O0 r; A) o

3 ~. {5 i s. Y9 u4 u

大洋洋流和现代磷酸盐沉积物的分布图

: [+ y! y8 V2 J+ W# P: b

3、海洋地质 7 P/ x; U1 m1 B/ X9 S; H6 D

1、盘古大陆分裂和大陆漂移

, q1 D$ ~% \7 C! M1 M+ \

" b" @$ {( }1 }/ ~

2、大陆 - 海洋俯冲带

$ y, U3 N) J/ P2 u+ K: Y3 G& |

2 X' j# `7 C' H# t' ]

3、印度 - 亚洲大陆碰撞

; R |$ W+ X. j# K# C( t2 `

+ @ d0 N8 R5 P1 T+ O7 ^

4、南大西洋的形成

# z7 W3 c* Z( Z7 z- C# @* Y

: M8 @2 J) J9 w

5、海底扩张和海洋磁异常

% T& M1 o% _, g' P6 h' O- P

% H( a% M/ u- t

0 ]8 C$ Z& ?* p+ ]; X+ v1 I) T

) H% I! K" u m5 y6 D

$ H+ t2 K0 D3 s- \2 `; D3 B9 W

- M2 ?# H* }( m4 p

6、加拿大冰盖和海岸线移动

/ y. p; b+ Q& \) m+ s* i; |

9 K! S8 ~. H4 \% ^: `; m

; w0 E7 ~ P* T( q3 x

; k( j( \# D* ]" v1 v; b2 v

5 o1 E- f3 o) ~/ d

7、沿海侵蚀与海洋梯田的形成

9 ~: b% n ?- {* r' E0 T6 a

* R0 c8 A# A! O$ A9 k% X' F

" _; g; L/ `+ f' A

8、通过海底扩张形成的南大西洋

# _5 l/ ^9 e- ~( C

% Q4 ?, x1 N8 ]! G4 X3 ?

9、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 {$ y6 J6 I, I0 k) ~0 ]0 U

s1 Q0 J$ l+ W; n

10、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 K- J! E6 Q/ J0 p

* s2 c9 F7 E# D6 Y" x! `

11、1.7亿年至今,

* v5 Z1 d! v+ S0 ^; |

非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间的

/ {2 c3 b8 D3 S1 n- |& e. C4 Z

大洋中脊的生长过程

j7 ~1 w- W1 a8 b( J7 ?

/ h' U$ r+ [8 ~2 n$ I; X

12、石油沿断裂和多孔介质

, B8 k% F. N$ U: |9 i

向上运移的过程

$ }% `4 A; \6 c- @3 p& ?) G1 K

, k' O, }- L7 O% _

13、圣芭芭拉海峡挤压缩短过程中,

h: s( g3 f* V' ~ x2 t

油气向上运移

. c2 H M2 j' d1 C

和在背斜转折端富集的过程

0 b/ G$ l+ P+ ]! L; E2 l

# [# Y, f9 V; ^! u+ \: x" I

14、圣芭芭拉海峡南北

& H8 w0 V9 F% `

向褶皱和断裂的形成过程

8 q2 [; x3 x/ ]: D

% N! u1 q z1 Z& `* ], O

15、加利福尼亚更新世横断山

) u* V& i: N* i8 g& v/ ?2 I9 d

挤压缩短过程

: s6 R0 d# S% ~, o; K7 V

2 M- W2 A+ A q9 j1 P5 r

16、加利福尼亚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 \$ i: d$ H( I5 |+ E; u

3 ]- |. s' z" _) S

17、加利福尼亚横断山脉演化的过程

" `$ L6 B8 K7 x! a: K

; y; a d* D e/ [1 E3 G: h

18、切萨皮克湾地区,

`# k: ~/ [* A

中新世化石层的形成

4 s% K+ ]" f3 t. q K. G$ W2 \, `

( c8 T' k% }$ j- h$ [

19、切萨皮克湾地区,

7 J/ y- E( C. t1 H

中新世海岸线移动

+ [1 w0 `1 d# b

(12-16百万年)

6 v; N" e+ b7 N8 [" _* r) c

6 S# Q! Y0 {$ y0 b

来源:地矿人、大庆石油人、桔灯勘探、地质防灾等

/ o) M5 t8 e( M+ b* L# q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m" g S. g/ m. }* Z, L; }

*“讲地又讲理”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8 a+ l7 K& ]; Q6 [3 g2 E

- d' J" q' h; j& d9 c# N" w

投稿邮箱:108494395

% b* B& ~( F0 q5 B8 P

@qq.com

合作交流微信号:18205327317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5 Q2 i/ D; C# J4 i/ o& F % |- A' A% e4 Q; x) J4 l& w$ v3 t p/ E* F# s- _! C( D7 ^8 s I8 H: G. ?- r" m6 I0 H; J 0 O. C3 y f$ s$ h( L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關錕嶺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