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 -海洋资源能开发多久

[复制链接]
2 V/ |2 Y( W- X0 q/ O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

. @# [. Q% m/ z0 b. e

乘风破浪的海洋人

" l6 A! M: Q! g* V b" d

时代需要我们

7 z2 _. _& T* \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和人类的粮仓。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当今社会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已越发迫切。

1 B; E) T; b/ y4 }. i/ `# z

专业概况

* w8 Z( c2 I6 e. r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审批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是广东省新工科专业。我校于2017年设立该专业,也是广东省唯一开办此专业的高校

" l# s, ^: A5 p; @7 g4 G% v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核心技术在整个海洋技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保护、管理与利用等方面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为主要任务。

湛江风光 + ?# [. w0 L$ x+ l, l L* w

岭师校门

/ Y7 {$ a5 I$ G# i) }

人杰地灵、地理优势

- D% {& J+ O; B3 U* |

师资力量

% o F5 Z. J$ b

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且多名教师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特支计划”等人才项目

/ h. }3 b( e( s+ u7 D" M' |

学术带头人陈道海,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海洋药用动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项。教授是国际牡蛎学会(WOS)会员,担任广东动物学会理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专家等,此外曾参与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的编纂。2005-2008年,陈道海教授被聘为国家海洋局“908”项目海洋药用动物资源调查科学考察队成员。

3 V1 Y/ B/ ?9 @: u9 \

学科负责人王锂韫,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生物工学博士,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日本国立食品医药卫生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USA)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至今为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从事海洋生物毒理学及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曾主持参与了日本、美国国家级项目,现主持各级项目3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8篇。为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 W" q$ F$ `9 ~+ _& S, r

研究成果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省各级各类课题达40余项,经费总额达9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部,获得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 N; M4 b2 h X' R

教师风采

2 l2 d) U2 h! h3 v3 b

学科与专业建设

7 g' V) C( p% W

学、科研平台专业依托于广东省粤西海鲜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北部湾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省市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湛江海鲜食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热带与南海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和环保型智能型工程化海洋生物试验基地等科研平台,拥有总值1270万元的实验设备及10000 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室。

$ X3 F# ]# W, M4 b

众多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国联水产有限公司(全球知名水产品加工企业)、恒兴水产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粤海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企业)、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湛江市质检所、广州甘蔗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湛江海关、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多个实践教学基地。

# Z$ ^3 @) h0 f1 z0 t: t) _& v

教学、科研平台

& i- P) @# A% t! Z* [) h0 S" X

实习、实践基地

7 h$ c# Y( J1 x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认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作用;熟悉海洋生物资源管理、开发、加工与利用等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海洋工科职业素养、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h/ T. V. u8 S& t. E* d& u( u

学科课程:主力课程是力学、海洋工程、生物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等。此外还涉及环境、生物化学、资源评估和开发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1 }& S$ `+ j! n1 A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f5 f$ J) |0 C

学制4年

; w! E8 c8 q4 S! ]

就业方向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环境、海洋生态保育等相关科研与教学工作;可就职于涉海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水产、海洋捕捞、海洋药物、博物馆、动物园、海洋馆等企事业单位。

. I, q8 ~5 N- m4 v) a

专业介绍会

: K' v) h6 _4 o% B# @1 ~4 N

实习、实践

9 L! x, W# i3 {! Q% ]. d% S

实践、见习

, @/ `* h4 W v! X

人才培养

0 x# [. l3 Y7 M. p) X) S+ x

学术氛围浓厚学生早入实验室,学习实践操作,提升实验操作能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时常应邀作学术报告,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竞赛和项目,例如“互联网+”、“挑战杯”、“三下乡调研论文”等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9 v4 s) c8 E+ ]) g0 d% Z5 `! e5 G

实践见习多样组织学生参观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港务局、雷州珍稀海洋生物保护区、海洋生物博物馆、珊瑚馆和水质净化厂等单位。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实际,提前感受海洋就业岗位的氛围。

" f/ a! J! L+ u* ]4 G& K2 ]

学生发展:本专业毕业生研究生平均深造率超过30%,2022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更是超过40%。录取科研院所包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西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此外,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领域涉及学校,生物、医药类公司,水产、食品加工企业等。

j6 I1 H7 }9 |% Q* z) w+ n& J

参与学术活动

5 V5 B2 B( J/ P$ T' m

学生成果展示

) A- K! Z8 X/ _1 k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运动会、篮球赛,生命科技文化节,以及多种拓展类比赛并绽放光彩。鼓励学生参与高山榕志愿服务和海博会志愿服务等。

* a6 b9 g9 q1 f3 |, W- M% C( ?) Q

成果、获奖

" I: I' d: I" a' Q' U9 ]

活动、竞赛

" ]1 B* b6 b3 `# j+ ] X8 Q+ U

在团队老师和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还将继续稳步发展。湖南广播电视台《神奇的纽虫》就于2019年邀请我系团队领头人陈道海教授与海洋系学生进行实景拍摄,进行海洋科学知识的宣传。金鹰卡通栏目组还邀请我系吴应林老师参与拍摄《海底拳王》,和节目组一道科普海洋生物的有趣知识。此外,2021年本系教师文菁教授和吴应林博士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邀请,参与录制《振兴路上》节目,着重介绍了雷州半岛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近年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情况。

1 d G6 k+ m9 r: m" W

参与节目录制

9 f: A F( k. H5 Q" W" G

; M# j9 e1 m3 p9 \0 F 0 n7 j! i" p1 ~3 Q: J% F# [7 {9 i" A* T8 K! O* T2 A 1 _- X& `$ H! ^8 K3 y5 O4 E/ [: a% B) Q: A% M; A1 T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凌平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