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9 y+ X) B( r2 Z! X5 I+ m 
+ x6 b+ }5 D% V1 ~  " D n) A5 }# z) x

4 P# T6 I/ h/ }8 S" }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紧紧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创新创业创客与人才、产业、金融、文化全面结合,一批优质孵化器也成为了推动创新创业创客发展的主战场和生力军,起步早、氛围好、社会化程度高已经成为新区创新创业创客发展的鲜明特点。
4 A9 v8 {$ z" q# d 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力的孵化器建设和推动创新创业创客发展的行动,为新时期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 H5 B9 v5 `6 g* E! F# k& |' l 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新区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23家,其中国家级3家,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入驻创客超2000人,涌现出了一批以e路咖啡为代表的社会型、光谷ovu+创客工坊为代表的园区型、明月海藻孵化器为代表的产业型、山科大科技园为代表的学院型等优质孵化载体。明月海藻人人创客“明月模式”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成功组建了全国首个“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配套建成了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检验检测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极大增强了孵化载体的服务能力。 8 o" K+ v3 p" j+ |$ m L% Y* V1 D% p
完善的顶层设计为推动创新创业创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15年,新区在国家级新区中率先出台了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近期,新区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创客发展的若干政策》即:青西十条,“一个意见、一个计划、一个方案、一个政策”为创新创业创客发展构建了完善的顶层设计。“以赛代评、以奖代补”的财政科技资金改革通过各类创新创业行动得到全面推广,一年来,共下达融资项目和大赛优胜项目补助278万元,支持19个新业态、新模式的创业项目加快发展。 J) `! g5 K9 R8 M. ^9 Z
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创新创业创客行动稳步推进。2015年4月,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新区与创业黑马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创建了“青蓝汇”服务品牌和西海岸创客联盟。一年来,共举办高校巡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创业沙龙等活动82场,成功举办了新区首届三创大赛和春季大赛,累计吸引8000多人次创客互动参与。5个项目入围黑马大赛,13个项目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千帆汇”创新创业大赛,35个项目与投资机构达成投资意向,21个项目成功融资,高度的社会参与让“青蓝汇”服务品牌愈加响亮。
7 |; N& P& s0 ?% I& s 日益健全的本地服务体系让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更接地气。2015年8月,由海洋测绘装备研究院、哈工程科技园、山科大科技园等36个单位联手发起的创新创业协会正式成立,首批15位本地创业导师正式开展工作,为全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集线上虚拟和线下实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施精准创业行动,“黑马·西海岸”特训营正式开营,入营创客团队达到50个,到北京、上海开展创业游学和交流互动4次。首个创新创业创客金融服务站正式启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入驻项目能进能出的淘汰机制和“创业导师+持股孵化”的模式已初步得到推广。
0 o0 D% {7 T6 A4 ^. k" R. z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新区在青岛市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行动中保持持续化、高端化、高质化发展。
* ]7 E; s' y' F% k! a& L' Y 创新服务购买方式,逐步培育高度社会化的本地服务团队。推动创新创业创客活动的运营服务采购将从单一运营服务向专业活动服务运营和本地服务团队建设并重转变。健全完善“创业导师+联络员”的辅导模式,年度内开展创业辅导20场以上,服务人次2000人以上,为10家以上众创空间提供增值服务,使其达到国家级认定标准。
& ]3 [8 S* L8 z 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创客活动,全力打造“青蓝汇”服务品牌。继续面向国内知名创业服务机构进行服务采购,开展“精准创业”行动,全年举办项目路演、高水平人才创业专场、沙龙及各类行业创业专场等40个主题活动。全年向市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平台输送优质创业项目20个以上。搭建文化传播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自媒体扩大“青蓝汇”影响,打造立足全市、服务全省、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服务品牌。 3 {$ E& G4 _$ H! k' E8 J
搭建股权和实物众筹平台,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优质创业企业。围绕VR、AR、机器人、3D打印等热点领域,建立具有股权和实物众筹的功能性线上平台,为微创业和草根创新提供一个专业、便捷的融资渠道。建立与国内主流众筹平台的对接和项目推荐输送机制,实现年众筹项目(产品)100个以上,争取催生50个以上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优质创业企业,逐步形成在区域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创业企业群落。 8 _$ ^5 [7 s2 L6 r/ ]5 R
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提高创业孵化的能力和水平。首期安排1000万元资金,选择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众创空间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采取定额固定券的方式,支持初创期企业和创客团队向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同时,出台科技创新券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对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全过程跟踪,确保实施效果。
! y# x2 {3 T3 e5 I; i9 y+ {$ o3 e 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全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立足山东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试点,鼓励参与试点的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灵活运用股权期权、股权奖励、无形资产入股、收益分成的方式,促进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优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年内争取完成30家企业改革试点,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改革红利,全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 E. Y5 l7 w" o P& S
6 Y7 y* f/ y" V
: l* V: V- y& ^7 a) D
7 ?4 H: T# D/ [7 j1 T6 J5 L! ^% s8 K Z! p h+ \1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