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 s& D* [0 [" I. J (一)国际海洋法概述
) a+ F0 T& y2 J2 U
1、国际海洋法的概念
" b) U/ _* ?; e/ t9 m3 _
国际海洋法是各种海洋区域的法律制度和调整国与国之间在海洋利用中的各种关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称。
{& N6 z3 \: Y l+ J# ?% J
《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大陆架公约》,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代关于国际海洋法最重要的国际条约。
$ e9 M: Q5 ~: C6 K 国际海洋法将海洋分为内水、领海、毗连区、群岛国及其水域、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等九个不同的区域。
( j+ A ]. V: n5 ^& q! W' }
t+ ?6 } d: v9 D- r( u" C) V5 t 2、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 H+ z+ E: A% m& K! c0 s 奴隶制时代,海洋是各国的“共有之物”;封建制度时代,海洋强国对海洋竞相提出权利主张,整个中世纪,争夺海洋的斗争极为激烈。
' ?$ @0 A. d! o* {! H) Y! m
1609年,荷兰著名国际法学家格老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
; R. U- L' z; b5 t6 A 1702年荷兰国际法学家宾刻舒克在《海洋领有论》中将海洋划分为领海和公海
. d$ K0 ?: Q- A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召开,制定了海洋法四公约,即《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大陆架公约》、《捕鱼和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
8 }* E# g' |- ?( N 1973年至1982年召开了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9 S( B4 {/ b! X9 x; V
(二)内水
$ a8 t! J& r; e9 u3 [: t 1、内水的概念
) d/ `. f% W& D3 X Z! b
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所有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海峡以及其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
4 S( Q% Q/ _$ h% f8 I 2、内水的法律制度
8 k+ p- k5 u q" [. e
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6 m4 M; U& S$ q 3、港口的法律制度
6 F1 G9 `( h8 H) V" _( G
我国的港口制度主要包括:
! r/ v8 w" q* x% ]0 o# ^, A! X (1)外国船舶进入港口需经我有关港口当局事先许可。
; Z E- P( l- W7 s (2)外国船舶经准许入港,在进港前应在指定的停泊地等候检查,办理规定的手续
% Z& W' }# S) t* y& S (3)外国船舶进出我国港口或在港内航行、移泊等必须由我国主管机关派引航员引航。
3 w! e q' \! I- k9 x, o, D (4)外国船舶上的武器、弹药,应在船舶抵港后,由港务监督予以封存。
/ s2 U8 i2 H1 k; K (5)外国船舶遇特殊情况需进入我国港口时,仅限于开放港。
0 n3 G9 g" P! V* b" A
(6)在港口和沿海水域,禁止船舶任意排放各种有害污染和废弃物。
) d& u" y' ?0 b, ?" ]! w/ b N (7)在我国港口和沿海水域航行的外国船舶应遵守我国一切有关法令、规章和规定。
# K e8 S% J# r/ S6 [, f) ^
4、海湾的法律地位
: M% P" l2 V& v. O* Q 海湾是深入陆地而形成明显水曲的那一部分海域。
% Z; ]; P- r0 ^" \
\, W9 L; N& M, l5 F7 |# @& e. X 海湾的法律地位首先取决于湾口的宽度。按照习惯,湾口宽度不超过两岸领海宽度的总和的称为“领湾”,应视为内水。有些海湾湾口远远超过24海里,但历史上一向被公认为是沿海国内海的海湾,称为“历史性海湾”,这种海湾应认为是该国的内水。湾口若超过24海里,但被小岛分割成若干段时,应以最宽的一段作为测算湾口的宽度的标准。
+ Q1 ~+ Q* @: `0 J# i' P (三)领海
5 m- _' }- P4 z J0 i0 ?5 C
1、领海的概念
! G, e! W3 o( c$ F: R m/ U! X
领海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 s# e+ I {5 k& t4 u
2、领海宽度
6 Z3 | u7 d i. F6 k0 E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条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 d# }$ a0 b) j& f
3、领海基线
' _! [7 y0 T+ T& h5 f# o# r2 U
目前国际法实践中领海基线的选择有下列几种方法:
$ S7 h; j0 L. D
(1)正常基线,也称为自然基线
' V9 X0 \: g; o& l* }! g
(2)直线基线,也称为折线基线
" U- l4 h) s4 x- c6 @7 A1 H( R (3)混合基线法
) l/ V) V" I% t0 h7 N- i (4)其他基线法,如水深基线法等
/ |8 V' f5 L+ |$ X
4、外国非军用船舶的无害通过
: L5 l' F. O$ A! G4 p! F0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规定:“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
* \, n# l y8 u: O" d3 ] 5、外国军用船舶的通过问题
9 h% P3 Y0 u- w) r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六条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批准。”
+ L. {/ U5 Q+ X. L6 d
(四)毗连区
7 g5 u9 G# Z4 D" B 1、毗连区的概念
+ o( { i9 ]1 L/ F& f 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以外一定宽度以内的海洋区域。毗连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6 A0 ~- i# \. e& } 2、毗连区的法律制度
0 L9 P8 K9 [& V5 G 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的法律和规章;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 ~2 I3 f% d6 o3 q% ]! U# Q& W 3、我国的毗连区制度
2 I2 o U, w4 i0 R' [3 z Y! s
我国“有权在毗连区内,为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领海内违犯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1 x0 K) w3 ~. p
(五)专属经济区
- c1 ^5 W$ h% L" ~0 @! ]$ U8 k* h
1、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1 D% F# w$ d1 W8 \, A. v6 K 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范围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00海里。这一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领海以外即是公海”的传统国际法观念,在实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情况下,大约1.05亿平方海里即占全球海洋总面积近36%的海域将处于沿海国的管辖下。在这部分海域内,渔业产量占世界总渔量的94%,蕴藏的石油占已探明世界海洋石油总储量的87%。
( T: F3 S( X- N5 t 2、专属经济区的划界
( T" m6 n L; m- y! g9 p" L0 }8 X 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 ~" \* @ s |% A. A1 _. P
全世界有130多个独立的沿海国面临至少与一个海洋邻国发生管辖海域重叠的问题。国际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张有两种:即 “公平原则”和“中间线或等距离原则”。
( L* k% G% k8 c8 J
3、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
+ r! Q( u/ K. F1 P" Q/ U) Y
专属经济区是介于领海和公海之间的第三种海域,其法律制度既不同于领海,也有别于公海。
% O, A. ?7 r: l0 A6 M, a& { (1)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 v$ d8 @+ Z" U" B/ L0 f( s3 J
(2)关于生产资源养护和管理的义务
( {+ J2 w+ c( ?6 v. Y
(3)关于建造和管理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权利
1 t \5 E- f+ s q7 ~ 4、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问题
0 a, l( D' g0 j8 l5 d 与我国海岸相向或相邻的邻国,都存在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
2 Q& `$ B8 g, V( P# t (六)大陆架
" K" T6 _! c1 J" f 1、大陆架的概念
0 |6 p9 J1 F P: v* P2 D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 R, O/ I$ J, s% h
确定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有三种标准:
! `+ @; u6 J3 g+ f5 W4 V
(1)地形标准。按自然延伸原则,大陆架的外部界限终止于大陆边缘的深海海床和底土;
' E& \; ], i5 O (2)距离标准。可以扩展到200海里,最大可达350海里。
6 u/ P) |5 w3 a F% O; }
(3)深度标准。不应超过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
& k* S5 x* N" ^6 ~3 f7 O
/ V* _' n9 X B
2、大陆架的法律制度
+ d8 A9 `! G% N2 }! E (1)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
# m7 A$ e. G6 [4 B* K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专属权
, D5 q9 D+ Z9 m' k, W (2)其他国家在大陆架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 }2 [/ l2 z4 t
所有国家都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5 Z" u: g8 Y9 `* p/ B$ A
3、我国的大陆架问题
8 b2 M4 X- B' `# S* m
我国是一个大陆架较宽的国家。与我国大陆相毗邻面积为浅海大陆架,总面积约24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大陆架总面积约10%,在世界上列第七位。
1 v x0 q. h5 g8 p: K" d/ n, Y$ S! c 在划界的问题上,我国历来主张大陆架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原则。我国东海大陆架的外部界限应是冲绳海槽的中心线,日本政府片面地坚持日中两国东海共大陆架的主张,提出以东海中间线来划分两国的大陆架。
2 h# @/ P' |* n. H( f$ D
南海的大陆架问题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在北部湾,另一部分是一些国家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提出的非法主权要求。越南主张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间的“历史性海湾”,并片面制造出一条所谓“北部湾海上边界线”,企图把三分之二的北部湾海域划归已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所划定的管辖海域侵入了我国主张的传统海上疆界线之内。
* ?$ C: t: ?" a5 w$ o
(七)公海
5 A# D( b& W; u& {' l0 N- D
公海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
# C6 H4 X# o! T4 B, h&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公海自由的内容规定为六项: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的自由;科学研究自由。
% r* E4 _3 i4 G7 V (八)国际海底
3 D/ ]9 z9 l7 S 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国家管辖水域范围以外的深海海底。
4 M" q$ o7 R4 Z# y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