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D4 D6 C& P7 d, e 令人向往的大学生活马上就要开始啦! ( G( J8 J; a; ?, L( U( z
欢迎加入地海大家庭的各位2023级新生们!
+ Y, X" i& |7 t8 D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吧! 5 T7 `+ R- U1 N! i
, q+ \+ s6 K+ V! e( o+ M1 Y ; w( ~: G: A8 J. N9 m& Y' N. ^
9 B& J4 |7 c7 `0 y/ G 6 t6 H& V1 J; D6 i" C
* D1 K4 g' v% w( b# g4 c3 z 关闭 6 [8 I( l4 |4 H o# J- h
观看更多
* W4 e: C) L& t. B- S7 g( Y 更多
9 } X; Q# o2 D# O( Y2 K0 m2 V 6 w F0 y7 Y# {& k" a; \( P
D O2 d2 g+ e" c3 q( e8 P
' a. g3 ~# F% J* v* m . x1 g% ^( R: s, h6 }: x
+ g% o! \& |0 x0 S6 b
$ B/ v* y) x; X" G3 [
4 U5 o0 [) {) e3 z7 K4 _1 u& J 9 W- G* {/ m& ~2 Q' L
退出全屏
: _8 j# i$ p L: J. a ) |, R8 T* O$ O) F3 G; a0 P6 N
5 Q* g7 _8 |4 d2 u( ~0 Q
' s w6 g) ~ s4 m . x: v; l( X+ {
) Z" O* U5 g- b7 u2 b; j4 m# c" ?
- ]4 l& Z$ [4 _' H# H" O D( I
3 E' ?9 z* {8 @: F- n) P. C
! Q# g( @$ E& j w) E. }. t; } $ T- k7 l# D9 W" D9 k+ V) v. j+ Q
( w, p; P/ }: L0 ]+ t, {7 G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 z& z( f9 G7 C* p ! ]2 n; }+ Q( E/ ^1 R, k
- @# O' V3 ?0 w. x. d) q R
4 d: X% _1 |. n) t U" q+ l- u " l [/ S( `. X. j9 \+ K
- u; o& E% g$ k" O2 e A
. W/ w- e: E. R* W( K
& k9 k N& J* u6 x5 Z 3 m. A& i. N. N
( E% E' E) o0 Z! G
, _2 D1 f/ v# r1 ^# ? 学院简介: M3 P' V+ m- m; n: @, c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是在原海洋学院、海洋研究院基础上,经学科重组后于2021年7月成立。学院办学历史久远,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福州师专成立的地理系。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系、测绘工程系、海洋科学系。
" @9 ~7 l W7 Y! ~ 学院培育建设省一流应用型学科资源与环境,开设6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省一流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省一流专业)、测绘工程(省一流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海洋资源与环境和海洋技术专业;建设有1个省级与产业对接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平台;9个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
) U9 G) V2 H' \1 q ^3 S/ P& T1 |: z7 N) ~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31人(高级职称占比48.9%),具有博士学位82人(占比89.1%);拥有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省特支“双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省级人才26人,省引进生12人,校“闽都学者”优秀人才7人。
* t6 P" N7 j2 b, u 学院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应用型课程改革创新奖;获批省高校教改项目、省新工科教育优秀案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新华网”课程思政资源;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33项、省级学科竞赛获奖10项,立项大创项目66项;学生发表SCI、EI等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级、省级及横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3 q8 \/ d# p, }* h
 * A8 Y8 _* _# p3 j5 E& u9 H
近两年学生参加科研、学科竞赛情况
1 C8 V, n' `; N/ [- W- \ 
" J: a1 Z1 o) f2 l% F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获省一等奖(进入国赛)、二等奖(国赛三等奖) 7 ]2 J, S m- f& f) Y5 B& t* w
学院坚持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开展科学研究。两年来,立项科研项目150余项,累计经费近40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4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发表学术著作5部;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学院现有8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31名科技特派员(省级科技特派员20人),服务范围涵盖服务范围涵盖连江、罗源、马尾等11个县区。
" m! M- p' e- u8 d5 z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建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1+X”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地海科技文化节、百镇百村社会实践 、“小蓝星”志愿服务等团学品牌。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福建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福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连续多年获校“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现为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 z h: ]8 d7 Q6 Z! k+ @+ ^ 
; q g! h1 d4 [& v 地海科技文化节成果展 4 G9 k, T/ u7 ?7 U* @, @
 $ H1 _# Z* Z" c
世界海洋日活动
4 o7 v. o9 C% g* E 专业介绍
! i. {) {+ f8 B4 t% K+ f2 b
4 m4 J3 W+ S( z4 @ 测绘系
7 B7 a; I" c% c! P" R+ F (一) 测绘工程专业
% S& ^# m: o+ ?3 i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受到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测绘理论与技术,受到测绘专业技能训练,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测绘知识和技能,在测绘、海洋、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电力等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h# U$ P8 w6 `- K 专业主要开设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不动产测量与管理、摄影测量学、航空与航天摄影学、地图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制图、GNSS原理及其应用、GNSS多模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GIS应用开发、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地学分析。 ! l# H# o$ E0 W% ]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能够胜任测绘、海洋、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电力等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 a' ~; K( {2 Z M: k: E$ P3 j+ h% f
 6 {& c" o9 C5 F$ y$ K+ S
(二)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9 p! _, \: M9 R7 m2 v J7 k3 b& J$ K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地理信息科学、地图学、测绘及遥感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G. @! T3 B( z! J% c& Y
专业主要开设课程:地理信息科学导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区域分析与规划、GNSS原理及其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空间数据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GIS应用开发、GIS空间分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数字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学、三维GIS。 2 \* v* |9 k# U9 M, e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能够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6 e% a/ l/ W8 Q2 q
 ! v0 k; I9 S- R" `5 S
地理系 9 d y4 e0 z' \ X
(一)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
5 d/ Q; g+ g" Q& r! `( g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卓越教师”培养理念,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培养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育理论知识宽广厚实、教学技能娴熟、教育教学研究潜力大、具有创新精神,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地理基础教育专门人才。 ; d7 @+ p8 Y3 y0 n
专业主要开设课程: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遥感概论、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教学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
8 Z2 a e% @6 l: I# D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中学或教育机构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工作,或成为地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合格生源,此外还可以报考公务员、参加选调、到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等。
2 t$ k2 J2 U# f; C* z$ `4 F 
2 t' @6 B6 i) m (二)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 \4 d; D3 d2 C% x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结合城乡规划的技术与基本方法,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厚实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接受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训练,能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旅游规划、城市设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土地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应用、开发、研究或教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G+ @5 n% ^ v* y 专业主要开设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城乡规划CAD、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计量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 . Y/ u ~3 d$ f# G& j" O8 p1 m1 X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类城乡规划设计公司、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学、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学科硕士。 1 R. V+ g1 P7 _$ _8 Z

" f! U( D G0 i) p; _3 n 海洋系
7 c' @! @: R0 B. O' Q y (一)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8 R1 I3 b1 f, A/ ~# S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响应“一带一路”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数据分析和海洋科学问题研究方面的训练,熟悉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海岛与海岸带规划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 D: h% c% ~4 V6 N% S. W# c- P
专业开设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海洋资源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地质地貌学、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现代水文学、环境毒理学、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科技论文写作等 7 Z2 |5 h6 o- S# M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经营有海洋资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和海洋文化宣传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野外调查、实验人员、评价报告撰写、海洋文化科普与宣传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海洋和环境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p% [7 K. F- L
 & d4 _6 J8 f4 N8 j
(二)海洋技术专业 * l: }" N" q }5 J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通过化学、物理学、海洋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以及现代海洋技术专业技能等的教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掌握海洋技术的先进通用技术,掌握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信息处理、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以及海洋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研发等技术,能够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管理、科研与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9 m1 |5 c, \( z4 [7 W6 U% ^" F. O6 k
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海洋科学导论、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技术概论、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原理、海洋动植物增养殖。
7 H" y5 k% {# V5 L+ }& ~ 毕业生就业适用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海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及服务部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研发、海洋环境监测和资源保护、水产养殖等工作;也具备从事与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等相关的工作能力;也可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继续深造。
7 y! X0 c( ^; m* x3 y6 G& Y  ) |, R3 Q# Q1 ]: N
相信看到这里,你一定收获满满
/ j, k- a7 x; H% a+ C1 u 剩下的惊喜,就等待各位新生们自己探索啦 Y5 Y5 o/ y% p: ^
最后
# ?4 u$ @7 X, h- J 欢迎大家加入地海大家庭! END& p5 ?1 ^% z2 W3 }
文字来源 | 地理与海洋学院团委宣传部 李雯慧 3 S4 j2 G4 R" p* C5 m2 ]
图片来源 |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3 ~# c# p) p( t( v$ K: o; X0 D
责任编辑 | 地理与海洋学院团委宣传部 黄子恒 $ y/ G0 M+ H3 `+ m* ^
 6 Y" i* ?4 z9 d- e: [& E8 |6 {
+ Y/ o% \( s/ {; M. T
, k9 A7 }& @, ~. C d9 Q+ Z7 X( `/ ?+ e' @- \7 V4 v
G4 K) ^" E c.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