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p7 q# k, R( C$ D 21世纪称作“海洋的世纪”,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大难题的出路之一。而海洋环境监测是保护海洋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是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是针对我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海洋环境监测就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尺子”。海洋环境监测内容复杂,覆盖面广,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任务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风险监测、海洋环境监管监测、公益服务监测等4个方面。 ( D. z: {+ P! Y4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时至今日,已从最初的单一海洋污染监测方式发展为大面布局与功能区环境问题相结合的监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比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通过分析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特点,来看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有哪些取长补短的地方。
0 M5 w8 b8 n" q* w ⒈重视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
( t* b; o2 W5 Q- q! j. z 首先,大部分国外发达国家的环境监测主管机构与海洋环境监测主管机构不分家,例如,美国、日本、芬兰都由本国的环境部统筹本国的河流、湖泊、海洋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而我国与之不同,内陆水的环境监测主要由环保部统筹,而涉及到海洋的环境监测则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其次,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例如,在美国,环保署、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海岸警备队等机构能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合理协作得益于美国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保障,美国《联邦水污染防治法》、《外大陆架陆地行动》、《海洋保护、研究和保护区法令》等文件及相关制度就对各部门的监测职责、义务、范围等有详细明确的界定,这样既能避免各机构间由于职责不清发生的推诿扯皮现象,又能避免监测机构、监测项目的重复建设。另外,发达国家还对监测数据上报和信息共享有详细的规定,数据的上报时间、上报形式、报送机构、共享内容、共享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监测数据能在各机构间互通有无,共享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测数据的服务效能。
# O7 ?- \# R" u" J: [) @/ D/ K ⒉重视海洋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完善 ) F8 x9 Z. W% k& {& l
发达国家注重根据不同时期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其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检测方法、技术规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法、评价标准等 - L$ g2 {( ?) ]6 f
以美国为例,美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并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来指导各地区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美国从19世纪80年代末就认识到分析方法统一化的重要性。1905年出台的《水的标准分析方法》根据美国不同时期水质的特点不断进行修订,基本上每5a修订一次。其修订内容包括检测项目的增多、检测技术的更新、检测标准的细化等等。目前,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每一个采样、测试方法均有专门的章节加以明确,另外还有专门的质量保证技术指南保证数据的准确度、精密度等等。所有的这些标准体系都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构建,但是系统性、规范性仍不及发达国家,在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p$ }# ~; F+ O2 S# v
⒊重视监测项目与内容的丰富 0 n1 p% n6 O4 ~+ G0 G' V2 H0 Y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监测体系逐渐向高分辨、大尺度、实时化和立体化发展,十分注重与时俱进丰富监测项目与内容。例如,日本监测项目覆盖了生活环境项目、饮用水项目和健康项目,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又增加了多种海洋放射性监测项目;芬兰与美国针对随着工业发展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非常重视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与研究;加拿大则将近岸海域的监测范围拓展到了北极。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监测范围由区域向全球扩展,监测目标逐步注重于生态功能,关注焦点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监测和评价,逐步转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和人类健康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2 k5 I$ R I( M! k& u" n
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但是,环保部、农业部、交通部、高校系统、中科院系统、海军等相关机构也都开展了有关海洋环境的监测,存在着各部门对职责理解不同、监测任务界定不清的问题。除此之外,各部门大多执行本部门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在监测技术路线、站位设置、监测内容、时间频次、监测设备、评价指标与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 F+ c' H9 T9 i# P0 P) o& Y# `$ [ 因此,首先要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统一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使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遵循统一的标准,避免由于监测方法和标准不统一带来的信息获取的差异,保障海洋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其次,要优化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现有的海洋环境监测标准、规范、技术规程,提升检测设备的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研发高性能的在线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这样才能保证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和海洋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最后,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多种方式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调查,积极搭建海外合作平台,学习国外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丰富现有评价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协调互补。
2 Y5 L9 \( G9 X' D! S: ?, o- Q% s' O. x1 u0 ~- l
- I0 e4 V- i) [! T8 I5 S) ]: J* f* x2 \4 p- v4 @7 z8 l
# {' R3 w6 `0 t- E s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