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5 C. M& [/ D. ^9 A/ H 新书推介
1 c( \1 ~" a# e2 ~ 书名:《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国际规则变动研究》 ; g4 c( m6 W7 `* W, X4 s( f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h3 R/ Q0 }' r/ P' s0 E 作者:魏德才著 ) [$ [2 t" ^: B2 d U8 L
ISBN:9787521004458 " G% t% t( }* h1 r
出版日期:2020年2月 / [$ ]( P6 N1 H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规划项目
. c/ `5 D: M5 f 司法部2014年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 / C' r" y& f3 N! N5 n3 \2 p2 L. c- j5 w
01
7 r; Z$ M, T6 V2 {! d 内容简介
# C/ `6 K+ }8 A i" l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国际规则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动,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政府间模式正在向机构模式过渡,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资源养护与渔业生产的国别差异存在着不容回避的矛盾。发生在渔业活动捕捞、运输、销售三个基本环节的资源养护规则变动已经基本明朗,发生在渔业资源养护三个前沿领域(公共财政、市场流通、生物多样性养护)的规则仍处于形成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指明了方向。我国应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中发出中国声音,为国际规则注入中国元素。 ( G# ~* w; J# y; A8 \" D! e
02 ' g- p$ M7 s& V; \
作者简介 - l, Q: q( e, Z6 ], I a/ v5 T r& Z
魏德才,山东烟台人,法学博士,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模拟法庭教练,兼任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理事,海南省法学会国际经济贸易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担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助理(挂职),主要研究并讲授国际法。
v T: q& O7 z, T& A 03 , X: Q' D7 v0 [5 V2 u# C6 z9 n0 M+ C
目录
7 x5 \7 i' ~ ]0 ]/ ^9 d 第一章 突出的供需矛盾: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需求强烈而《海洋法公约》的制度供给不足 . m, d6 x8 x4 `* D2 o2 F7 k. V
一、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决定了资源养护需求强烈
: w4 D" I; R2 @ (一)海洋渔业资源不仅供给人类食物还有海洋文化
4 h1 J/ r) T) C) z. Y, e (二)缺乏适当的养护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面临危机 ; x) O3 e. l, {% z, g, R" k
(三)全球治理的综合性增加了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难度
! q& U @* a: {0 R1 M 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在《海洋法公约》中的边缘地位
( K6 G, G9 Y$ P3 ? (一)顺序上《海洋法公约》对渔业资源先分割后养护 M: O% y) C) f% E( \; }( a
(二)《海洋法公约》延续了《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的要求 9 P2 B! r4 j% _6 H
(三)逻辑上《海洋法公约》将生物资源养护与海洋环境保护区分开来
$ b9 o( J& w b. Y* A$ @ 三、《海洋法公约》渔业资源养护制度没有解决问题的原因分析 ) L6 @/ }% s3 \1 P: x; q
(一)以带状分割为基础的养护制度忽视了法律与自然的区别 8 I7 Y' x% P- D [: W
(二)以特定种群为中心的养护制度割断了种群间联系
0 J' y: w# B8 h Z5 }3 d g (三)《海洋法公约》重制度设计而轻自然联系 0 Y: W" d' q9 W5 Y# g4 `) s
(四)以TAC与 MSY为评价标准的养护制度由沿海国决定
7 ^# E* J1 [, m" P2 X: t (五)将国际合作定位为法定义务但缺乏约束机制
, G8 e. X0 O- [2 l0 P 本章小结 , d% T- X" n% j+ C$ }7 T
本章定位 & l {5 K1 T/ T, s
第二章 演变中的养护模式:从政府间模式向机构模式过渡 2 ?! j6 X: i6 i% | T& Y. U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模式开端于政府间模式
2 t$ E. T, Y( f W% Z (一)以《海洋法公约》为养护模式的法律基础 $ b) h' v: y6 E! H* Z% Z
(二)以粮农组织为养护活动的主要协调机构
: n" d/ f+ k* X+ D8 s. m$ s (三)以联合国大会为基本养护规范的主要生成路径 3 V0 S* ~/ ?7 K* d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养护活动的最高目标
9 r- J, l2 a; _$ _3 v! X* y* _ 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政府间模式取得的成绩评价 6 a# R8 H0 H. \. y+ z8 P! H e0 ~
(一)促进了海洋渔业从资源开发型向资源养护型转变
8 \) S! i% y, y8 r/ r (二)终结了传统意义上的公海捕鱼自由
# i6 a2 z+ E: j 三、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已成长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主角
9 s% Q: l3 T: ` s @ (一)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是机构模式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主要形式
0 L7 j- u P9 D/ E4 {9 i (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养护活动仍然受制于内外因素
A7 B/ E# |. T3 o9 V2 F4 ~! Q5 F0 x (三)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为软法养护规范增强约束力 5 z& _2 C) f8 s2 \' ~
四、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迈向机构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0 t6 y; k1 Z S: k7 L1 B6 I (一)以生态主义逐步融入养护基础来促进向机构模式迈进
0 B1 d( n' n4 ]1 d, T- J! X7 T8 a (二)全球治理与国际司法机构的融入加快了模式演变的步伐
" V. ~- D1 U# h8 o# ] g (三)可持续发展目标内涵的清晰化有利于把握模式演变的方向
: y0 x! m2 ?0 M* P 本章小结 ( C9 m; t& {- D I3 a0 |
本章定位
: z: m3 T& r! a 第三章 不容回避的冲突: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资源养护与渔业生产的国别差异之间的冲突 + Q) v, X! G( k* Y1 G! [
一、海洋渔业生产长期存在着国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 A# X" x' ^4 K
(一)国际社会长期处于无全球政府但有秩序的状态
$ q4 H# x# G8 ?- l (二)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全球渔业生产的不平衡
2 d, x! g; S6 T (三)自然、人文、国际法等原因导致渔业资源国别分布不均
# k. W' k! l7 i. `: Z$ E 二、国际法要求海洋渔业资源依据生态系统方法进行养护 ! ^! z7 @" R5 U( Q
(一)《海洋法公约》要求养护考虑生态系统要素而非生态系统方法
: A9 x" j" d' E0 t4 k; ] (二)《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坚持基于生态系统方法进行资源养护 ; F( r$ j; d/ I2 w7 c E
三、生态系统方法引起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深层次变革
I; {6 v0 e& i/ X (一)生态系统方法将养护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 o- [) k5 D7 i# p; s& z5 g
(二)生态系统方法分化着养护措施的利益相关者 $ K7 s o' m# C4 H8 N
(三)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主角在养护实践中忽视国别差异 : O% }( g, i! [
(四)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规范中的渔具与捕鱼方法倾向于否定国别差异
5 T8 w# G: ~& c 本章小结 % j2 }8 ^9 `( C+ _% L9 L3 V2 d M6 w
本章定位 # e7 O. x# `2 Z1 V3 M4 e. X
第四章 捕捞环节:打击IUU捕捞的国际规则在“软法不软”与“硬法不硬”中不断强化 2 ~0 P: J/ J$ m9 `) D% ~
一、将IUU捕捞纳入国际法视野并不合理但是可行
( T1 b4 D# N/ y (一)IUU捕捞是渔业管理的概念并非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概念 * N% J. Y+ l8 k6 C
(二)IUU捕捞涵盖面广且包含了为非缔约方设定义务的情形 * F9 P1 T% V4 C9 |% c
二、打击IUU捕捞“软法不软”是对养护需要的尊重
6 B$ r5 j! p) {6 m4 C C (一)粮农组织文件成为MCS措施打击IUU捕捞的有利工具 7 E0 ~/ e$ ^7 G" }5 V1 a, |
(二)自愿遵守的《行为守则》获得硬法支撑来打击IUU捕捞
3 s8 {, k0 x9 M$ \ 三、打击IUU捕捞“硬法不硬”是对现实的妥协
5 K' w+ L1 T4 H0 N: p0 d (一)打击IUU捕捞需要从立法、执法两方面发力但国际法力量不足
. J- A+ m: R6 m5 i4 K% R/ I (二)在专属经济区打击IUU捕捞受制于主权权利 2 \# I# l+ X' T" x% k: g
(三)在公海打击IUU捕捞受制于船旗国管辖 ) _& D; e: e; k6 b! b9 i/ v
本章小结
! v, Z$ L+ [2 ?. z. L" E1 A 本章定位 ( @4 M$ Q8 @- R8 b9 C
第五章 运输环节:以港口国措施来保障渔业资源养护正在被接受
- i2 F! }& F8 X7 u ]( Y0 d 一、《港口国措施协定》是第一个以打击IUU捕捞为目标的国际条约 # ^8 P; g2 j& W1 ^/ y$ B# x
(一)《港口国措施协定》由粮农组织起草并获得多国支持
$ X) a3 G" P% m. ^1 @ (二)《港口国措施协定》的目标在于打击IUU捕捞并不涉及其他
5 ?4 d \( \7 n1 B1 O (三)《港口国措施协定》适用于从事捕鱼或捕鱼相关活动的所有船只 # o; i3 `* t9 s8 j" V! v" i
二、《港口国措施协定》是一个充满着义务要求的国际条约
3 X/ ?0 Z7 W& x& D1 a% K3 i8 [ (一)《港口国措施协定》明确了缔约方必须履行的实体义务 & R* x8 F2 h3 m Y7 P3 w) o: C
(二)《港口国措施协定》对缔约方提出的程序要求
1 c2 C2 _: ?6 n (三)《港口国措施协定》给缔约国渔业管理体制带来深层次约束
0 z! b3 i: Q* I/ E9 ?8 Y (四)《港口国措施协定》要求的不是国民待遇甚至也不是最惠国待遇 $ E. j2 ~: V# C: V" C" ~
三、中国应在2021年前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 7 D3 M% \6 O5 Q7 W. N, ^% V
(一)我国严格遵守着《港口国措施协定》的义务要求 ( M0 k/ y' g& {2 T) X& a2 P
(二)我国依据港口国地位在烟台港处理外轮IUU捕捞渔获 + A& p3 |. k# x: B3 |* w" C/ }
(三)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会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 m2 R! d: g1 A' F+ h/ m3 S9 b
本章小结 # _( P: ~4 Z5 Y9 w. {) }8 G6 S
本章定位 0 L5 U3 E6 j* C8 l. S
第六章 销售环节: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的合法性在增强 / h, L: e8 J0 M5 J; r6 @; t/ X
一、两类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均会影响水产品国际贸易
5 m, v( o- h' O. a (一)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养护措施直接影响水产品国际贸易 $ ^# \( g" `) Z8 o2 F" D2 {
(二)水产品输入国颁布养护措施会影响水产品国际贸易 6 B! u4 m: y$ X/ V9 p: b# o4 a
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具有合法性应符合的法理要求
8 ]# a7 i0 f" n2 ?4 C+ Q) }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反映合法性的一般要求
1 l9 k2 D% ^5 U% ^2 S6 ^. M (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符合形式合法性
9 k- u+ G5 G% v! u (三)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符合实质合法性 1 g3 Y* R J! T- U* o* Y
三、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具有合法性应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5 y; O1 a% Q4 ]/ d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不应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5 }0 x1 x0 z7 G2 C2 L% m (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遵守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1 s# s) {. U/ i9 O8 [1 [9 O
(三)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符合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要求 6 v( f% b# g) _' I# s
(四)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应符合《TBT协定》与《SPS协定》的要求 ! H, k: c+ u9 T/ y5 q- ^
本章小结
" C) W6 E; \% C1 x7 h; L 本章定位 * g, Z& X7 l" w- K( x! @2 Y$ U
第七章 公共财政:为渔业补贴建立国际规则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
# [8 p' Q6 K9 U& D. ~/ L 一、国际法视野中渔业补贴的概念考察
* K a {( O j9 y; V$ }$ V) b9 J6 K (一)渔业补贴是公共财政对渔业部门的正向支持 3 u/ X# B7 ^2 X, w9 v
(二)不同类型的渔业补贴并非均属于世界贸易组织概念下的渔业补贴 / W# g9 F* o, Y; D5 n, o
二、为渔业补贴建立国际规则的努力分析
0 w# M9 C3 W0 i! ?) c5 _ j% Z- O (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平台的国际谈判在艰难中前进
* P1 _ X* J( `5 | (二)设想中的《渔业补贴协议》成为《反补贴协议》的组成部分
0 p9 z( V, a7 _) g( A (三)应禁止的渔业补贴范围是国际谈判的焦点之一 + X0 ^1 U( s# H# [2 C
(四)特殊与差别待遇是国际谈判的焦点之二
4 a* ^. D( i+ i6 |6 b (五)公海捕鱼补贴是国际谈判的焦点之三
- P6 k1 v; ?# B/ G& I (六)渔业补贴的程序性问题是国际谈判的焦点之四 0 O: {: p. \9 N: O d
三、渔业补贴国际谈判中的中国利益、立场与建议
" r4 j* I4 S+ {, ?" V, c (一)渔业补贴国际谈判对中国渔业生产的影响 0 g+ ~: s* P; d/ a& j0 s, M- ~
(二)中国在渔业补贴国际谈判中的立场与建议分析 & T& s: `& J& [! `) V
本章小结 # z2 c4 ]: m; a e. A: \2 w
本章定位 7 E) x9 l9 l* Q6 c
第八章 市场流通:以水产品标签打击IUU捕捞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 : ?( Q$ A7 y4 \) `4 c6 Q" l
一、水产品标签以产品可追溯制度为基础且具有双重功能 5 G3 V' e- L$ c0 Y1 |
(一)水产品标签依据可追溯制度建立且数量正在逐步增加
7 H/ c" p! U3 w (二)水产品标签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影响市场流通双重功能 3 ^$ y3 \5 R* G. s( l3 o0 i9 g, A
二、以水产品标签打击IUU捕捞的合法性具有国际法争议与展望
8 [% Y5 S: L8 D+ I0 m (一)以水产品标签打击IUU捕捞获得国际软法的支持
' {$ ~" S7 j8 E0 `0 C5 j- }- i (二)水产品生态标签并不违反《TBT协定》 ! k2 [- W2 @" N$ C: |
(三)不同类型的水产品标签打击IUU捕捞呈现不同的趋势
5 s; O O$ ]) g4 w1 B 三、我国的水产品标签的法律性质、问题与建议 - N v7 S+ v6 y
(一)应该明确登记的水产品地理标志优先保护原则 ; z! v/ P0 u6 h8 b/ V" M K$ w4 P7 z
(二)应提高我国水产品生态标签的国内外认可度
$ v7 I5 g" y7 H( W (三)应建立国家级的水产品强制标识制度
' T( R6 a9 s0 U1 f9 D! F 本章小结 3 m8 K1 \" b' e. y8 V2 ~$ S
本章定位
8 W, t" |. u0 I0 k: c, @+ _ 第九章 生物多样性养护: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的新力量
6 D% d4 `/ U$ H1 S( t 一、BBNJ国际协定谈判的由来、内容与适用对象的争议
y) _( \! U5 M: B; F6 \ b (一)依据联合国大会决议启动BBNJ国际协定谈判
! ^5 j: V! v- c q8 C. K (二)BBNJ国际协定谈判四个方面的议题均与渔业资源养护相关 ' \6 [) W* ]7 U
(三)将海洋遗传资源作为BBNJ国际协定适用对象总体适当 , A6 @: ~; a: m' U( ^4 d5 n
二、BBNJ国际协定谈判不会成为重塑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规则的平台 K, @ z9 i$ S/ U# z+ e7 X) g: O
(一)BBNJ国际协定谈判应尊重公海自由原则 0 L+ u: k4 ~. V% C g; S* T A3 t
(二)BBNJ国际协定中的公海保护区将不会改变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权限
2 o. `- C8 x9 n) {. t* T (三)BBNJ国际协定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将不会对渔业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 x; l* G- @2 Z# H" M2 w5 j
三、BBNJ国际协定谈判会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造成深远影响 - c5 j& v9 ]6 C% W% o
(一)BBNJ国际协定谈判将加速“养护”理念的转变
0 f5 W' W, ]1 M: b/ h (二)养护生物多样性将走向养护海洋渔业资源规则的中心 0 n" X3 n# T$ V* g
(三)养护生物多样性将成为海洋渔业全面治理的重要契机 ; B: X1 t E# v3 M
本章小结
: b6 N" \ h$ F- R4 J# V) p' ] 本章定位
/ K' j# Y& u, x" E; s5 b0 r 第十章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指明了方向
+ f( k b# u$ Z1 i$ z4 H 一、海洋命运共同体能够满足解决海洋渔业问题的理论需求
% h& }$ c c; c% |5 ?$ f; k& c+ q (一)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与发展
& L$ h" [! N2 V3 d" [ (二)海洋命运共同体能够从当前海洋渔业的理论问题出发
" q' b! o: k ]4 K (三)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公地悲剧的可行方式 ! k: s! l3 |: `% `8 X) Y
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可以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规则碎片化带来的现实问题
4 c, i8 D0 x) q; {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规则碎片化的形成及其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
; s3 h \$ o) u# w (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协调——制度一体化”方法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规则碎片化带来的问题 # [, Q# g6 U( W4 |4 B
三、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养护问题的要素分析 C* S: Z7 V) r& S
(一)定义“海洋命运”需要依靠海洋科技、国际组织、国际政治等因素
1 K( J" m0 O( i) q (二)“共同体”代表着利益、秩序、目标与约束机制 7 g9 X+ f; y- M y( C6 ?. a" u- @
(三)“构建”可凭借适当的国际合作平台以渔业优先来实现 A- Q* ~: q! {& p, L& S9 x, O
本章小结 2 M7 _. H5 b6 S) f* Y
本章定位
8 y9 K' ~ J: R# G" b, y+ V7 G5 t 第十一章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的中国立场与应对策略
" D2 s. q" j/ O 一、中国是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_7 v2 ~+ D% s {7 v (一)作为负责任渔业国中国依靠法制的力量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 6 n* i4 K0 g4 t) a+ P A9 M
(二)作为渔业大国中国推动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 5 C {- ^+ i+ c0 l( v
二、中国是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的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 h8 D& m, H B. v, t$ K2 P (一)主动承担缔结条约外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义务 3 F6 u# ~1 B- @, V" R& _+ i. w
(二)“零容忍”打击IUU捕捞并主动减少捕捞产能
; z- B9 \' v. q$ m/ t. a 三、在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中发出中国声音 7 B, y ~# p% _% n1 E( }, o' K+ [
(一)在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发出中国声音
9 m+ w! ]* H: ?$ R. P (二)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中发出中国声音 ' X$ Q2 \; i( G) L3 y
四、应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国际规则变动注入中国元素
/ T+ S( O+ X! b+ [' j p! v (一)注入中国元素的目的是维护中国渔业的产业利益
9 A: T$ a U- U) L d7 P% j$ @ (二)注入中国元素的形式是拿出适应规则变动的中国方案 4 Q3 v+ U0 [. G1 @3 J7 [
(三)注入中国元素应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先导
* A8 V3 \! T2 t7 |, n 本章小结
# X/ Y3 M: H' ?6 }% |# Z 本章定位 $ {. R& J, l" ~" S5 h1 M+ Z
END * q" Q: g4 U3 {$ [, o! O! d; D
图文编辑 | 杨斯婷 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
/ `/ }) i# A- O* A) A5 x
: C6 \; Z' ~0 i 审 校 | 徐奇 暨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 k3 h* s2 l2 e
“法眼看南海”由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J+ b$ [& [: U( W 徐奇博士及其团队运营,旨在介绍和分析与
" B0 f4 j$ G4 I" J 国际法和南海问题有关的信息动态和名家学说 & J7 @( c2 q* ^$ f
联系邮箱: * \' J/ @: p4 A
" T5 f$ t4 k" M$ f* k
xuqi2019@jnu.edu.cn & q4 i9 u3 [9 R7 E1 [# R n4 b
欢迎关注、转发或分享朋友圈,如需转载独家刊文请注明 . L& B8 Q. r6 a, ?( H
“文章转自法眼看南海公众号” 6 D: n& I. O; y# ?* k( f- ]
- I9 p! h/ B) H8 f& ]
# B* |( L( Q1 x7 M( @
: @3 _; D$ F% ~2 P. p+ I
H8 U* n8 C5 A* c' ~! {2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