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

[复制链接]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 }: b  t5 Z/ m& p1 U) _

1 k4 Y' t' c+ L" N" d2 R5 e- H# x) t: N+ n

! L8 }0 B* m6 Y- w9 X( w4 s% P( V+ D去年年末,我国首个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简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实现了我国在港口建设领域的关键突破;今年3月14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发布“零碳港口”创建方案,将建全国首个零碳港口……这些都是港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S1 B, z$ B% K8 W  n- W

  T4 A: l' y8 q: |& T7 h  T5 W; c# g* z6 i0 J
近日,《中国水运报》记者走访了几家沿海港口,探寻港口发展新质力成果和未来潜力。
- c$ |  X- c+ |' h
5 ]4 P/ \# j( H  L- g# m向“智”而行 强能力提质效$ C6 ]: U) Q8 u8 j8 }
( |5 j' R* v: ~9 ?6 m
6 g: V: I' s5 l# m" P5 E
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上,笛鸣声声,船只来往不休,生产作业行云流水,但却看不到一个工人,所有机械设备都在系统的调配下自动运行,生产作业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
  ^7 B: t) P; t0 |( ?7 e
1 L1 i  c( g4 u+ g6 ~0 k. G" l- s2 c1 f/ L8 r7 Z
据了解,这里一年大约装卸3000万个集装箱,相当于平均每秒吞吐近1个标箱,如此大的装卸体量和强度,让“快节奏、高效率、智慧化”成为这里的关键词。
  @0 G$ a2 N5 a& k$ V# W) E- U$ r0 H+ \5 S
9 N$ q" W) @4 [4 J% s" q/ u3 L, V
“作为沿黄流域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怎样写好‘智慧港口’的文章,以科技创新推动青岛港高质量发展,帮助港口设备和生产系统同步协调、自动高效地完成任务、提升管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安全‘零’事故、降低远程控制改造成本和门槛等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青岛港相关负责人说。0 O( n% h6 N0 W% G/ \! C
- C; E- I4 ~! v0 L* k1 y7 Z. q

; G7 T/ q( r* H4 g# [今年1月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在装船作业中的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每小时60.2个自然箱,第十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成为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
; Q1 B5 P( ~7 {9 V
& @! Z( i$ ~  z& J$ M' O, ]) R5 r7 g  k# u7 J6 B4 ~- O+ N: m
得益于不断优化装卸作业流程,压缩船舶靠离泊时间,提升泊位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青岛港2022年毛利较2019年增长52%,营业收入增长58.4%。2023年上半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9%,位居A股上市港口第二名。" Y' g* O0 @  h4 v  h2 Y4 T! o

2 z" ?, I7 n. ]" N& m7 T
. S( K) |; y) y/ }& E$ ?7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自主创新,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路上难免困难重重,但唯有不畏艰险逾越这座‘高山’,才能促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产生质的变化。”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修方强表示。3 F, Z. N5 q& f) t  r
' L0 J2 Q, @* B- T( R/ ?

3 S/ m% e% E/ q' |6 U“青岛港当前已将科技创新融入港口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吞吐量、运输效率、绿色环保及服务等方面实现巨大提升,助力生产力发展。”青岛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青岛港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码头生产智能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打造最先进、最安全的世界一流粮食码头枢纽中心,赶超世界最先进的粮食码头;综合国内外先进大宗干散货码头建设经验,打造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一代大型干散货数智码头;突破装卸、运输、堆存全流程自动化关键技术,首创纸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新模式;锚定“数智化管控、本质化技术保障”,构建世界一流的液体散货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提高港口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服务效率。9 }9 v! F- N+ j% u7 R/ J" p$ U
加“数”而行 建平台优服务7 |( |, ?( @, ]/ K0 p* E% A

' M* }, \# u! V' s0 Y$ _/ _4 M3 ]1 ?3 N+ `& U7 v4 s. x
3月7日,全国首个港航物流数据交易中心——宁波航交所港航物流领域数据流通平台(交易中心)正式上线。3 T1 C- {4 B$ _  Q, \( U4 F
5 c7 g9 Y( w6 S* ?; b4 `6 N9 s7 b

- R/ {( v5 K) ^, r. Y+ B% h$ b5 _“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较全面的数据就可以读懂全球数百港口生态,也会为企业感知全球港口热点信息并提供决策依据。”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 z4 Z8 R" C8 f. @2 Y4 V: a: m  E. F; n5 B9 z$ `

. R/ q9 u) s# b4 w0 R0 \据了解,目前宁波航交所港航物流数据流通平台(交易中心)已集聚了包括全球港口数据,船舶停靠、船舶档案、船舶位置轨迹等全球船舶数据,进出口贸易、大宗商品等国际货物数据,并上线了由国内外众多港航物流领域知名数商开发的数据产品130余个,包括国际贸易、散货航运、港航信用、大宗商品、国际集装箱航运、船舶、港口等8大类,覆盖全球港航物流领域。
6 m. v9 P* S- y4 F! P6 S' w8 l! _& {. u1 k+ F

$ b1 n4 O, {( H3 S0 |' u) Z* F业内人士表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港口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港口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应用,港口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货物追踪、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9 P% A' d1 d  E0 I5 Y. h

' J2 ?+ \( H8 S! b! Y, s& s5 b- j4 \! a5 z5 e* u3 ?
连云港也在已有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基础上,通过取长补短方式加快推进“E港通”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一站式”口岸智慧服务品牌。
: j9 {# Q( T/ z  d- [# w1 g4 n1 `
4 |* @0 u1 V8 O& k7 p: f# U2 @3 ~0 H7 }6 Y' S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的超宽屏上,远在4000公里外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列刚刚驶入场站的连云港中欧班列进行卸车作业。
) C% }( `5 W3 L5 a8 a; N8 `
: w* T! I9 l: n- A0 C- E. X% T1 p
9 U( z* o% @. I/ O0 k依托调度中心的超宽屏幕,工作人员便能够对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及无水港的接发车数据、实时运转情况了如指掌,让两个国际物流场站信息及时互通;有关港口生产经营的各项最新数据也能同屏显示,真正做到“一屏通晓全港”。
, e* q4 j2 w* R7 H) a% p
( e+ q5 P2 f/ N3 ~5 G7 G" k! T3 p7 M( y* _$ \- c
得益于大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持,技术人员在实体设备上加装摄像头、感应器,利用软件程序全过程录入实体运行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让海量数据呈现在屏幕上。
2 r8 K0 i9 C* @. p9 I" ?  Y; Z" x8 |1 o  @' Z% X6 b3 v/ J
8 n5 [0 \7 M3 U+ K9 R- }
不仅如此,依托电子数据交换(EDI)中心、口岸海铁联运信息平台等数据共享资源,连云港主动对接国家贸易单一窗口,打造功能性倍增的连云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汇集广大客商、船货代企业、口岸各单位和港口业务数据,让大数据中心真正成为智慧港口的“大脑”。
2 v( c% g. J9 M& A% D. D& ~2 _+ W) h' o( z& F
1 |, q$ i9 Y5 t& w$ p5 m
“当前,我们正在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全力推动位于新海岸大厦的‘大数据中心’核心——主数据中心建设。”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吴治明表示。下一步,连云港港将着力构建港口市场营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港口一站式客户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智慧港口智能应用系统,向生产运营全面数字化转型进发。
. R& X/ ^& x1 \5 U# _8 j$ m8 ^逐“绿”而行探 新路促发展
# z8 Y, p4 N( ]3 T7 a& ^. _1 w
' Q! h: }" x0 u/ [
  {9 k. ?6 G9 i. l! v& U3 {6 W虽然已经入春,但是海风依然强劲。从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看去,3台高耸且动力十足的“大风车”在高速旋转,格外醒目。“这个设备运行一年,相当于植树70万棵。还有另外两台在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和天津港焦炭码头。”天津港电力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大伟兴奋地介绍,“这是前段时间投产运行的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还是全国港口行业单次并网容量最大的呢。预计到2024年底,天津港风光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将达到150兆瓦,年发电能力近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近27万吨。”
/ b' k9 i- h; y0 E* {3 i# ^* {2 U( m# d& V- U

/ `, |8 Z: F$ L+ Q  i在采访中,天津港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港口在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但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港口一方通过采用低排放的装卸设备、建设生态护岸等措施,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生态保护,更多的是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使港口可以在保持经济活力的同时,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W' V. D( m  T6 M) p
$ @& `4 b2 j9 m+ M+ {, ^% V& H  K
天津港在南疆港区投产运行了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王大伟指着忙碌作业中的码头介绍,南疆港区主要作业煤炭、矿石、石油及制品这些大宗散货,其用电量占全港用电量50%以上。“我们一直琢磨怎么能建设一个跟这个‘用电大户’能耗相匹配的绿色能源供给系统。考虑到散货码头作业特点,我们选择了风力资源,产生的绿电将同时供应码头设备及船舶岸电使用。”
8 ]6 m" N( a3 F7 z) @. u8 q8 H9 u6 R; J# i- N, F/ {, G# a% V
# w$ {4 F: P. o1 A: B. c
事实证明,他们的发展思路是对的。经测算,南疆港区风力发电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36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680吨。随着其并网发电,天津港新能源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跃升至68兆瓦,具备年发绿电能力近1.5亿千瓦时。而这不正是,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j/ O  ~0 i1 _0 a, M

0 x! C7 }' B( y
" U0 F6 ?( y% \) Z& t8 q9 t  e. n虽说,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仍需要不断探路。但王大伟却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继续拓展绿电应用场景,挖掘分布式绿色能源供应系统潜力,让‘低碳港区’‘低碳港口’走得更好、更远。”0 D( a) t' [: l4 j3 b4 h. I

; I# D/ v# b  ~; _0 ~4 I[color=rgba(0, 0, 0, 0.9)]来源:《中国水运报》(2024年3月24日 头版 全媒记者 马榕蔚)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j86k6ro39i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