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等资源受损严重 应加快立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 建言中国072 - 沿海生态系统保护法实践

[复制链接]
' M; b1 m' m' j1 x4 w3 G, ~

  【编者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共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之中,红树林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降低盐害侵袭等;珊瑚礁养活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海草床是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一段时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围填海的影响,这些资源遭受严重损害,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案建议,开展资源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监管平台掌握红树林、珊瑚礁等情况,已及时制定、调整措施;同时还要尽快出台以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法律法规等。

' t) [1 T, k6 b& t& L& K7 B7 {1 p
+ F H" K% Y; f& H0 ~9 Z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图片取自网络)

/ s5 E( J9 e3 v, b/ j" |& S1 a

  提案全文:

! e" R9 \' H5 A2 w$ w1 l8 q

  关于加强我国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提案

9 ?" o7 h2 [1 I- r, w+ M. J- P

  在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附近,分布着弥足珍贵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资源。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共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为近海生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栖息、繁殖和庇护场所。一段时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围填海的影响,这些资源遭受严重损害。目前,虽然相关的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 |. Q2 X& u. l$ R# X

  一是缺少针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法规。上世纪末以来,沿海省份为了进一步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等。但总体来看,我国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资源仍面临着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严重威胁,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出台。

( b( U0 p7 q. M0 S

  二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及变化情况尚未摸清。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岸海洋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最近一次覆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资源的全面系统调查是“908专项”,即“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距今已有十多年。近年来,相关部门虽开展过调查,但由于调查部门、调查标准不同,导致调查要素不完整、数据缺少可比性、资源总体状况及历史演变规律不清楚。

1 X9 X6 ]( S: J' j8 n! j

  三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缺少整体考虑。我国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为主,而在自然保护区之外的保护对象往往被忽视,或顾此失彼。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周边污染长期存在或时有发生,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生境破坏或侵占,生态风险不容忽视。虽然在部分区域开展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但由于主要采取人工修复而非自然修复,导致保护修复效果不明显且难以巩固。

9 n# Y, @: m2 |5 v) E

  为此,建议:

' p0 N4 T+ E* O! ^- C G: H

  一是制定实施针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有关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案例和经验,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岛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以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法律法规,推动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g7 `( F1 B1 E3 B

  二是定期开展资源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监管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方法,定期在全国范围开展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典型生态系统资源总量专项普查,包括资源空间分布、面积、类型、受损退化状况等。重点区域如粤港澳大湾区可每年开展一次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建立资源数据库、动态预估模型和信息监管平台,掌握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及周边滨海湿地、地形地貌、海洋环境、开发活动的动态变化,预判其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应用卫星遥感、远程视频及在线监测设备建立监测网络体系、数据互联共享和预警机制,当某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时,向有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应对。

& N: } d& h- b# m8 @3 a% J

  三是科学制定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依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以及受损生态的空间特征,坚持区域化、一体化的“一盘棋”思路,突破零打碎敲、分散零乱的局限,对区块进行有效串联和合理布局,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科学编制并加快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促进近岸海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同时,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价值、功能和健康评估,设立保护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专项,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管理职责,推动各界主动参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督与保护,将有关事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全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 X0 x. o- |6 D X4 [" B$ W5 E( Y" j- J$ X8 n( X0 v$ I' Q7 k 9 B& `+ h- V7 y" e. g; O0 W/ P- C 2 p1 n$ u# g* W9 o" y! u & h7 D7 H. Z; n Q) l; R5 c$ b 3 v/ P; R1 N& h* W V2 k0 \% K& u7 |& ^. B # [% y; X8 K1 ]8 G ?; a# Z2 x' D* }9 g + Q4 Z' ? |% S( n5 b/ d9 a5 O* S! ` i" W % R5 r/ G6 g+ i! Q5 \0 r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家国依稀残梦里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