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节点上,重温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回眸它所取得的成就,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n" S/ d+ E. ~3 N/ K9 q8 x8 x4 A
一、“一带一路”是在中国和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时提出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 y4 U G+ S5 s/ [10年前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要从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这一背景来审视。
+ i8 _7 d A# \! {/ \& p! S4 K2 H4 x从世界角度看,首先,2008—2011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的一段时期,发达经济体陷入长期停滞,世界经济的资金流向发生改变,全球化的主流出现逆转。在发达经济体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调整过去30年以西方市场为主的开放格局,在发达市场之外另辟新的市场增长点。 其次,在金融危机之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西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当这些要素流向全球市场的薄弱环节时,就会造成很多泡沫并引发危机。“全球南方”就是这样一个薄弱环节:它长期处在西方市场、西方资金流向的边缘,甚至不在其资金流动的方向上。 1 Z6 o( j2 G. R' t: `
这就造成全球市场的一个真空地带,其显著特点在于,缺乏投资,缺乏基础设施、缺乏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恰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着力点,可以填补上述空白。 ' {, Q8 E6 B0 ]+ p [" j8 ]
从中国角度看,当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出现巨大变化。 一是国内的“基建革命”基本完成,形成全国范围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电力、通讯网络。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而世界市场则需要这方面供应,于是供求对路,内外结合。 二是人民币升值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中国对外经济的重点从出口导向转为对外投资。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西方资金出现短缺,一方面中国投资大量走出去。人民币升值还增强中国的国际购买力。 三是中国的产业链跟着基础设施一起走出去,打通了西部、北部、西南部的“断头路”,使之与外部的国际大通道连成一体,与国外的基础设施需求紧密结合。随着中国西部成为中欧班列的主要始发点,西部大开发与国际大通道相关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双循环”的全面互动。 $ _* w$ b- e) G G; L0 ~
上述几点就是“一带一路”诞生的大背景——这一倡议不是简单的造桥修路,而是世界和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必然产物。这种必然性在以往10年越来越明显。 正因为这种客观必然性,“一带一路”才能持续发展。它不只是中国主观的战略需要,也不仅仅是外部某些国家依赖中国投资,而是世界与中国市场的新结合。 “一带一路”可视为中国的战略先手棋——如果十年前没有提出和践行这项倡议,世界市场的衰退将比现在更严重,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后果将比现在更严重,美国对中国“脱钩断链”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也会更严重。这正是“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所在。
+ T: D5 a# y7 I' K; i! \) ]) ?二、“一带一路”与共建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瓶颈, x% o+ m. s r) @5 f
在实施过程中,“一带一路”有几个方面做得特别成功。 - F3 m& z ~: Y3 \% L
一是实现了“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推进的项目、投资、产业链都是共建国家所需要的,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瓶颈,从而给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一带一路”成功的首要前提——正因为与当地发展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才站得稳。
2 ?- f; Y2 {' Z$ u% u4 n二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重大项目给共建国家带来结构性变化。这一巨变集中体现在供应链、运输通道领域,大通道改变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地缘经济地位,为它们大规模进入世界市场创造了条件。
6 n- P! s3 ~( r- h2 `4 K. w! s# C三是“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形成了一批新的产业基地。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建设了数百个以中国产业经验为参考的工业园、产业园。中国在产业园运营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产业园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在比较落后的地区用较快速度建成一流的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先进的制造业。因此,“一带一路”对东盟经济连通中国市场的提振效应显而易见。
. H$ a7 @; l6 x8 g6 O% n$ d- k四是“一带一路”在实践中探索了新的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有规则可循,但不是全盘照搬西方规则。它探索出一套“三合一”规则——以现行国际规则为基础,又吸收当地规则,并借鉴一部分中国经验。 因此,这一规则既与传统体系保持一致,又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并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
4 E* N" L1 D$ m& Y4 R五是“一带一路”形成了新业态。 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不应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铁公基”。事实上,“一带一路”形成很多新业态,中方概括为三个丝绸之路——数字、健康、绿色丝绸之路,分别聚焦跨境电商、公共卫生、低碳节能等领域。 新业态为共建国家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助于某些领域的弯道超车。
$ S( N7 ~- |' ^& d4 l0 d1 r六是“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建设不但包含基建、产业链等大型项目,还有许多“小而美”项目,它们集中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投入资金规模不大,但见效较快,当地民众容易受益。 这些“小而美”项目促进了中国人民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直接了解。
N# }* _4 }) Z, N七是创建新的欧亚大陆通道,中欧班列为其代表。 中欧班列的“足迹”远不止中欧两地,它是一条贯穿中亚、俄罗斯、中东等多区域的干线。而今,多式联运网络正朝着“一单制”方向发展,与物联网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体系。这一过程比预想要快得多。
- G8 Q! Q. C* D: j" S) t- B/ @' R0 J9 k三、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经历三个阶段变化,但其抹黑手段难阻中方倡议落地生根
8 L( p! }+ ^0 c在“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下,西方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心有不甘,它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经历三个阶段变化。
. w _- O4 w" p& W6 k" x第一阶段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2—3年,西方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项目难以进行,风险很大,不用理会。第二阶段是倡议提出5年之后。当时“一带一路”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南方”的欢迎。西方舆论攻击随之而来,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债务陷阱论”,还有“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地缘政治论”“中国输出价值观论”等。 9 g) B1 A- F( H* Q6 t( S9 }
在觉察到舆论攻击难阻中方倡议落地生根之后,西方应对“一带一路”进入第三阶段——从2022年开始“抄作业”,提出美国、欧洲、日本版本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 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要么停留在“画大饼”、资金没有着落,要么附加政治条件,要么基建工期一拖再拖,可以说在资金、技术、装备、人力资源上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3 V9 Y2 m q# I+ j/ o9 ^
总而言之,西方上述三个阶段针对“一带一路”的动作,目前看来都难以奏效。
1 Z# S# O; ?" P) w% C四、“一带一路”符合“全球南方”崛起的大趋势
- B0 S, Y( N- }$ D* f展望“一带一路”的前景,首先要认识到,“全球南方”是该倡议的主要参与方,代表着未来世界市场的增长极,“一带一路”符合“全球南方”整体崛起的大趋势。“一带一路”为“全球南方”提供经济基础,使相关国家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大市场。某些国家想把中国排挤出“全球南方”,事实是南方国家不仅不会对华“脱钩”,还会更加紧密地同中国合作。
( r1 a! d4 S$ Q8 }! O6 x' L; \; j' ]其次也要看到,“一带一路”依然面临诸多新挑战,包括美国利用盟国体系引发地缘政治挑战、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压力、某些共建国家存在的恐怖主义和内乱等。中方应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稳定性。 3 `, T9 V% r" C- Y9 z. ]& {( W8 L
今后,共建“一带一路”将向板块化发展。根据东南亚、中东、中亚、拉美、非洲等不同区域特点有重点地推进。同时多做符合当地民生需求的中小项目。大项目的推进则强化风险控制,把周期较短、效益较高的项目做好做实。“一带一路”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经营,实现中国企业的全球化。
4 m! O+ B: i) D, q( B6 o2 a* l7 P! a- P( E& s# ?0 {% |
" k+ c6 @4 w5 d1 j- }$ n
文章来源:节选自《10年来“一带一路”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原刊于“上观新闻”2023-09-20
; P$ A* n: E5 c9 M- A作者: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 u; Y/ Q7 D K0 ]9 ^3 c' _9 Q; E7 R( q
7 ^5 v6 h- V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