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回顾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莫照兰提出:海洋牧场 打造海洋版“绿水青山”

[复制链接]
海洋牧场是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公党青岛市委副主委莫照兰提出建议,认为应大力推进海洋牧场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促进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对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4 v* V$ T) H: G( k" q' `. q* C, Q8 M4 m4 O
% K; y, A% ]5 d+ G8 Y3 c

- {# O' J' O8 j! c!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 `1 j6 Y* v$ \

2 z; t8 V4 d# @2 h: f7 ?
1 L6 r& z. l. ?& W( R
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以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目前全国共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6个,建成海洋牧场233个,海洋牧场信息技术已初具规模,. T9 [% x  n6 h0 K  N/ i' J
1 r* i# K8 G& u: e4 F' B
$ R# U7 O7 r! z0 l: q  J/ T
但海洋牧场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资源不完善,数据资源相对分割,相关标准不一,共享机制不畅,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如国家海洋局海洋预警预报观测网、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网、地方渔业环境监测系统,三者在技术与服务上有诸多可互补建设的交叉点,但目前均存在信息不共享的“信息孤岛”现象。
8 J% T: ^* |- Z5 c3 P! N0 j0 O  X5 y* F
% X7 t  K: x# K" M& ~
此外,海洋牧场信息自主获取与通信能力不足,很多海域无通信信号覆盖。生产和环境保护观测要素、覆盖范围和时效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质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及污染趋势分析的自动监测系统、水质移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缺乏通过长期监测对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科学定量的信息评估。
* G5 N. @! O+ |! @
7 W7 h2 ]; |' `/ q6 t6 Y& l
0 A3 S( j4 u3 F
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而复杂,规模较大,也是限制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存在较大差别。全国海洋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海洋信息化的综合效益难以充分、持续发挥, 严重影响海洋牧场信息化的施行效果。
+ G" h* B3 h$ C- v* G" x$ v& [8 u
0 d8 e" Y; Z5 V+ i. ?

8 U8 T3 j+ z. D) a: {为此,莫照兰提出,要注重资源整合,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国家主导、企业主体,在技术方面打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的海洋信息网络技术体系,在机制方面形成多方共建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 S3 j" w+ S% ]' E8 N) Z# S7 V

! `1 a9 e7 `0 h0 P/ }! }& ]) B

$ i" d4 @! Q/ F政府层面,应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整体部署、整合资源、分步实施、体系化协调,建立由中央部署纲领目标、省市级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的规划机制。
( F  t- K& P6 Y$ Y: L
* j* B* e, s6 c8 \% c' Y1 L- K

# X9 |& N2 H5 O0 _企业主体上,建议引导海洋信息化企业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实现信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的有效融合,根据规划统一部署海洋信息资源,改变自行其是的现象。
# G) `7 U/ G0 P) R  }
; u* v8 h* }" U8 ~

" X" J* ?( ^8 S2 _3 c) L' i技术方面,建议建立以数据为中心与基础,以自动化系统为枢纽,以互联系统为平台,以公众网站为窗口,以政务内网为重要补充的海洋牧场云计算系统平台。建立专题数据库,包含海洋牧场基础地理数据库、环境数据库等;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及其互联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扩展与重用。
8 T, g0 ~5 |1 z; j$ C' B& }0 j) V) @+ _$ q% o1 t# u
5 Q, i* k6 b; ~
增强海域信号,完善信息体系是重要保障之一。莫照兰对此建议,针对海洋牧场信息自主获取与通信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信号覆盖范围与传输质量,增加观测要素,提高时效精度,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海域的实时信息覆盖,形成完善的信息体系。一是在中远海发射小卫星、建立水上水下常驻平台。由政府主导、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对企业进行有偿服务。综合陆、海、潜、空、天通信手段,逐步形成覆盖全国海域的自主通信能力,提供大容量、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交换和信息传输服务。二是加强水下装备的研发与生产。研发多基地水下弱目标探测、复杂海洋环境遥感探测、水下通信与跨界信息传输和广域水下成像等探测传输,提高信息实时获取及传输能力,形成适应海洋强国建设需求的信息自主获取能力。
; G, q' G( `8 j( C
; d! x5 z5 ?) X- a9 n. U+ O1 }
% ?+ L& g% R3 @  f$ E9 z, W* d
此外,莫照兰建议尊重区域特点,加强政策扶持。我国各海域环境、资源、气候、风险大相径庭,沿海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差异显著,应尊重区域特点,充分挖掘当地智慧海洋建设重点,既能够最高效助力地方海洋信息化产业发展,又能够避免地区间同质化竞争。各地区可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智慧海洋建设的亮点工程,细化工作指标,分解工作任务,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积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海洋牧场建设中;制定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 G* @& _# o( ?! R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v# W7 k. U5 I+ R1 X7 U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