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润色后投稿是不是被录用的机会大一些?

[复制链接]
表明观点:肯定的是有利的) U) L1 \4 m8 |# N9 l+ ], y
说一下自身感受,第一次sci论文就被拒了,原因就跟大多数被拒的小伙伴一样是语法和用词不够专业。其实读起来不通畅,就感觉缺乏逻辑性我自己能感受到,但外语不是强项,专业的也搞不定哇。
7 K' g) l" g0 ?, W- _0 W& U3 H; [  z' |% ~最后找的一家同事推荐的润色机构wordvice,让他们给润色以后就过了,真的太神奇了,所以说,早知道我就早去找专门论文润色的机构去帮我搞了,不至于自己浪费很多时间。* x. ~7 L: F( Q% W3 ]
其实说真的,自我感知,有时候时间成本才是最重要的,我的观点是用钱能解决的专业问题,为什么要动脑,哈哈,我比较懒,大家不要学我哈,如果其他朋友时间比较充足,用一些翻译软件也可行,把内容的创新性,逻辑性表达清楚,语法用词等在优化一下多投稿几次应该还是可以通过的吧,反正就像很多答友说的,利益相关,看自己的需求吧。! Y8 t0 `+ R- Y: S3 ?( H4 U
另外,给大家推荐几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翻译软件,这个也是我选择的那个润色机构给我分享的,我分享给大家我个人觉得很好用的,以备不时之需:# G- A5 _# A, ~
DeepL Translator8 ~  e, c  q) N8 z
德国科技公司 DeepL 推出了翻译系统 DeepL Translator,这是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系统,根据测试结果似乎还不错。除了优秀的硬件基础,DeepL 的团队在过去十年中,收集了超过十亿份高质量的翻译文本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资料。
, l$ |6 k1 a+ V, Z+ R0 n# E; Q' b微软的必应词典(Bing Dictionary)
: @" f3 k, L% V7 ?  \微软推出的新一代英语学习引擎,它拥有最为丰富可靠的词库和例句库,提供优质的免费词典和翻译服务。) R1 k. {. A. q# D8 k, r1 N7 O. t, p4 \6 h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找资料很不容易,给个赞呗,谢谢啦。" D* F: x6 k: T8 y; w" F# d
: J' C' O) p+ ^7 h+ @.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说一点个人的感受。
2 x4 r# Q4 \" p! n. D+ x4 p在国外的时候,合作者都是母语英语的人,所以完全没想过这种事儿。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英语写作真的是烂的的不行。无论怎么用心修改,加上用grammarly,也是还是不行。还是会被reviewer说英语不行。
" |1 m. L$ C. ^7 h" G) M& J9 v' |在一次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了英文润色(不提那个地方的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一篇4000字不到的文章是1500元不到大概。然后顺利过reviewer,接受后发表。% P* A, V+ `& u) W/ E) G# [
随后的文章中我几乎每篇都用润色(会议文章和EI不会用的),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我和学生的工作量,我们只需要注重把东西说明白就好了,而不用管到底如何遣词造句。其实以前写文章,把文章写出来也许只需要1~2天,光改英语就需要更长时间,而且性价比还很低。. J: u# U9 q2 e: m4 V- V+ H
现在润色似乎是不能报销的,我都是自己掏腰包。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可以大幅度提高发文章的效率。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非常推荐的。
发表于 2021-11-30 21:34:33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论文润色相关。2 f  X  w3 O  F, `8 R1 y' [- i
润色的益处:
, h# B/ a+ J: x2 A( C9 |一是 英语母语专家(具备科研经验)的论文润色能够提升论文质量,从而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好印象,增大被录用的机会。7 E2 N$ l, X2 `7 T2 a( O" S
二是 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润色),能够大大节省自己投稿前所耗用的时间和精力
( [1 X- `9 V+ `  V7 {8 s* a+ b& p三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润色编辑的修改稿中汲取写作经验和技巧,以后的文章自己全权处理。
$ V  i6 d" z5 q) q, I  X- }EditSprings会清楚批注所有行文错误,也会耐心解答作者疑问,这不就相当于你免费上了培训班,还全是实战案例教学的那种嘛~; ]8 Q+ r) J. h5 A- g
( f& n& K7 j/ ~' q# R% a
  s! n) d9 T) `0 L9 K  Y
在线咨询EditSprings客服
' U5 F  K8 o4 A4 T# O  L) c. P) A0 J. v/ O

0 c4 M3 d. O1 j- `: {
) {; |1 c2 s4 Z7 C, w: B0 e8 T0 o! v( r
点击跳转至第三方

5 s( k" {2 A* h# T) }9 S
% s9 c- C5 b1 x2 j* A. D7 \* ]1 s0 O8 |4 L- M
论文发表竞争激烈的当下,质量好的才能免遭淘汰。
2 p3 G6 V! `$ C0 U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科研工作者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据中国科协统计,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数量近年来稳居世界首位,从而产生庞大的论文需求。近五年来,中国的论文投稿量逐年直线增加,因此,要想在如此多的投稿中不被踩在后面,第一要保证的就是避免论文语言犯低级错误,也就是说投稿人撰写的原稿必须经过一次甚至数次的润色,才能保证文章质量不输于他人,录用率才会更大。. D5 P: j# Y" x: o2 [
而英文论文写起来并不轻松。7 c9 P) ?' L, ^/ f
通过我们以往的客户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来看,89%的硕士研究生表示“英文写作十分痛苦”,约40%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英文论文写作难度较大”。即使是由导师级别的科研人员撰写的英文SCI论文,其中表达不当、句式错乱、甚至运用”Chinglish”词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 n7 L8 Y+ U* D' p: q虽然学术期刊并未明文规定语言不规范和书写一般会拒稿,但现实中很多投稿人在编辑初审环节就被退稿,编辑直言遣词造句不规范。2 R' a1 l2 [/ l! f9 d
此时,润色是最有效、最快捷的解决方法。9 V. z# K, f, s

2 i3 V; ~  C7 m, u
( V4 @& Y) g6 ^8 i在线咨询EditSprings客服, `& k8 ?$ R' N% O' J

9 W5 E6 Q$ H2 z! E7 ]  ]( ~- y
4 R/ g) b% U- W1 ]  |* w1 J% [; z8 w. c& O0 e- s

2 ^7 H7 K$ M7 \9 ~3 W
点击跳转至第三方

* }; ~7 z* K  W9 o; P! W
* P2 Z( K8 q# p' H/ f) R8 v3 x; v; y
当然,要想写作不出错,根本方法是认真学习。但语言的学习无法一蹴而就,大多数人又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就必须日积月累。
8 n( f: ~* j! F0 Z就像NBA放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黑人运动员(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白皮肤和黄皮肤球员),因为在心肺能力方面,黑人有着显著的、被公认的优势。7 ]  q; ^8 ]) u* R! Z" z# F) z- C
同样,于英文写作而言,英语,就是美/英国人的优势,因为他们天生就讲英语。但并不是说随便一个外国人就比咱们写作水平好,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科研经验、发文章经验、润色经验的英语母语专家。0 @, u2 J$ w! ~
他们大多是仍在校任职的教授,有些还是期刊审稿人。类似于学校老师办补习课,我们招募这些教授,他们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进行文章润色。这样的编辑资质,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论文质量。
' [( l& @1 x0 J% M8 m: }/ H艾德思(EditSprings),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I/ V: @$ A! _# N5 W; }4 U
% O  l* N; ]; h& C4 r0 }2 L# B
/ b- c% C# f5 @8 Z% {$ D0 b* o7 W: g在线咨询EditSprings客服
0 I$ Z( ~+ k0 p2 L2 G0 k
: n$ V! S: ^9 O3 }5 m7 V( k+ D% t$ Q+ G

: d" n* Z. x$ z% C3 D  U+ o/ o& c
8 U/ b0 D' N& ]) h( I: U
点击跳转至第三方
; F  j+ t1 T: g1 c9 z
* d0 Y: w8 I% b. a, {5 B2 t. P
# o2 |4 S" |) Z8 H) H7 V) ], H
<hr>P.s. ! ~  \" r% M! ]+ i& h) ~5 A
这个问题确实利益相关,小编顶多自卖自夸,自问自答可真不是呀...这个问题提问的时候,我们连知乎账号都木有......
发表于 2021-11-30 21:49:33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利益相关,但作为行内人(投必得学术创办人),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大家就选择着听,别以为我在做软广。; P2 K' A# V8 c7 J1 S5 K1 R
我认为论文润色肯定有助于论文接受。现在大部分出版社都在For Authors推荐语言润色服务,有的出版社会有自己的润色部门,比如Elesvier,Wiley。但他们一般会说,如果您的语言不过关,可以找我们的润色部门修改,但经过修改后并不会增加接受的几率(这都是套话)。据我所知,他们的润色业务都是外包给印度系的公司做的。他们大部分时候,也会在审稿后,告诉你,你的语言不过关,请使用我们的或者第三方的润色服务。当然,也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润色机构,有的和出版社(不直接开展润色业务)也有合作关系,比如投必得就和Hindawi,Oxford University Press有合作,他们推荐我们的润色服务。作为出版社,他们不会随便推荐的,一定要考察我们的编辑水平,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了,才会推荐的。
9 g! ^; y# n& u7 Z1 ^& a# J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针对国内的作者设计的几个不同层次的润色吧。为什么要设计4个不同层次的服务呢,因为国内科学家用英文写的稿件,很多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而是逻辑和结构问题,仅仅排除语言问题是不可能被发表的。. J, m4 Z( c8 X- d. L
首先,校对编辑(Proofreading),只修改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这种适合文章已经写的很好的作者,或者已经经过了几轮修改,接近接受状态的稿件。据我们的经验,这样的需求不多。大部分找我们修改的稿件,不能通过校对编辑达到发表的水平,预计有10%的稿件能通过校对编辑达到发表要求。4 K' `1 ?7 {% I* {3 L* g
其次,标准润色(Copyediting),适用于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这个层次的服务,主要针对的是语言和文法。经过标准润色的稿件,除了避免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还可以排除掉科学用词错误,用词前后不一致,以及明显的语句结构错误。据我们的经验,这样的稿件占到总稿件的30%。
; r, U* P  M* H: R! ?, s( T+ p然后是深度润色(Line editing),适用于有少量英文写作经验的作者。深度润色涵盖了标准润色的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语句结构错误,语句逻辑错误以及表意不清进行修改。据我观察,送到我们这里的稿件,大部分适合此服务类型,能占到总稿件的40%。0 O) V. s6 }$ J
最后是深度编辑(Substantive editing),此服务适用于写作经验不够丰富或者文章研究话题难度较高的作者。经过深度编辑,可以是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叙述的连贯性得到全名提升。深度编辑有两轮修改机会,第一轮,编辑会提出大量修改建议,然后返回给作者修改。作者修改后,会返回给编辑,进行第二轮的修改并定稿。此类稿件,占到总稿件的20%。 8 |! f' n9 p& W3 d) d+ b2 ?* Y
我把我们的四个层次的润色比喻成现在的美容化妆。校对编辑相对于化妆;标准润色相当于化妆+滤镜;深度润色相当于开了化妆+滤镜+美颜;深度编辑就是微整形了。
6 e+ D/ r2 P  O下面再说说润色的一些好处吧。" s% y% O5 k# z
1,首先,经过母语编辑润色的稿件,语言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这大大增加了审稿人阅读的幸福感,心情自然而然就不会太差,也就不会给你的文章减分。如果你的语言,是很不地道的英文,审稿人看起来很费劲,我估计他的印象分会大打折扣的。
5 h# g0 s" c' p! {* Y2 Y2,高级的修改服务(深度编辑),是提供学术逻辑修改的。对应学科的母语编辑,会站在审稿人的角度,提出很多的修改意见,帮助你在投稿前修改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问题。经过修改,你的文章,会读起来很顺畅。而且,也会避免科学知识上的一些错误。
3 w4 V8 c+ z* h9 Q/ ?3,如果您需求,我们还可以提供期刊推荐服务。据我观察,很多人屡次投稿不中,不是因为文章无法发表,而是没有找到对应的期刊。一方面可能是根本不知道有这些期刊,另一方面,即使知道,也没有想到过要投这个期刊。) I7 ^8 N' v( v: n) d2 K! J
总之,论文发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打个比方, 论文润色相当于开了游戏外挂,自然写的快,发表的快,毕业和晋升职称都顺利了。别人用外挂,你不用,呃,我能说什么呢?
发表于 2021-11-30 22:04:33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这得视论文的内容而定,从理论-应用这个角度来看,越是偏理论和方向性的论文越需要语言组织和良好表达,越是偏应用和方法改进的论文则不太需要特别出彩的语言表达,因为论文所针对的问题和观点是well-defined 和 well-argured 的,所以审稿人更看重的是方法改进的事实。, i0 Y6 o. j! E8 V8 z) B: C8 {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问题的研究是一场辩论,那么你基于友方论点进行若干补充,是不需要费多大功夫的,因为terminology,methodology都是良好定义过的,你只需要把你做的事讲清楚就行。但是如果你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则必须要在阐述这个观点的时候字斟句酌。尤其是新观点的提出往往意味着要反对已有的观点。如何以一种客观中立的语气来表述已有观点的不足,是很讲究的一件事。同样一个意思,表达方式上的细微差异很可能导致读者出现赞同或反对的两极反应。在这个层面上,论文的润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B" k4 o- Z5 r$ H
题外话:综上,我们可以看到,native speaker在奠基性或方向性的论文写作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之前 @周博磊
( Y# T" ]4 Q% _+ |9 \
, u+ R. d) @0 |" B 写过一篇关于华人研究者的话语权的文章从CVPR‘18谈谈华人研究者的Leadership,我读论文的整体感受是,native speaker更加敢于撰写和发表一些讨论理论和方向(有时甚至有点天马行空)的文章,而周认为华人学者往往怯于表达自己,我认为这跟语言表达有很大关系。在讨论理论或方向这一类较深刻的主题时,一个非母语学者的发言要获得native语境的认同,是要花费很大精力在逻辑组织和表达的调整上的。
发表于 2021-11-30 22:19:33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老板娘
活跃在2022-1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