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U9 _3 |7 k! C! [ 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船船长刘祝在驾驶室里操控设备。 陈聪聪 摄 ; p( E$ T! }# S s+ q8 { J! K
历时157天,“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3月11日成功返航三亚,完成“奋斗者”号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在此次科考任务中功不可没,作为船长的刘祝,与其他59名科考人员一起奋战157天,圆满完成科考任务,为自己的船长生涯又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 s0 s% d2 i X9 B+ j
每每听到赞誉,这位驰骋深海大洋的资深船长连连摆手,谦虚道:“潜航员和载人潜水器才是挺进深海的主力军,我只是有幸作为船长完成了科考母船航行的任务。”出海157天,科考队员们没有躺着数日子,在克马德克海沟和蒂阿曼蒂那海沟,“奋斗者”号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其中4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
/ t8 t8 E: {' { 现年56岁的刘祝是河北人,从事航海工作30余年,在“探索一号”还是海洋工程船——“海洋石油299”的时候就在这艘船上担任船长。几经辗转,中科院深海所购入此船,改造后的“探索一号”成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的母船,承担搭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重任。 - f1 H3 r Q/ m: p# y& v
2016年6月至8月,刘祝作为船长驾驶“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这次科考,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潜水器、深渊着陆器等成功突破万米深度,取得了一大批珍贵样品和数据,标志着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9 J. |$ r) q, C4 E) F7 u+ p8 w0 G
近年来,借助“探索一号”及其搭载的深海科研装备,科学家们多次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科研任务,包括“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中科院和国家的重点专项科技任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不断向深海挺进。 $ w0 F$ y! y q* C# Z; E
然而,科考之路充满挑战与艰辛。
- T4 |5 T" M' W; M) v2 V) y “科考船所在的海域常年有气旋出没,海况很差,为了保证潜水器和人员安全,一般规定4级以上海况就取消作业。”刘祝介绍,以波浪高度为指标,海况等级可划分为0级到9级,复杂海况、恶劣海况一般指4级及以上海况。作为船长,他需要清楚了解风向、风速,以决定航行方向及船舶是否适合进行科考作业。
% a1 [: [2 O0 f/ J0 v 去年10月开始的“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第一阶段科考航次,作业区域位于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西风带不停有低压气团过来,好天气几乎是没有的。”刘祝说,为了不浪费一天时间,他们综合分析每个小时的海况,以及船上设备、人员的状态,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基于此,“奋斗者”号在将近5米的大浪中下潜,逼近极限,最终完成63次有效下潜。 ! G" [& n: w+ X9 b9 x1 \9 X$ D
“潜航员初次下潜顺利归来,或是突破了自己以往下潜的深度,都是由船长泼水送祝福,祝贺他们成为真正的奋斗者、真正的深海勇士。”刘祝说,每一次深潜科考取得重要成果,他都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 K7 m% n' ^, I% Z1 j0 H) j0 J 用刘祝的话来说,做好船舶驾驶和支撑保障工作,确保潜水器安全放下去、安全收回来,让潜航员在海底多待一些时间,多采集一些科考样品,就是他的工作。谈及未来,刘祝表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将继续做好航海保障工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 S" |$ c1 h% L k- ?* Y% |" m
来源:三亚日报 2 F. I R' Q0 C* q S# S4 l5 |
l3 T7 M4 ?9 E8 a
+ _; U5 W$ g* f6 o0 @2 d
- D4 e8 n% ?! a) e/ K7 I. D) |
# o9 W# F6 Z5 Z& M3 r"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