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1 J/ I. }0 P3 `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 P2 S' ^1 x6 u+ r S; Y
6月25日,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正式开始建造,预计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业,成为我国多体系融合、多学科交叉、协同行动创新的开放共享型海上平台。
# {; b/ _3 o* d. K9 q& \3 w0 C 该船只功能丰富,投用后可为深远海地质、环境和生命科学相关前沿问题研究提供所需的样品和环境数据,为深海考古提供相关学科指导与水下作业支撑,并支持深海核心技术装备的海上试验与应用。 . z: F- y# l9 B3 s' ?9 v% T5 H. l- q
为极地水下载人和无人科考提供支持 5 b( c3 @' m. f
! o1 n; u7 ?* i& g
9 e+ w$ A" p2 h- L7 d " E3 d B, {: l) h0 y5 E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概念图(图片源自网络) 7 k6 s1 ~0 P3 |( ]! u3 V" t7 |) {
据悉,这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设计船长约103米,设计吃水排水量约92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80人,是一艘可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夏季可进行极区海域考察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舶,具备无限制水域航行、载人深潜、深海探测、综合作业支持、重型安全载荷等标志性功能。
1 _) K9 l" F3 g: t3 p: Y “极区应该讲有很重要的研究的价值,其实在水面,包括我们的‘雪龙号’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了,但是水下我们是对它的一个补充,水下的载人和无人的科考支持。”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海洋装备与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唐古拉山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该船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其具有支持极区水下作业的能力。
5 P. e9 @- z& D* |' S/ @& K 资料显示,极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目前,人类已经在南极发现220多种矿产,包括煤、铁、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很多全球性变化问题也可能从极地找到线索和答案,比如温室效应、气候旋回、臭氧洞现象等重要发现,都得益于极地研究的开展,而极地海洋的许多区域长年被海冰覆盖,对海冰特征和冰下海域进行考察是极地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 A+ \- e: |, l1 ^
“中国智造”的绿色科考船
- d4 V9 M1 J1 k 该船在广州南沙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开建,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出资,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建造。
6 x" I4 a# \+ }8 m f! W: y8 c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旭辉向媒体表示,这艘船只在船舶系统研发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重点突破极区船舶总体设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温精确补偿技术、极区冰载与重载结构集成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垄断瓶颈。在科考设备研制及功能扩展方面,以国产化替代为核心目标,探索实现国产科考设备的极区应用,及其与自主设计船舶的最优匹配。 ( v: q4 Y/ w' a7 l- y1 }$ i
此外,在研发过程中,设计人员还为这艘可用于极地科考的船只设计了全套环保系统,确保其在开展科考活动时能同时实现对极地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保护。 0 j7 v, Y* m: F, _
近年我国进入科考船高速发展期
/ R. M5 Z9 l% {0 ^2 y a) h7 P 2012年开始,我国科考船就进入了“质”和“量”的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10~2021年中国新建海洋科考船的数量达30余艘,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 / @9 z% h! J( I0 ~
其中,可用于极地科考的包括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和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截至目前,2019年交付的“雪龙2”号已顺利参与完成了我国4次南极科考和2次北极科考任务,“中山大学”号则在2021年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执行科考任务。
$ J% m9 ^* D: m/ h6 `. |6 X; m, `+ } 此外,这些科考船只不仅能推进人类对海洋、两极的探索,还能助力航天事业发展,例如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就曾及时通过发现目标、稳定捕获跟踪、有效获取数据等操作,圆满完成“天宫二号”“嫦娥四号”、北斗卫星等超20次海上测量、控制与通信任务。 ' P" l7 ?; H2 d
( X5 B+ j% l4 ~1 }# y 举报/反馈 1 R# y) m, s- Z. R; i+ d" O
% a4 l) s# A8 [0 G9 Q6 q- H- o4 l3 D
# {' E% r+ c, h' z+ s/ e% J
+ H! t5 {+ t) X- O( @. R
3 d: M T8 C+ n+ h7 c; L* R8 l
" E0 J7 k/ v3 J*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