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专业是以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的学科专业,由于地下水中岩土介质的特殊性,常常与工程地质学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 f& P( n4 F* L
1、水文地质学的基础性
* G0 H! Z `' N: F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研究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程度,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5 {5 |; S2 U- P5 j: L. ]
水文地质专业的课程基本上能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实际需要,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毕业后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继续发展。从事专业研究的学生,将进入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生态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领域。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学生,将在城建、交通、水利、环保、矿山、自然资源等行业领域从事与水文地质学有关的具体工作。$ y: m1 h. B6 z$ t' B
2、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难度! B. p2 F; N$ e4 m' M" i
在地质学中可能就属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有较大难度。地质学中的许多相邻学科研究对象基本上是相对静态的现象,即使研究动态的现象也是时间跨度在万年以上,例如,地形地貌演变、构造运动、多次地壳构造运动作用的叠加、古生物进化等。, Y7 S) w4 j/ _7 ?7 z2 ^
地下水属于流体,适用于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但又不是纯粹的流体运动,存在岩土介质的阻力,需要研究相关地层岩性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空间运移及动态变化较复杂,既可以产生有利的影响,也可以带来有害的影响。; f: B) E4 j1 a" F( m5 d) R
如果想要掌握地下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成本较高。原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在全国施工了大量的地下水监测孔,获取了大量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地下水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D) m+ H, y5 Q4 @+ [5 f: ?
3、水文地质专业前景
) l+ L- o: ~, j4 d3 _2 S( i! i) Y- w目前社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热点问题均与水文地质学有关。* x; M4 h# ?& C6 R1 Q8 u# F
地质灾害类型中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地下水运动影响了岩土稳定性,导致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灾害均与地下水运动变化有关。见图1 。6 c- z, R+ @7 F0 S V6 E
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例如,地铁工程施工、铁路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地下采矿巷道施工等,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是事前调查研究的重点,只有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防范可能发生灾害事故。包括房地产、桥梁、道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地下基础部分的稳定性都与水文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密切相关。许多因为情况不明,措施不力,采矿巷道突水淹井事故比较常见(见图片2)。深圳市、杭州市等地都曾经因地铁施工防范措施不当,发生地面塌陷事故。见图片3,深圳市曾经因地下施工地面塌陷造成楼房坍塌 。
& A4 b+ ?/ \* y8 M+ E; j& R* j/ M广大乡村的生活、生产用水大量来自于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常常在某些地区严重缺水。如何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构造变化,设置蓄水工程和取水工程,就需要水文地质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设计了。同时,地下水水质与地层岩性、水循环及径流条件有关,需要避开高含盐量、高氟、高镁地下水作为饮用水问题。
$ w @1 Y( |( d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沙漠的生态环境改善,需要研究植物品种的根系吸水深度、叶面蒸发量、包气带毛细水运移、灌溉水源、植被保护和维系等问题,高大木本树木吸水深度大(见图4),草本植物吸水深度小,两者结合,有利于植被生态环境改善,需要生态学家和水文地质学家联合研究,共同努力。
b2 u: y% D) }5 W3 K# _% ]/ {4、结论
/ @& t- p6 ]" \水文地质专业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防范提供基础资料,水文地质专业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用途广泛、无法离开的重要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