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泰斗张炳炎与“雪龙”号的今生情缘

[复制链接]

5 S# U! A7 C* y/ U% I$ D
2019年1月19日,

  \( m7 Z/ T$ i. W: p9 d5 F2 \
中国“雪龙”号破冰船

, L4 Q+ R- b3 p, ~) K0 l
在南极考察时,
0 n3 w8 i% l3 q; p" }
因受浓雾影响
0 T8 B# X. K9 Z. M2 m% D& u
撞上了航线上的一座冰山。
0 Y" w3 a7 Q9 k9 u# h9 `
与“泰坦尼克”悲情沉没的命运不同,

2 i1 N+ Z, F  Z5 f5 \
“雪龙”号

/ E; @2 ?# @: @% y
除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外
! i5 g) k8 `1 ^' d  I
一切设备运行正常,

! c% ~& y1 |+ T. e. l
且无人员伤亡。
+ y8 w% V+ s! l$ m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4 m4 y) a$ C* B- E
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

& V: y, y, H4 P) R& n3 D
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

5 r0 M: T1 }. A( U; `
和科学考察船,

; L5 b& t9 C3 U; h# f. C0 {
它在撞上冰山后仍能安然无恙,

; f' v4 w6 i( E: M; R' ?
其根本原因是,
6 N( i* E9 m+ {6 t- t
破冰船构造带来的“物理抗性”。
" x5 A' o7 L0 I- L) h& H0 b9 f
而这不得不感谢一个人,

$ {  b$ s4 w& j/ g# K
中国造船泰斗张炳炎。

* K- h! q- a1 _# z4 c) i0 l6 Y

' B# Y; T2 i! e+ S4 C1 s0 a6 y* P, u7 S' m

; G$ ~+ E1 O) h/ S8 p% Y
张炳炎
9 U1 {- k( o- h* a8 D) X: D
张炳炎,舰船工程专家,

' r9 w2 T" s( j5 y7 K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
; D! R. F6 Y9 E8 h5 e7 \9 H
第七O八研究所研究员、

- u) @# ^; v0 w+ V* y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7 w& C$ V: G0 ~" c" a$ |
他长期从事舰船研究设计,
# f2 }$ P- d' S& W
创造性地解决了

  E) d& `- z% T& m
调查船的特殊抗风力、
+ G) Q) S8 z; w& t4 o9 D
海洋调查工作与抗台风对船的

) `. n0 ]; P1 \6 s6 u2 H* Q
稳定性和耐波性要求的尖锐矛盾、

% |8 D. X) ^! X  w
大功率发信与收讯的电磁兼容、
4 o6 g$ o, X. c- A8 P
大功率水声试验长期供电、
/ y% d+ y. A' A  u+ [! k
大型直升机上船的机船结合等
) G) I" `4 w8 {. Y9 V6 |- v
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 u2 I1 a2 T' p3 e* `
他主持研究设计出

1 f2 Q; L2 j) f0 T* K
“向阳红”号远洋调查船、
5 i/ g  E* ~+ h% X2 f0 _8 E
“813”远洋电子技术侦察船、

* [& a5 ^( C% g: l  v
700箱全集装箱船、
8 y7 }2 j, N) M( ?. K
综合海洋实习调查船、
2 G5 F/ V$ S1 J. R" v0 N, A* v
多用途直升机训练医疗船

; I9 l/ N- u3 C3 s, m% d# D
以及南极综合科学考察破冰船等

) r: r! a" x. X
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大型系统工程,

! a/ X6 p% \. N/ n% |
对中国远洋事业功不可没。
- [" m8 X* Y& E8 H: W  M
张炳炎在大学统考的语文作文
: p* e0 Z  U5 c) L
《我的理想》中写道:
2 @1 P1 z  @3 y; @
将来,我要造船。

  l' x1 b% z& {% H( B
我造的船和军舰

& [1 u- |. s( c3 h3 j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航行,

+ v/ j$ ?0 P/ g- i6 h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 S7 o  E: L, b( H; q8 {( o

( \* u) s2 h2 G- }- R
: y  Z. R1 A2 c7 \+ b3 j3 Q% x
1 l( z) o- K7 U
1959年张炳炎在苏联劳动锻炼

- H8 y" Z# N9 u4 a
1955年赴苏联留学的志愿里,
# f' G) [' z: C8 k  v9 ]
他在一二三栏上写的全是“造船”。
3 d: `- F! k& q5 t7 }- z' q
1965年监造“耀华号”,

( ]6 U+ ~' v' A7 `% l. g0 e
1969年设计了
& ~  U  S3 Z; d" q- q9 |
获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的
, e2 C/ ^1 x4 v
“向阳红5号”船,

9 |8 b( ~, |0 u& u9 j" w5 U
1971年设计“向阳红10号”,

( M. H6 C3 m7 o
填补国内空白,
9 Z; M1 T0 J4 x3 i9 p2 {
他用一腔热情
: E, s' e' |' k
在中国舰船事业中,

8 p# P& f# m. F7 r
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 F( g/ X& p$ v
1993年,

4 w+ |* c) e2 S: H8 ~& e
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
0 i3 g, c$ ]9 J4 ~
和国家海洋局的派遣,

7 X) c1 W- u( @8 a8 e" L8 Y6 a
他率专家小组先期亲赴
) x3 ]+ U8 y: T. U( D/ I( q% V
乌克兰赫尔松船厂,
3 H0 Y& q( a) e) [" c/ |2 V
驻厂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
. K; Y. e' W; w' P
“雪龙”号破冰船的
( j4 b' O" y0 k5 u3 v( F
技术监造和验收工作,

9 u, D: x7 H& Y+ C2 q& w
自此开始了他与“雪龙”号的今生情缘。
" p: ~0 L2 u: H' n  K+ l

2 m, T" o" }1 k/ P3 p# }) X
9 X5 c/ @* K. e' M9 b' r& p7 r% r1 N! l/ f8 t4 d% y* E5 ?8 ?4 a" |
1993年3月31日,张炳炎在“雪龙”号前的留影

8 D' b$ L0 t  `: ?) G; r
“雪龙”船买回后,

- S& I0 M; M6 U$ R
原“向阳红10号”的船长

# y+ Y/ x7 z% d5 L) j$ T" V
提出采用2000吨石头做压载

' I3 Z3 x- y. Z$ m/ z
以达到更好稳定性的建议,
) g& d! V: F2 N4 d3 u, I% g
张炳炎科学论证了没有必要压载,

2 c& s% |( M! N3 r( t; i4 ^* K5 G8 _
使沈船长心服口服。

" P5 J& e! {/ M4 B( @, A* s; t, H
为适应极地科学考察的需要,

8 g7 ]5 V- u& y1 X7 b! O
他保持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
+ k0 `0 X$ F' n' g3 {! u  v' P+ H# t
主持了该船的整体改造工作。

  r  b+ G" g/ U5 X

! N" K% J7 C* {" [% Q- I
+ f" D; G6 y+ r" Y
; x# j% s& }; h
张炳炎(左)在“雪龙”号上与船长交谈
1 m/ w! p+ H+ H9 U
1993年进行第一次改造,
7 R0 c. W: y0 \1 E- p
1995年进行第二次改造,
  `5 O6 I( H  s, K- R8 n2 D& x9 [* C
201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

- y9 }! J) r- ^- t9 ?5 L
经改造后,其技术性能先进,
8 V1 v0 _" l  Q) f% F& y6 X
属国际领先水平。

3 U6 a( G" P; g) o. E- L
经改造后,
- @3 q. A' U# }; ?
“雪龙”号主甲板以上所有设备、

# I5 p  O- p! V2 E  ?
设施全部更新,
- n2 H/ f% u7 J" u" A
实验室从200多平方米

! X8 }' L4 o! t1 O7 C
扩大到580平方米,

4 j" c, L: s- F, z' N0 j
装有先进的导航、定位、
* A& }! K, z; C) P0 t+ D) S
自动驾驶系统,
: C; H4 S9 H/ h6 f' I! h
设有先进的通讯系统

2 z' b1 T  z* c$ z' h0 ^9 K3 [
及能容纳两架直升机的平台、
' ~* X) x4 o1 o+ j
机库和配套设备。
5 }7 s: C" G' o2 l2 T- q9 W
船上可进行大气、水文、

/ ]1 \* {' W1 i, U1 G8 x1 l& }
生物、计算机数据处理、
4 z' f4 C0 l6 r- e0 m/ `- g
气象分析预报和海洋物理、
3 E" O5 i, P3 j6 @
海洋化学、生物、气象和洁净等

: |& m; W, Q5 X. f. B# e4 V
一系列科学考察。
! r, b- }, n2 |3 A
船只可航行于世界任何海区。
6 a8 Z0 y0 d2 y: E" P5 }
由此,具有先进导航设备、
6 u& P) ]# h0 y9 g6 T) F
续航力达2万海里、
, ~1 r$ E5 Z6 i; e& K
满载排水量达2.2万吨级的
1 b3 d! w3 _  r1 `3 @: Q
我国第一艘极区航行的“雪龙号”破冰船

  Y! H, ]6 N# I3 {. a2 ^2 j
跃居世界极地考察船前列。
  Q  b9 v6 s" a2 T1 w
1995年,
: c$ U. s0 e) V" _  h3 d
张炳炎对“雪龙”号

: `$ q/ D; Q! g1 G: ^
进行第二次改造后,
) u* C( Q" D, f& ?) R2 e
“雪龙”号
+ H9 H" j9 l. Z
从上海港张华浜码头完成了
  w1 Q- k# X2 ?! M3 V0 j
包括首台南极天文望远镜阵CSTAR、

' x0 Q6 c3 P' A6 g/ P! M
南极长城站改造工程所需的

, t+ ?" r6 i- b4 Q
2100余吨钢筋构件、
" O" e. k' m; U
多辆雪地车和工程车等

) t+ l& R! N- i/ E& p- X! q) K8 b
各种科考必需物资的装载任务。

/ E% O+ {+ t1 q6 V% W% a) X& L0 O
8 p6 a# o8 u* z6 d7 o! O4 j

( S. H" S! Z& u% X, g2 a3 U5 O9 w$ G4 m1 b4 L$ L2 {
张炳炎在南极考察船“雪龙”号驾驶室内
& B- W, f! Z0 w2 j. \
2007年11月,

# N/ W; W  [0 e& |9 d9 k; h
“雪龙”号经过较大改装后

9 P1 u6 |0 t! ^" G& M# o8 h
执行了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6 W- ?/ m8 `! j0 d" z9 v: F
此次任务创下了多个第一,

2 t& [0 |- w- Q$ O' G$ r
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出
' M7 O# u: x: F; C- W
南极冰穹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 d# [% Z( j3 g; v, g- {) j. e
1:50000地形图;
" E( G& C% u  T. y0 _
首次在南极内陆地区进行地震观测;

" v1 M$ \6 g4 ^. ^. {
首次进行光学天文的实验观测等

1 `# x& C2 S7 m& a) f+ i' l
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壮举。

4 v1 S' y- R4 D% {
从1994年10月首次执行

$ q8 Q$ e. d( x6 K) G9 \
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开始,

0 Z) ^5 H' Q' b
“雪龙”号已先后35次赴南极,

! a' w5 N7 I, C; f/ J* F$ l
至2017年已完成8次

# E8 y  [1 \" Y+ ^
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 G  @3 X6 k7 a. [! M
足迹遍布五大洋,

! w, \/ y1 m3 O, G
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2 [: @3 Q# a/ C  |: E
2012年,
, e( f+ Z$ x0 S/ z4 h; {" R  D4 ]
“雪龙”号执行“一船三站”的

# c- p# e% h$ F; t
南极科考任务,

8 e4 w0 p  d5 i6 ~7 _( {& @" a
4次穿越终年狂风巨浪盛行的
! C5 ]/ M( I' n
“魔鬼西域带”,
6 ^# G+ M1 q$ A
总航行2.8万海里。
$ @- E* M# j) v
此次南极科考任务的圆满完成,
2 y1 X6 r' a+ p, z* V  x% J9 V
用实践证明了
* Q7 T5 R1 D- c, J) a
张炳炎主持的改装是成功的。

: G: m5 D8 ?% L6 T% t6 j3 w
也是在这一年,

  ^" f6 F7 D, ~) Q; z; R, M8 d8 _
张炳炎在上海逝世,

' h8 o7 G3 f0 f+ p
享年78岁。
  T; y. }" W" d0 i0 B  z- J9 ?  {- L( d
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

) Y% O8 M" P" v& m, j
但他的生命在他所设计建造的
" t% g. S# I7 K0 C3 H
船只中延续下来,
: m. O+ D! t9 s" o! |  C
并披荆斩棘,远涉南北极,

2 b4 o  e3 |6 e2 a: n) Y& w
造福着中国的海洋事业。
: n7 `& |3 |2 u3 w0 i( v. c( U

) s  j9 P" R1 e* s/ f0 Q8 K/ G( x& |8 P. V! M& n! s

) S) M+ t0 w' j
“雪龙2”号
4 ^. a$ M) i% P
2018年9月10日,
* a$ |9 ]- E. a( j) i
我国首艘专业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0 J, [, j( l! q# o* N" l! Q9 z- N
“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出坞下水。

0 t: i* F: d9 t! n2 ?9 d
这是中国船舶历史上的

+ ~4 i) e3 _2 R" z: x
一件里程碑事件。
5 @6 n1 O: K* X. u4 L
“雪龙2”号从2009年立项开始,

; ?5 D, p7 \2 S) J. i
历经十年,

' P) P  w7 f* w6 T3 E6 m, s
在张炳炎带领的破冰船设计团队等

$ x$ J( F" B+ [
多方合作下完成。
% N: s# h8 Y  U  v8 [& h# P
该船船体总长122.5米,
: q# _9 Y3 n/ v( e, Q, n
设计排水量接近14000吨,
4 P. `0 h! o& l5 H
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

$ E+ u% |1 W( U" G4 U9 L" z; a
具备全球航行能力,

" g( G+ K* L4 Q# Q: B2 l6 G+ |8 ?& H
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
- @1 s( y0 [1 ~6 ?0 j6 O
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
( s0 Z; t/ p3 H' s' B; H0 E6 x
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 h3 u+ v& z; ]; b  |' ~1 R; |
2019年10月15日,

1 I5 _8 J. `* w) |" o# x. B
“雪龙2”号与“雪龙”号

* y4 a+ b( P1 ?) l/ P0 |
携手“双龙探极”,

3 |# @- ]/ g6 @, P) M
结束了我国长期单船开展
, ?1 y/ V5 Z) V# u  B. l+ g
极地考察的历史,
8 y1 v* M3 h% r7 A& M" A3 z
揭开中国南极科考新的一页。
# R" g" ~0 z2 a

3 ?# V6 z3 p$ A0 Z5 Y3 }' u7 j" ^参考文献:# ~, V. M3 a/ h: `- x0 W3 N
1.《用生命谱写蓝色梦想:张炳炎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9 o3 z* q; S+ N' x: d5 ~) Y2.《雪龙2号首航:中国开始“双龙探极”》,环球网1 X2 T! T) n3 A3 S/ o5 \; H+ \
3.《十年磨一剑,一朝终铸成——中国首艘专业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中国船舶七O八所+ \) L, |& {2 T8 z: T
4. 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国船舶七O八所
2 w: |; Y" U  i( T
5 S# p: c5 G( H  B6 b0 o! c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eejiafu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