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声学研究 -声学海洋学技术与应用

[复制链接]
3 R& o9 P8 ?. P/ H, p. U) M; L

本文摘选自程建春,李晓东,杨军三位教授主编的《声学学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 D5 X3 W* k" A' n
( F6 e6 N5 w% t4 S+ ~' m- k

1.发展目标

. _3 C0 |' Q; h5 a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围绕实际应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声学研究和应用基地,在水声物理、生物医学超声、超声物理、语言声学、地球声学、环境声学、声人工结构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声学的其他分支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基础方面,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0 G, m) O1 F8 R. {( d) E- j

2.声学各领域研究队伍状况

& q4 y' V2 s, r4 c" s" R1 U

我国声学学会会员4500余人,多数会员从事与声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例如信息、电子、机械、海洋、生命、能源等。从事声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队伍较小,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500余人,在读博士与做博士后研究人员约300人,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不足百人。主要研究单位包括:

; I9 M1 v8 E/ j: Y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1000人左右(包括东海研究站、南海研究站和北海研究站),建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学、超声学、音频声学、环境声学等。

6 |% V: ~, x, C4 t) O; J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45人,建有“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声学(非线性声学和声学超材料)、超声学(超声检测、超声电子学和光声检测)、生物医学超声、音频声学、环境声学。

' u1 \! J$ ~/ V# F; n0 F6 s& x+ o8 z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20人,建有“先进材料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学(光声检测、生物医学超声)、环境声学(噪声控制、建筑声学)。

6 M& C E* [$ b* T$ b" H

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30人,建有“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功率超声、医学超声、超声换能器。

" H3 @" D5 S: h, f3 M# ^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现有科研人员50人,建有“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和“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学、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环境声学。

* Q+ r/ ?9 i& ]8 q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现有科研人员100人,建有“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技术。

6 h8 U& w7 A# e# E

其他大学和研究院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超声),北京大学(心理和生理声学),清华大学(非线性声学、建筑声学),华南理工大学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声学、水声学),东南大学(水声信号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气动声学),厦门大学(海洋声学、生物声学),中国海洋大学(水声学),上海大学(超声检测),重庆大学(超声检测),华东理工大学(超声检测),武汉大学(声人工结构),浙江大学(环境声学),等等。

0 o t% p; d1 Y' I+ k , ^; G& `+ R r ( v+ d& a/ v/ c2 Z" r8 P : i3 N/ ~2 C. |/ \- U+ P" h( O+ d, ~3 P$ m- s)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伪丶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