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 K* e! z4 x4 @) W* z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就“海洋碳汇”的研究和政策制定答记者问。 : s3 K& s5 _; M
张志锋表示,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在海洋碳汇建设上,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多项措施:
' U' I. g% {; U9 g6 J: I 一是发布实施《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积极推进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增效、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等一系列重点任务。
' D H6 \4 l) X 二是将提高海洋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有关工作纳入《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系统部署相关重点任务。
1 F8 @6 A. m% W2 y2 N5 r 三是结合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重大治理行动,督促地方加快实施海洋生态恢复修复。 ) i) J; r4 Y) K0 t4 l
四是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通量监测,加强有关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 Z/ r; y: ?# q
张志锋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拟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推进三方面工作: , K( g) @' L* R+ w0 }. v( [
一是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组织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评估、重点海域碳储量监测评估,加强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
: a2 f% l, ]5 Q 二是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通过削减和控制氮磷等污染物排海量,持续降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以此缓解气候变化下海洋酸化、缺氧等生态灾害风险。 ! m0 r/ @7 k9 C
三是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 B4 j0 J' [; U6 x: l6 { 来源:光明网 记者:蔡琳
* ?% y) y# D* y" i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4 s8 n9 Z7 Q* `# h$ {
/ `$ J5 O5 g0 t6 O
; P( h8 G$ C* C, a 第七次金砖国家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 E' g" k6 a$ k7 Y1 Q0 Z: `" B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 提高污染治理能力的通知》答记者问
7 i* ?2 q% o4 {4 W4 i 生态环境部公开7月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典型涉气环境问题 / o4 s5 ^, x- ~$ W9 R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省动员会在广州召开
6 @' J$ z/ d0 r0 k' u8 P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调研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 V$ O! \2 X( |/ d- @
全文实录 | 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9 k/ _9 }" S9 R6 R" V3 \, q
L* L4 b- o7 R
3 m* D/ U* y/ [0 m 编辑:张伟
' p: K! X5 X' F: k8 b7 Z' y" N( l$ o! Z$ ~$ E Z! F" R. H, B
$ [0 I9 Y6 B' q2 k: l% k$ G3 L" _) z7 C7 M8 e9 \
9 ~1 Y/ j8 ~% y! t9 l#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