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T) Q' Q# W' I# J/ T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将主导深海及其蕴含的稀有金属财富当中国最先进的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之一“大洋号”数月前驶离港口时,一条横幅提醒乘员们牢记使命:奋斗、探索、贡献。“大洋号”(如图)驶向太平洋海域,在那里中国拥有勘探一种高尔夫球大小的块状岩石的专属权,这些岩石已有数百万年历史,价值数万亿美元。
. t, s+ N. a. I: R5 [7 ? 无论在深海还是在陆地,中国都争取从新兴采矿业中脱颖而出。中国已拥有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迄今颁发的30个勘探许可证中的5个。海底正成为下一个全球资源竞争战场,而中国将占据主导地位。
1 T6 @# B- K, y% P 据信,海洋蕴含的稀有金属量数倍于陆地,这些稀有金属对当今电子产品、清洁能源产品和先进的计算机芯片都至关重要。随着各国竞相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这些矿物的需求料将迅速飙升。当深海采矿开始时,生产供应全球95%的稀土、生产3/4锂电池的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主导权。美国和平研究所中国问题高级专家卡拉·弗里曼称:“如果中国能在海底采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真的锁定21世纪绿色经济的所有关键矿产了。” 7 n, Y) x. G+ j9 M" z0 l3 i. t8 R( u
中方一直专注地在ISA开展工作。2013年至2019年在ISA担任高级职务的桑多尔·穆尔索说,中国“制定高瞻远瞩的议程,总是稳妥坚定地工作,持续前行”。2020年中方与ISA在青岛建立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与研究中心。专家说中国的做法颇具战略意义,在深海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际法教授彼得·达顿说:“中国人正非常有效地参与规则制定。”
& {( b) m; |% w. e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稳步加大对深海采矿的技术和设备投入,追赶曾遥遥领先的西方竞争对手并在某些领域超过后者。中国拥有十几所专门的深海研究机构,还涌现出众多专注海洋科学的院校。中国将自身定位为准备传播海洋知识的领军者。中国国产潜水器能潜入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曾牵头开展中国最早的一些深海项目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说,“现在我们拥有这种设备,可弥补失去的时间。”(作者Lily Kuo,丁玎译) " X, K" ?( p6 X) [% I
& _6 J9 ~5 J; @! K, Z% W% b
举报/反馈 " t" M8 Y- `9 u7 {/ ]3 E; {8 `) U
$ z* ?1 C1 e" d! z6 q) B
: V3 t2 b" ?$ w, L0 |, H$ T; ?5 X/ t3 R9 J G
; x5 O n/ z& F8 ?# o
- K- c( V2 M( W4 s! M: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