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湿地生态恢复,守护“地球之肾”

[复制链接]
世界地球日( |: w% M  ^' F& A! K4 N
! t+ z1 ~; B+ @: E1 z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2021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Restore Our Earth),鼓励通过自然过程、新兴的绿色技术和能够恢复世界生态系统的创新思维。
+ t2 l; E, @: ^" i6 Z+ F
3 ^% H% D: i8 z" d8 |; D& @$ |2 v5 c5 V& Z/ P  j6 U, o

' ]' @: h+ B0 |; K; h0 R湿地的生态恢复
8 G4 T  u3 X4 D9 c, ]
8 j1 ?: Y3 u8 F1 k" T; w2 X# n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 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的作用,享有“地球之肾”之称,所以保护好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美好的家园--地球。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湿地,阻止湿地退化和消失,湿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 j  |2 \  t- I" w% O$ F: C) w
, s' F9 F0 p) D
2 W0 T: g1 |% |5 E! S; |* S4 ]2 E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Y9 {, [/ g5 G- I3 o+ g
4 c& H& x1 z, q' ~7 s& K& w3 A7 F
6 }; g' c) C& c9 Y1 g5 ?- m
1脆弱性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易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生态极易受破坏,且破坏后难以恢复。' h( k( F$ K6 G' W* n9 ~4 `6 z  X
2高生产力和生物与生态多样性湿地多样的动植物群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与生态系统类型。
7 x2 Q$ [% \+ d$ P5 I6 r  V3过渡性湿地既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又具有水生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特点,表现出水陆相间的过渡性分布规律。7 [$ l( D+ O4 @. E8 T

( ~# V7 G' S4 E" O' @
' S) |, t/ `* [- ]/ o; R) M- H2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3 _' b$ A" b& [" u6 O1 x

: L9 ?& o8 f# D1地域性原则我国湿地分布广,涵盖了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各种类型的湿地。因此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湿地类型、功能要求、经济基础等因素,制定适当的湿地生态恢复策略、指标体系和技术途径。
9 {% V$ K8 k, V( K. o4 ~1 C- k2生态学原则生态学原则主要包括生态演替规律、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位原则等。生态学原则要求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要求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
7 I. u  Q5 p' U: V% }3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退化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是一项技术复杂、时间漫长、耗资巨大的工作。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的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恢复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 v* x+ m6 }: S% X, H4 c4 T" a9 ~4 T% F
3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 C$ G, Z1 A1 Y7 }

( `& k8 R: p/ @; t7 `
  O8 ?& k; u$ K' z3 C1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基底改造技术、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清淤技术等。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抬高水位)、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水文过程的连续性,必须严格控制水源河流的水质,加强河流上游的生态建设。土壤恢复技术包括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 X" m. H& m3 Q6 k
2湿地生物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 r2 ?$ a" O7 r6 N  h( m9 G" o
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目前急需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如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等)进行研究。
  R2 V  a' }8 m+ G( [* w
  |" b9 g. ]8 v

: p9 b0 a9 E2 q  E3 f0 c! r+ @3 C$ w) n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W/ }8 Q! L/ v4 t/ e% D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