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 }$ W# v$ ?/ ]
原标题:海洋资讯(806)| 自然资源部“海洋六号”科考船归来取得多项科考成果 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5 \2 c) H! O/ w/ U R3 ^
8 W" u1 z0 h" v0 ~0 u8 |& R 本文来自:海洋知圈(ID:ocean_circle) - x$ ^- {" b9 A! s8 T! H# b% `
) a+ d! S% [8 }/ c) u9 I) K9 A" @6 W: C e) D J! o4 G8 L
历时138天,航程近30000公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深海地质调查第6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1航次科考任务,于2018年11月11日凯旋,满载着海洋地质调查丰硕成果,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在码头迎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党委书记温宁及干部职工、亲属共同迎接“海洋六号”和亲人的归来。 8 K3 ]( K9 y* i% C3 O
“海洋六号”船自2018年6月27日从广州启航,在西太平洋实施了多波束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海马”号ROV调查、深海浅钻、富钴结壳规模取样器试验、深海摄像、温盐深测量、锚系调查、地质拖网和重力柱取样等一系列工作。科考航次成果丰硕,在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调查、深海地质环境考察、深海探测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及海洋微塑料污染调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G- H: f! D6 U( \ 一是继续履行了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在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开展了资源调查,查明了合同区30多个区块富钴结壳资源分布状况,在详细勘探区块首次获取厚度超过30厘米的巨厚型板状富钴结壳样品,对该区块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同时,首次在合同区海山板状富钴结壳之上发现密集分布的富钴型多金属结核。
' T$ b2 N* t5 E) _, [" i 二是科技创新驱动深海探测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基于“海马”号ROV作业平台,集高清视像、高频声学探测和多种取样工具为一体的富钴结壳原位精细探测技术方法体系;成功完成我国首台富钴结壳规模取样器海试,初步实现了海底富钴结壳的规模采集;首次实现了富钴结壳高频声学厚度剖面连续探测,获取了富钴结壳及其不同类型基岩的声学物性参数;利用“三点激光”系统,实现对海底摄像在线视频资料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解释。
& F5 ]) P5 }! U" N1 h' S$ u 三是成功获取了西太平洋航路沿线的海洋微塑料样品,初步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监测海域海洋微塑料的数量、种类、组成和粒径等污染特征,为我国深度参与海洋塑料垃圾国际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 q) D# q& ~+ T7 R% ~3 p 此外,“海洋六号”船首次靠泊波纳佩期间,在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大使馆的指导下,接待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政府十余名国家政要的访问,成功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大洋科考的风采,为开启中密两国海洋地学领域合作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探索。
- f! p, k/ ^/ ~ 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深海地质调查航次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大洋第51航次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航次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来自中国五矿集团、自然资源部所属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第二海洋研究所,以及高等院校等9个机构和单位共72位科考人员参加了本次科考。
7 A* f. I; u) l: d; v+ X( z k “海洋六号”船自2009年入列,先后赴南海、太平洋、南极海域开展多个航次深海地质、大洋与极地科学考察航次任务,积累了全海域科学考察及航行保障经验,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能力。
6 q( {( J2 `: I. B% _7 I1 O4 u END
' H/ o& @- b7 _# \" H8 e. J* F 若发现侵犯您版权的内容,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9 O" ]5 m7 Z2 |% [! w! ]- \
编辑:王文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Q3 I1 F) X/ T1 r( y* Y1 P( P( Z& d, N& E/ {8 Q9 h: L$ k
责任编辑:
2 ?4 f$ r( n" ?( Z3 ?
/ u0 Q- R( D0 B* Z% Q9 W5 |0 X% d( R0 `) R7 q( b
. f# P$ y: _; ^: B' }
# v1 k# y2 \'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