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海洋云仓”!椒江区创新海洋污染物治理应用,打造东海“智治”新样板

[复制链接]
: I6 g3 R. V' l! ~: ]4 [3 z% f

海门港是台州港“一港六区”中的核心枢纽港区之一,也是浙江沿海地区典型的商渔综合港。长期以来,该港海上险情事故时有发生,船舶水污染物乱排偷排现象严重。2019年9月以来,台州市椒江区在全国首创“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2021年,椒江区近岸水域石油类污染物降至标准值以下,海上事故发生率降低,改革“智治”成效明显。

" E& H, [0 n5 b2 [* w- O: g

9 m5 x/ F/ c. m0 k# j, g1 W8 C

“点链网”构建污染防治综合体

6 z( C: Y% v3 J' v0 ^" \* F" Y4 s3 _

一是搭建“海洋云仓”港口处理点。在中心渔港设立1个集中预处理中心即“海洋云仓”,建设四类独立运转“小云仓”模块,做到对所有海域污染物分类回收,实现渔船污染物网络化收集、规范化贮存、靶向化运输、集中化处置、全流程监管。截止2021年5月底,该治污模式覆盖全区渔船,处理水污染物近300吨,预计每年可为每艘渔船节省治污成本5000元,治污效率提升50%以上。

1 d7 n9 |9 {- D% X! E

二是搭建“电子联单”船舶跟踪链。搭建“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联管平台,将各类要素信息协同对应,链接水污染物收集、贮存等多环节。该平台可自动获取污染物接收、入仓等多环节印证,保证数据真实相符,不可篡改。同时,根据每个环节流转情况生成可视化“电子五联单”,即对船舶型号、航行时间、航行轨迹、产污总量、处污环节等动态数据录入分析,并精准推送至主管部门,实现部门联动。改革后,水污染物转移处置审批从传统的群众跑变数据跑,简化手续环节17个,节省办事时间约1小时,实现零次跑、零材料。

5 U# f. g( n. a9 V

三是搭建“天地一体”近岸监测网。开发“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数字综合系统,利用无人船声呐探测、无人机红外巡航、空中激光雷达、3D实景数字建模等技术,建立天地一体环境监测网,对近岸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和浓度实行全天候无死角监测,形成监测—取证—分析—报警—处置全自动,实现污染可追溯、过程可还原、数据可监控。开展“守卫椒江口”系列整治行动,整改后,新腾出沿岸沿江可利用空间2700平方米。

- O; R1 _* ?2 ^' n4 e

- e% Q+ _: f4 k' s( `/ i% y

“智能化”筑造安全管理全屏障

+ t Q) I' M, m

一是实行“渔管家”智能监管。打通环保、气象等8个部门的数据,全面整合涉海涉渔数字化应用系统,实施以渔业综合数据库、卫星宽带通信网、海上安全生产预警网、沿岸智慧渔港网和渔船安全精密智控中心等“一库三网一中心”为核心的渔管家精密智控工程。分类设置渔港管理、船舶管理等九大智慧化应用模块,实现港、船、人安全管控全覆盖。探索构建海上监管、指挥、应急、执法一体化大综合体系,建立精密智控情报一张网,全面掌握港船人实况、海域气象变化情况、附近搜救力量等信息。

- n# i+ X& f4 m% U

二是实行“千里眼”智能预警。划定水上交通安全“严管区”,实行商渔船分道通航制,对各区设置24小时感知系统,一旦船舶违规进入或存在碰撞危险,智控平台将发出报警提示并指导船舶采取避碰措施。建立海事“千里眼”自动风险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围绕十类历年风险高发场景实行重点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自运用以来,海上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

; }1 Y: C) _, \0 Q1 r1 _* \% g

三是实行“安全码”智能评价。创新实施“船舶安全码”管理,根据水污染处理、海上安全管理、应急处突能力、培训持证等情况对船舶的安全指数开展综合评价,设置“绿、黄、橙、红”四色安全码,分别对应良好、合格、警告、严重警告四类安全等级,红码、橙码船到港必检,逢检必严,黄码船按规检查,绿码船降低检查频率。建立“船舶+船东+船员”安全捆绑制度、十二分制安全积分制,对证件信息不实、应急处理不当、安全瞭望不到位等行为实行扣分。一旦安全分为零,将重点管控,并视情节处罚,限制活动等。

( B/ ~1 y0 q5 \0 B

( n# O5 p0 {7 u8 \" i; o

“数字+”拓展服务应用延伸链

4 j' y) a4 h/ d" b/ o) n

一是“数字+滴滴快船”推进节本治污。通过天网数据,统筹规划污染物最佳运输路线,建立产污端下单—运污端接单—处污端处理单的闭环流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各类社会闲余船舶运力纳入污染物接收体系,通过系统平台发布接收、运输、处置信息,建立“滴滴快船”抢单运行模式,形成有序良性竞争。引入数字接单模式后,新增近50余个“滴滴快船”就业服务岗位,政府投入资金同比下降约34%。

+ n* P8 P8 F2 h9 A8 c

二是“数字+东海驿站”促进便民利民。建立“东海驿站”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打造生产补给+渔获交易的“海洋超市”,完善渔业供应链条,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渔船出海前,平台在线提供各类捕捞渔具、船舶维修设备、生活保障物资等,实现线上预约购买,线下配送上船;渔船捕捞回港后,依托平台帮助渔民打通销路,减少中间商环节,严格落实“船港通”赋码溯源,增加渔获物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截至2021年5月底,通过该平台,渔民增收超2万元。

/ _6 ^3 W, y: T9 P& @# e- r

三是“数字+渔民信用”助力降本增效。探索构建渔民数字化信用体系,建立渔民信用评价机制。根据渔民在污染防治、安全监管、作业规范、赋码溯源等多方面的信息,运用算法模型,综合评定渔民信用分,并对信用分高的渔民在惠民政策上给予倾斜。针对每年5-9月东海休渔期间渔民面临的问题,与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合作,参考借鉴渔民信用分,创新推出“渔易贷”“渔易保”等不同金融产品,差别化设置贷款额度及利率,进一步降低渔民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休渔期回笼资金难、贷款难等难题,获得渔民一致好评。

/ R& |- U% ^0 D7 z% i

4 x& t# ^- W+ T5 d% x& N

) [. H9 y" _/ `. Q7 ?1 J

原标题:《全国首创“海洋云仓”!椒江区创新海洋污染物治理应用,打造东海“智治”新样板》

4 t, ]$ ?7 L) m9 N; a+ t3 @6 E, ~% ~) s 0 k6 o1 O. @9 z3 M8 \4 \ 8 C/ Y9 E, g$ Z1 g. _- n& n: G7 O9 V) p4 y& ^ 0 {+ ^0 u* m: X( ~2 m: ~8 u7 F0 _# p0 A2 F ( o5 X7 H$ u' n0 ^+ F; B* n2 `* y8 x#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