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j+ j6 @: D0 y" O 中国科协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切实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和传播服务能力,于2022年9月开始实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对期刊推荐论文进行遴选拟从2020-2022年发表的论文中选出部分论文在“科创中国”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首批中国科协共推荐了230种期刊的3052篇论文(具体可见网址: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shuangyucb.com))。
4 L% j- \7 k2 k7 m 我刊首批被推荐了9篇文章,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这9篇论文。 3 e/ Y w, Q1 m2 o6 T5 d3 H, |
中国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年)
# ~ W. V6 t1 |# y/ Z: J 徐义刚1 郭正府2刘嘉麒2 ! o1 S. M( F7 }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 O: W! c O6 J _
摘要:本文回顾并综述了2011~2020年十年间我国在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进一步查明了我国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火山喷发物的成因类型,建立了中国活动火山地质基础数据库;(2)深入研究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岩成因,认为在地幔过渡带中滞留板片的脱碳和脱水作用及相关的熔融和交代作用是板内岩浆成因的主要驱动力,提出了东亚大地幔楔导致板内玄武岩成因的深部熔/流体助熔机制;通过深源包体研究为中国东部深部岩石圈的改造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3)对峨眉山和塔里木两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揭示两者的异同;(4)将我国活动火山监测与灾害防御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5)开展了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与物理火山学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火山灰年代学的研究方法与测试手段,开展了火山学与地热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火山学研究的广度。本文还明确了学术组织在火山学学科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对我国火山和地球内部化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3 J( R" M0 S9 u5 S! o( ~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39(04):683-696 0 M- h( \! ?0 P! F0 {) S
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变质岩部分熔融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 K- u6 r) ^3 _- U# P
赵子福1,2 陈仁旭1,2 陈伊翔1,2 戴立群1,2 郑永飞1,2 1 h) U! m. T* T# |
1.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 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 h/ m- h8 y+ B" V8 u$ {1 S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地壳岩石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以来,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就成为了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经过三十余年的研究,已经在大陆地壳的俯冲深度、深俯冲岩石变质P-T-t轨迹、俯冲地壳岩石的折返机制、深俯冲岩石的原岩性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熔/流体活动与元素活动性、俯冲隧道内部不同类型壳幔相互作用、碰撞后岩浆岩的成因、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重点对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和不同类型壳幔相互作用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存在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深俯冲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主要出现在两个阶段:折返的初期阶段和碰撞后阶段,前者产生了碱性熔体,后者产生了钙碱性熔体。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有两种类型,涉及地幔楔与两种俯冲带流体的交代反应:一是来自深俯冲陆壳的变质脱水/熔融,二是来自先前俯冲古洋壳的变质脱水/熔融。
1 d( a/ Z; m; Y/ M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1):36-59 8 s% n8 p9 \0 g3 y* @3 t' ~
2011~2020年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研究进展 ) L# K9 N* ~! G8 L( E: |
左仁广1 王健2 熊义辉1 王子烨1
, t5 _4 r6 M1 E; t8 @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R$ U8 H% i2 ~* m$ w 摘要:我国建立了包含海量数据的高质量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库,为矿产勘查、环境评价和地质调查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如何高效处理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并从中发掘和识别深层次信息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本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学者过去十年发表的论著基础上,对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及其不确定性评价等方面概述了我国近十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分形与多重分形模型由于考虑了地球化学空间模式的复杂性和尺度不变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推广,我国学者引领了基于分形与多重分形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2)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思维开始在该领域启蒙,并迅速得到关注,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我国学者率先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勘查地球化学大数据挖掘研究;(3)我国学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勘查地球化学数据缺失值处理以及成分数据闭合效应研究。今后该领域应进一步加强对弱缓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异常不确定性评价以及异常识别与其形成机理相结合等方面的研究。
& F# u% k/ i7 R7 X; u% f1 v/ c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1):81-93 ' N( g) z% i- }" s+ i
我国深海矿产研究:进展与发现(2011—2020) 8 S: z. G' r8 S* \$ z% V
石学法1,2 符亚洲3 李兵1,2 黄牧1,2 任向文1,2 刘季花1,2 于淼1,2 李传顺1,2
) U3 o% L! r, P) }' D3 i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O% x# w# j4 W/ s1 z# n/ O5 H
摘要:深海矿产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利用的最大潜在战略矿产资源,近十年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申请到2块多金属结核勘探区、1块富钴结壳勘探区,在西南印度洋中脊申请到1块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研究阐明了我国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勘探区小尺度成矿规律,揭示了其成矿作用过程及古海洋古气候记录,探讨了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制。在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和南大西洋中脊发现了多处热液区,阐述了其成矿作用及控制因素,建立了超慢速扩洋中脊热液循环模型,探讨了拆离断层型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机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划分了4个深海稀土成矿带,在中印度洋海盆、东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深海盆地发现了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初步揭示了深海稀土的富集特征、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成矿机理。今后在继续加大深海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同时,应聚焦深海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2 r+ I7 d/ m0 x7 [4 \6 R r3 A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2):305-318
& d: K U; h1 I+ U& e1 L 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v9 w/ r, |+ a& |. B& H" H. i4 c+ R2 J 刘文汇1,2 王星3,4 田辉3 郑国东5 王晓锋1 陶成2 刘鹏1 * ~; r2 _- }% C* U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大学5.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 f- o6 @: O0 l& ~$ l) t 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出天然气多种来源、多元生烃机理,建立了腐泥型烃源岩生气模式,明确了腐泥型烃源岩中不同类型生气母质的生气潜力;重新认识了煤系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并厘定了其生气下限;(2)稀有气体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油气成藏年代学的发展;完善了我国天然气成藏示踪体系,夯实了多源成气理论,扩大了我国天然气勘探领域;(3)在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的生烃理论、储集物性、渗流机理、成藏过程、保存条件及开发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指导了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4)应用甲烷团簇同位素、丙烷特位同位素、超微量气体氢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进一步发展了有机质生烃模拟等传统的技术方法,为研究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成藏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5)天然气地球化学理论为一系列大型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指出了微量微区分析技术是天然气地球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 F6 R+ l3 O, }& r7 `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3):540-555 " x1 K* K4 Y6 ^! c0 e' n
数学地球科学跨越发展的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改变地质学
, G1 r: t) J; ?$ l; i 周永章1 左仁广2 刘刚2 袁峰3 毛先成4 郭艳军5 肖凡1 廖杰1 刘艳鹏1 : O8 k4 J: ]8 a
1.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4.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5.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L/ A0 X9 }5 F r6 x
摘要:近十年是科学研究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转折时期,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势而生。这期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数学地球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正在改变地质学。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深度学习,即多层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是过去几年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热点。贝叶斯网络是贝叶斯公式和图论结合的产物,可用来建立矿床地质的成因网络,进而理解矿床成因。地质大图形问题可以转化为大型的复杂网络空间问题和社区结构问题,社区分析技术可用于地震预报、地质网络分析、特殊地质现象识别、矿床预测。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在地质研究中已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化探数据及其异常经常包含复杂和非线性模式,深度学习在智能识别与提取复杂地质条件下地球化学异常具有优异的能力,卷积神经网络、堆叠自编码机等是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基于GIS和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成矿预测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得到持续改进。三维虚拟仿真建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模态、跨尺度地学虚拟现实与多维交互,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等已有创新性进展。区块链技术以及OneGeology、玻璃地球、深时数字地球等大地质科学计划,将在整合全球地质大数据、共享全球地学知识、推动数学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方面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 j* E I! b4 O4 g" k' a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3):556-573
" p W7 \0 e, i- { v, T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
1 j1 I0 d( U- x" y- b7 U 倪培1范宏瑞2潘君屹1迟哲1崔健铭1
9 k! z2 ^. j, o4 m0 o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流体研究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W1 X& w$ s* {& J( N3 q, L: l 摘要:本世纪第二个十年(2011-2020),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重点回顾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流体包裹体理论、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矿床学和沉积成藏研究进展。流体PVTx性质模拟研究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更加复杂多样的状态方程并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各类天然流体体系中;同时,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概念的使用已深入人心,流体包裹体数据的获取更加科学和规范。国内学者已逐步采用或完善了一些国际前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石英阴极发光技术、不透明矿物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包裹体LA-ICP-MS分析技术、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合成人工包裹体技术、金刚石对顶及相关水热实验技术、流体包裹体定年技术等,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类地质流体研究中,尤其是在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石盐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越来越受到环境及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在沉积成藏尤其是在古环境和油气充注及成分演化史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定期召开学术会议,由中国学者创办的ACROFI系列会议已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为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学者提供了前沿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本文最后展望了我国包裹体领域的发展趋势。
! a" J; t# `- a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4):802-818
* l" \, u: b, z* {+ H 中国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近十年研究概述
4 w- a- N8 B( W) c* ] 郑国东1赵文斌2陈志3胥旺1,4宋之光5李琦6徐胜7郭正府2马向贤1梁明亮1,8王云鹏5 0 y x# @& f2 Z5 u- s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4.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5.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8.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g1 o% T, _' v( U- p- `7 h: c 摘要:地质源温室气体是指固体地球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向大气圈释放的温室气体,是固体地球与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地气交换)的重要形式,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和地热活动、断裂带构造运动、油气渗漏、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煤自燃、碳酸盐岩风化等多种地质作用过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实际上,地气交换是重要的地质作用,是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载体和重要动力学机制。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地质源温室气体的类型与来源、释放机理与过程、释放通量与大气温室效应等的调查和研究已成为当今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对于应对全球变化和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和适时开展地质源温室气体调查研究,对中国大陆部分火山和地热区、地震断裂带、含油气区和泥火山等释放的温室气体进行了初步观测与调查,在地质源温室气体的地球化学组成、释放通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 G1 X) Y- A) S7 E% h" X i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40(06):1250-1271 ?! Y; c1 X0 {& H d% W; y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 F7 W, L$ l1 I 韦刚健1,2黄方3马金龙1,2邓文峰1,2于慧敏3康晋霆3陈雪霏1,2 7 b) C! |2 H* c' K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9 _) g1 \$ W+ V m
摘要: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是过去十年国际上地球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猛的方向,我国科研人员也以自主创新的方式参与到这一前沿研究的大潮中,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已成为这一学科方向的重要研究力量。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2010—2020)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同时对一些重要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分析技术方面,我国主要的相关实验室对众多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高精度测试技术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一些具备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准的分析技术方法;在应用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团队侧重于各自关注的研究领域和同位素体系,发展进程有所差别,但总体上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上升势头迅猛。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仍会继续快速发展,技术上会对已有的方法优化提高,并不断开拓新的体系,应用研究上将更深入探索地质、环境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同时将在地球科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u+ r5 Z; F, l) p
该文发表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2,40(01):1-44
& }3 S& k5 B* M7 s& r 欢迎来稿! 6 c T5 _1 T+ j; M2 L* b" B
投稿地址:http://www.bmpg.ac.cn/
9 k% _$ l$ S( z. S, Q6 Y+ U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0 V; I. q' R* o; P+ a" E2 v+ [" o5 o 微信号|gh_04eaff852789 . k2 ~/ ]6 R% `6 c
/ m# u- N* ?7 T5 k, j: J
' p2 N! l8 R* ]) F( @& x4 I. X" q7 v. v- f
. z% b0 w' j7 l! L+ ]& H' [: Z1 O3 `! @ H7 u! }4 V9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