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构造图解释 -海底地貌图示意图

[复制链接]
: J: ~, c8 h( p" Y( ^
/ _3 X* T: D) @0 u

海洋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作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根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km2,海洋占据了其中的70.8%,即3.61亿km2,剩余的1.49亿km2为陆地,其面积仅为地球表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上的陆地还不足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 p5 S# t/ Y. E. r

一、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2 A% }3 z: O# c) K- d6 Q0 u9 Q) A/ ~

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洋一般远离大陆,由半岛、岛屿、群岛同海划开,水域面积非常广阔,水深超过2000米。洋水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不受大陆影响,盐度一般稳定在1000克洋水溶解的盐类在35克左右,变化很小;大洋水呈蓝色,透明度高,有独立的运动系统,不受大陆的干扰。洋底地形以海盆、岭脊为主。这就是大洋的特征。例如,亚洲东部,以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一线把洋和海划开,东面为大洋,西面为大海。 这里我给大家放两张海洋地质这门学科中比较常见和基础的图,大家也就更容易理解了。对于图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从左侧海沟到右侧海沟为“洋”的覆盖区域,而在海沟之外一直到大陆地区可以理解为“海”的覆盖区域。

( Q% J' ^/ E7 `" s
( Z5 l- E. k5 o. u

其中,在大洋中心区域的是洋中脊Oceanic Ridge(或Mid-Oceanic Ridge),洋脊(或大洋中脊)。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形成的,是板块分离的部位,也是新地壳开始生长的地方。洋中脊顶部的地壳热量相当大,是地热的排泄口,并有火山活动,地震活动也很活跃。 洋脊是地球表面唯一的规模最巨大的形态,它伸延的长度超过5万公里,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山脉。洋脊存在于所有大洋盆地中,并且几乎把大西洋、印度洋各分为两部分,故洋脊通常又被称为大洋中脊。在某些地区,火山的顶峰高出海面,形成岛屿,如大西洋中的冰岛、亚速尔群岛、阿森松岛。虽然洋脊的中央高起地带是比较狭窄的,但是整个洋脊却有数百公里宽,如大西洋中脊,占据了大西洋洋盆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虽然整个地球上的洋脊都是连续的,但是由于在洋脊延伸的漫长距离上,存在着许多转换断层,因此整个洋脊有多处被错断开。此外,沿着洋脊的伸延方向存在着狭长的中央裂谷,裂谷是由它的两侧的高角度断层形成的地堑,具体情况如图二所示。

' u1 V3 Z5 p* c
N* m1 {! O; Z- D6 _8 A

而海沟(trench)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如毛里求斯海沟5564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000米以上(马里亚纳海沟11034m)。 深度超过5000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两侧坡度陡急,分布于大洋边缘。如太平洋的菲律宾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等。 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的定义,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条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 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9 M# P. k- J& Z( b3 G, v4 D

最后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概括一下洋中脊和海沟之间的关系,洋中脊位于板块的中央,从洋中脊中不断地生长出新的地壳,由于新的地壳的出现,使得老的地壳受到挤压向板块两侧运动,最后与大陆板块相遇,老的大洋地壳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遇到地幔中的岩浆,最后老的大洋地壳被消减最终消失,而这个俯冲地带就是所谓的海沟。

. d& J E: ?4 s4 F

二、“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 n5 ~" }9 |% f9 h# [

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 O6 Q8 b! g9 U+ ^& J8 \4 }! j; S

这里提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海,首先是地中海,地中海是陆间海,它曾被认为是以前环绕东半球的特提斯(Tethys)海的残留部分。也就是说特提斯海受到板块的挤压,不断收缩最后形成了地中海。地中海的大陆棚相对较浅。最宽的大陆棚位于突尼斯东海岸加贝斯(Gabes)湾,长275公里(170哩)。亚得里亚海海床的大部分也为大陆棚。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构成的沉积物,以下为蓝泥。海岸一般陡峭多岩,成很深的锯齿状。隆河、波河和尼罗河构成了地中海中仅有的几个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层水的不断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整个地中海海盆构造活跃,常有地震发生。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

- q% Y5 G9 U6 G

其次,红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而地中海处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红海的面积有朝一日会超过地中海。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红海底部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

]- | i! A% G

可以这样理解大洋洋盆发展的六个阶段,目前处于大洋洋盆发展第一阶段的是东非大裂谷(胚胎期);目前处于大洋洋盆发展第二阶段的是红海(幼年期);目前处于大洋洋盆发展第三阶段的是大西洋(青年期);目前处于大洋洋盆发展第四阶段的是太平洋(中年期);目前处于大洋洋盆发展第五阶段的是地中海(老年期);目前处于大洋发展第六阶段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消亡期,遗痕)。

5 n5 Z: E* A+ _' C. t
6 t$ H3 k' B) B- J2 U3 i6 M 2 s" ~9 }6 Y. C1 i# [ % Q) ~! r1 Z" k4 l$ |: F& e. v ' @! ~; Z* Z3 X( T7 _+ b0 s/ a5 C* k2 i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孙一震
活跃在5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