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H6 f8 M. C0 B, g2 h( N, R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大洋盆地与大洋中脊呈逐渐过渡的形式,但与大陆边缘连接。主要由海岭、深海平原和海沟构成,这里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从总体上看构造比较宁静。下面我们就详细阐述各个地貌的地质构造. * _& s' Y! M! J! Y* }- I# }! Y
0 d. y: |5 Y8 ?. W3 e
海岭的成因类型多样,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火山海岭是指火山串联的海底山脉。规模远不如大洋中脊那样庞大。这种火山只发生在洋底某一个位置上,但火山的岩浆源同样来自上地幔软流圈,以柱状地幔流的形状。例如,著名的火山海岭是太平洋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它从夏威夷群岛一直延伸到堪察加半岛,全长达4000km.同类的海岭在西南太平洋上有土阿莫土群岛-莱思群岛的火山海岭、马绍尔群岛一土布艾群岛的火山海岭,还有如南大西洋的鲸鱼海岭和里奥·格兰德海岭。 \- R* ^4 }, Z3 F# _# u) _) n( I
* [. N+ }' C1 [* d6 ]8 F+ R & N: `+ ^$ ^+ W
断裂海岭系指断裂活动造成的海岭。如印度洋的东经90°海岭(东印度洋海岭)南北延伸
6 n5 Q# \' E4 i+ U% M0 g3 s1 T4 g+ d 长达3000km,走向笔直。不少人认为它是一条巨大的地垒构造海岭,为印度板块北移过程中 " V) _% t0 _% P+ w/ Q
走向滑动断层的产物。陆壳海台是指一些地壳厚度较大,并有中间型地壳或花岗岩质陆壳的洋底块状高地,海台地面起伏不大,但周围为陡坡。它可能是大陆地壳分裂推移过程中残留下来的部分,如新西兰东南的新西兰海台、北大西洋的罗卡尔海台、南大西洋的福克兰海底高地等。 0 F+ n$ i. V- e2 y( S) _- ]
( V% o2 G( \+ S- r5 x9 a; @
% b$ F- x- R J: P
深海平原:这是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也称为海盆,大多水深达5~6km. ! G" I% u) e, l- ?3 _! d
深海平原上沉积层厚度在数百米至1km,特别是靠近大陆边缘的深海平原有较厚的陆源碎屑 沉积,所以地形平坦,坡度极小,但是在深海沉积物之下基底玄武岩表面却仍保持着玄武岩熔岩流丘陵的起伏形态。靠近大陆边缘的深海平原上,若无海沟隔开,来自大陆边缘的浊流沉积作用往往造成深海扇形地形。
# N& P8 g* \& g6 F0 Z J; G
" V- z2 A5 A0 G3 b 海沟:海沟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深度达8-10km,呈狭长槽状洼地。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的地方,并在大陆边缘伴生一条与海沟相平行的岛弧或沿岸山脉。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上形成海沟。海沟靠大洋一侧坡度缓和,靠大陆边缘的侧坡度很陡,是岛弧或沿岸山脉的外侧斜坡。因此海沟与岛弧(或沿岸山脉)在成因上是相互伴生.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为1034m长度多在400-3700km之间,最长的秘鲁一智利海沟长度为5900km。海沟宽度在30~100km之间。 . o1 X+ S, i+ N* q( y: v
( w7 S5 J4 m( A& U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将会进一步的揭开大洋盆地的面纱,并且合理的利用其资源。 0 `1 a" \ _9 t
# J/ d- E; g0 [/ R
5 w: J/ L) m$ G5 {! A/ Y. ?8 Q; z! C. M1 K7 t8 l; V7 O8 i
1 p6 ?5 ]9 b' U/ v3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