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这十年】以生态为“帆”,奔向国际零碳岛

[复制链接]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岛综合试验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双碳”达标的国际零碳岛创建模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n. K. o) H! t# h4 Q+ y) H+ }

" P+ A: D+ T3 }4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8 l: W' _0 ?: t8 @
金秋十月,位于北长山乡嵩前村的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项目建设正按计划进度开足马力,加紧推进。
6 t% F- F1 ?0 n4 z) q+ V, }* H, j

7 M' P# Y+ ~* _% M/ U.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L( {. m; r+ [$ L; c
(建设中的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

+ K6 {5 l3 t+ x- o: n随着长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推进,为了切实解决全区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综合处置一体化效率不高等问题,满足长岛生活垃圾处理全体系、全链条、零排放和就地化处理要求,今年,长岛综合试验区投资6500万元启动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建设,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地下转运站工艺,充分整合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资源,最大日处理能力150吨,将彻底解决南北长山岛、西三岛生活垃圾处置问题,有效提升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这是长岛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域化后,向垃圾生态化处理的又一次迈进。
# a' e1 }4 H. K+ S
) @( V3 G6 G9 B2 I2 g+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 G5 b- _- @
(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建设全景)
  l% m) J! \# h5 d
   过去,长岛的垃圾需要统一收集后外运处理,但并不便利的交通,给及时清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岛加大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力度,先后建设了城区垃圾处理中转站,实现了南北长山岛垃圾集中收集外运。砣矶镇、大钦岛乡和北隍城乡等北部乡镇,量身定制的一岛一站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在2014年就已投入使用。2015年,又投资300万元在黑山乡和小钦岛乡新建了小型热能垃圾处理站,到2017年,长岛已建成垃圾处理站共7处,10处有居民岛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7 t* H% M6 ?0 q- E# D
. `. v7 L# ?0 v, \5 v: b( u& _: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q4 y6 _% q3 G& t# F
(2013年就投入使用的城区垃圾中转站和陆续建成的乡镇小型垃圾处理站)

5 h$ l5 u# A/ ]9 c      这是一场行动和思想的碰撞,这是一场闯劲和韧劲的交融。从2019年起,长岛又开始先行先试,在岛上探索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不落地”。$ D4 f! U8 D2 d7 X1 D& W/ e
居民于大姐用自己积攒的5万多分,换到了电热水壶、米面等物品,开心的表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上半年一回,下半年一回,利人、利己又实惠,还保护咱海岛的生态环境,我们很愿意参加。”
, g# h: V- g1 q% e% R3 u" P6 Q5 X2 S, D9 i

" i# C& I% k8 }' `' v- |" ^&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6 P6 B' C1 a% ~9 `( o1 X& Y
2019年12月11日,区工委管委召开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2020年4月1日《长岛综合试验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首先选取瀛洲小区、聚仙假日山庄、嵩前村开展先期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党群带动、城乡并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到当年9月底,随着南长山街道南城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式启动,长岛综合试验区城乡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块“版图”拼接完成,垃圾分类的生态新理念在全区6000余户城区居民及40个渔村7000余户村民中得到普遍认同,参与率达到100%。( Y& s' U$ w, B9 Y) l# }" b

8 z- Q" s0 ^3 C( h- _2 E$ U$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Q; c- F8 W! c; C: U; v9 R
1 t6 Y- s5 V9 K- m9 p+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2 l) B5 p& a; k7 |. v
(垃圾分类全域推行)

$ D# R5 ]. P7 I8 {在实行垃圾生态文明“大改造”的同时,长岛同步开启了污水处理“入地模式”,推行污水无害化处理。. n. b1 x3 @9 l4 n! R0 ~
2017年11月15日,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来到长岛,看到“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就“隐身”在明珠广场东侧的一片绿化地里。& v7 @/ q7 N9 A5 N4 v6 H7 a7 I; K
/ _: u9 h" k  W!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z+ I4 q( [  Y
(地埋式污水处理地埋式“隐身”)
9 \6 T8 [0 m$ q/ h6 y
  污水变清流,城市更环保。从2012年开始,长岛着手启动投资少、污染少、节约土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2014年--2020年,长岛在10个有居民岛先后规划38处地埋式的污水处理站。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变革,以《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蓝本,长岛以更深更远的视野持续推进全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建设1处污水处理厂和43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1.4万吨,实现了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全覆盖,城乡污水全部达标排放的目标,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大大减轻了污水对海洋和地下水的污染,5 K( g7 T5 f  a

5 ?( u7 Q9 X  {% C2 n%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j; T! V# E, u, E+ t  \
(污水处理厂)

* {$ K+ o* d1 {4 E0 h! c今年国庆节前,投资600万元的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投入试运行,为城区海水浴场、长园宾馆、山前村、西海岸、王沟村、北城区域6处500吨/日以上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增设了进水和出水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污水有效数据,更有效的进行污水处理。  O7 K* w5 ?1 A. ?4 L, N

. Z5 d) ^6 z6 g+ I( B8 }8 n: P
( O+ G* ~- o4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 F" O/ ?* n, ^. [; e
(污水处理提升工程)

" X1 v' C( ~9 G/ \同步建设的长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目前已完成建筑主体,所有再生水设备已经进场,正在陆续安装到位。新增污水再生利用能力400立方米/日。工程建成后,将缓解园林绿地养护、道路洒水降尘等方面用水压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0 g  A! _2 s( |% d
. ]" \8 n( \9 ^7 l" c' w0 E!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W3 V8 u3 y7 J
(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工程在建)

, e! c5 V' G8 I/ @4 f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点上突破,面上铺开,持续放大生态优势,积极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加快实现国际零碳岛,长岛敢想敢试,敢为人先。8 Q! M2 ^  z2 Q" o
2018年以来,长岛综合试验区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停止使用原有集中供暖燃煤锅炉和燃煤供暖一级管网,采用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推进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让海岛城市的冬季不在烟雾缭绕。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建设分布式供热站22座,供暖覆盖面积107万平方米,实现了城区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 \& w9 h. e* ^% A; h; t

  f- ^$ M; Z; @) R3 k2 w1 m

& H6 s7 L9 P, f7 S+ B% Y1 H( O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4 u' w" `% i; T
(集中供暖“煤改电”)
5 T# Z( S! X% }
2021年11月,南隍城乡空气能集中供暖项目正式开始供暖运行,覆盖当地230 户居民以及驻岛部队、学校等,供暖面积达4万余平米。标志着南隍城乡成为长岛除城区外第一个实现集中清洁供暖的乡镇。
4 O3 W# k5 d  k+ D
( f8 v/ f* a/ e' w)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 ^8 x/ ^) {
(南隍城乡空气能供暖)

0 p% g* Y6 x  ~0 ^# n长岛还同步实施了老旧建筑外墙保温、楼梯间立管、二级管网改造等工程,确保供暖效果达到良好预期。相对于传统的燃煤供暖,清洁能源供暖每年可节煤2万吨以上,大约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3万吨、硫化物2200吨、氮氧化物1000吨,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水平。0 z1 X6 u  U4 G' X/ j4 o2 T

2 U5 ?+ e. @/ ?1 j"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z; Z% o; M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要求,完成市委关于2023年长岛实现全域清洁供暖全覆盖的规划部署,从2021年开始,长岛启动全域推行清洁能源,累计投入7300多万元,以“分散式空气源热泵+暖气片水系统”和“集中式空气源热泵+暖气片水系统”清洁取暖方式对全区5个乡镇10个村进行清洁取暖改造,当年完成1927户改造任务,超额完成任务指标53户,供暖改造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今年,长岛又继续延伸清洁供暖的覆盖面,将在冬季取暖季到来时,完成2300多户清洁能源供暖改造,使全区清洁能源供暖基本实现“愿改尽改”全覆盖。
4 P) v, l% D: @% d* V: A7 F$ X  n

8 ^/ U# ]; V!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g( [: r; s0 t  t2 v  V" x' W
(全域推行清洁能源供暖)

* w# A% v/ s6 m  B" t十年矢志不渝,十年殚精竭虑,终不负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O$ b, J! U$ l
10年来,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国际零碳岛示范建设的可靠保障——
' A8 b% l; e( ?. I6 k5 N/ t天更蓝--与2017年相比,长岛空气NO2浓度降低23.5%,PM10降低12.3%,PM2.5降低14.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7 U6 j& N$ n/ F
山更青--全景式策划、全员性参与、全要素保障,让生态绿色始终留在长岛。2018年以来,陆续实施10个有居民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喷播修复、绿化美化、彩化升级,实现了海岛裸露山体“应治尽治”。
; g7 G  C7 W8 F( n% ^
3 K) V3 M# [( F% w海更碧--完成近海养殖腾退1.8万亩,投放人工鱼礁130万空方,增殖放流恋礁型育苗3000余余尾,海水COD浓度降低51.3%,悬浮物浓度降低48.2%,无机氮浓度降低60%,90%以上的近岸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标准。
6 ~! ]0 K+ R, x2 M0 I/ E+ L岛更美--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实施电网升级、微电网建设和海水淡化、雨水集蓄、雨污分流工程,全域10个有居民岛屿全部实现淡水供应;禁止一般性加工项目进岛落户,禁止新上各类工业项目,支持现有工业企业有序退岛登陆,推动工业全控停、零增量、消存量;全面实施岛外旅游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新能源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全域覆盖,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长岛国家公园科考报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相继完成,长岛国家公园纳入全国国家公园布局且处于优先发展之列。
5 w* F+ K' g9 K0 f

, O: b" W1 s& L8 D; j8 `+ n( |7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2 h% g( M; ^/ {8 S; {/ T) Y2 O

. `" T) _2 b* G: C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 s% t( N: C3 n
(天蓝、山青、海碧、岛美)

' G' C& @0 J! |2 N, k# s% M 10年奔袭,生态成为长岛最大的优势和鲜明底色。如何持续放大生态优势,将生态底色描摹的更加绚丽持久,以走在先、开新局的姿态加速奔向国际零碳岛,长岛又开启了新一轮行动。. Q/ Z% j' d8 B, _  q, M
2022年1月,长岛区启动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项目团队形成的《长岛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报告》和《长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摸清了长岛的生态家底,用清晰的数字为长岛的“碧海青山”贴上了价值标签,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奠定了工作基础。+ b3 H, a. o& R" S# v
2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印发的《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提出要持续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快打造国际零碳岛,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工程、碳达峰碳中和工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生态品牌创建工程、全域生态保护工程、全域生态修复工程等6项主要任务。- D  C% i. m7 r' Q( ~5 h$ ]

6 c+ C: u' V1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 A) m4 m) X7 E  f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发布)
0 E0 S- V4 t3 e0 R
5月20日,“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挂牌。集聚企业资本优势、高校学科优势,加速在国际零碳岛建设、海洋资源、贝类碳汇、渔业碳汇、零碳旅游、绿色能源、蓝碳交易等方面研究突破,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 d/ N+ K3 J3 W3 i0 z
# s. l/ H8 h4 k7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C" A( b2 T, a* V+ ~7 S( ^
5月27日,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估和研究中心(长岛基地)揭牌,正式启动全省海洋碳汇试点,共同探索长岛双碳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推动海洋碳汇“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开局起步,全力将海洋碳汇产业打造成长岛综合试验区的新兴产业。# M2 \& G7 K: B2 a# x: I
& [' L3 L' K7 i9 r9 W
9月6日,长岛综合实验区召开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成果专家评审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生态和环境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线上与会,提供科学指导意见。以科学的统计方式给生态价值“明码标价”,把GEP核算成果应用到高质量发展成果考核、促进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推进国际零碳生态岛建设、拓宽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融资等工作中去,为全面建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释放生态红利提供有力支撑。
* T7 v6 w- {" q" n& q$ ^
1 b; y* W" A& @+ g5 W7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0 d* r  T2 y6 z. |: J& F, b事不避难,久久为功。以生态为“帆”,长岛在驶向国际零碳岛的航程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艰实的脚步,未来“双碳”目标的示范效应,将成为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海洋型”成功范例。9 S1 U8 i0 g& |0 J. M1 v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Z' h6 V9 j5 G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菸囫僻
活跃在2021-1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