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d0 s$ D0 i( S9 {: g7 Y# z
8 B. ]8 i. r- T# s9 S
$ R2 p. [' @, I5 e2 S
1月11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年会在青岛顺利闭幕。在此次年会上,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功能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报告,并积极参加青年学者报告和墙报评选活动。其中,功能实验室于兆杰副研究员、张旭教授在24位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分获“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董冬冬副研究员团队张正一博士获墙报评选一等奖。
5 [2 y; `$ z6 }( a9 ^ 于兆杰副研究员的报告(北印度洋钕同位素演化)主要介绍了利用北印度洋海水和沉积物有孔虫的Nd同位素特征追踪南亚夏季风风化输入和洋流演化的成果。研究发现受到强烈风化输入影响的Nd同位素的分布变现出季节性特征(Yu et al., 2017 EPSL和G-cubed)。该结果与Nd 元素在海洋中平均停留时间在600年左右的认识形成强烈对比。此停留时间急剧缩短的特征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受到河流输入影响的元素。基于现代海水的研究结果,中层水深钻孔的浮游有孔虫Nd同位素记录揭示末次冰消期南极中层水(AAIW)北向入侵与南大洋通风增强和大气 CO2浓度的急剧升高紧密相连(Yu et al., 2018 EPSL和QSR)。该研究标志着其团队在该技术的应用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外同行的前列。 / g R: f; R: L" k* f# y+ i( D
- ]% g4 A/ s9 Y- @5 p" B* ~* Q
主任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栽毅为于兆杰副研究员颁发“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一等奖 & g$ W" M/ n2 i& \0 }+ q8 n
张旭教授的报告(气候突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回顾了过去30多年有关气候突变机理的模式研究,指出过去用于气候突变模拟所用的北大西洋淡水注入存在许多与数据不相符的缺陷。结合自己的工作,张旭教授介绍了冰量和温室气体对气候突变的动力机理;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有关大西洋温盐环流和其他圈层遥相关关系,突出了各圈层间在千年突变事件中的互馈机理。最后,张旭教授介绍了未来拟开展的前沿工作,指出将围绕热带驱动这一假说,开展多圈层-多尺度的气候模拟的研究。
+ u+ J D+ y0 \2 Y3 [3 p 3 a2 v7 { h. H3 E0 H
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宋金明、庄志猛为张旭教授(左二)颁发“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二等奖
4 i8 f( i7 Q! d2 f) { 张正一博士的墙报(Subduction erosion, crustal structure, and an evolutionary modelof the northern Yap subduction zone: New observations from the latest geophysical survey)主要展示了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和地壳结构正演模拟等手段,首次详细揭示了雅浦俯冲带的俯冲侵蚀模型,研究指出,该区俯冲板块的粗糙程度是控制上覆板块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俯冲板块内部发育的海山以及板块弯曲相关的断层带导致了俯冲过程中上覆板块的侵蚀。该俯冲带的俯冲侵蚀模型为全球慢速汇聚的侵蚀陆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例(Zhang, Dong* et al., 2018)。 ( ?5 b! I- s" t
: C' w, l# G' @: K2 I+ g2 V
理事会理事长特别助理汲培文为张正一博士颁发“优秀墙报”一等奖
# ?6 p4 I8 L5 H$ _; U/ C ; Y. |! G% N: c+ k' Z, P& M1 v& ?
& M7 w2 S" X6 x3 {6 u2 M' F& ]) T- `& _$ G. H5 ]/ M/ h6 }7 e( a
. t! s, ^0 b% j" S% I8 v3 b& J% B4 ~, d9 u%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