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9 f9 b8 T: A) a2 S. w$ O1 u( f+ [
11月21日凌晨,经过4个多小时的持续提升,这艘被掩埋在上海横沙浅滩150多年的贸易商船,终于浮出水面。
! @; W9 Y) V' ^3 z1 ~" e+ N6 }+ b/ n 这是我国第二次对古沉船进行整体打捞作业。
( y9 j4 D6 @. i: ]5 g 随着“长江口二号”成功出水,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放回到15年前的“南海一号”身上。
( C1 L5 c& X9 g5 B( @ “长江口二号”出水画面有关“南海一号”的发现,纯粹是个偶然。
d0 z* i# {6 K# X' X) { v( } 上世纪80年代,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底寻宝的热潮。其中,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3名员工在博物馆搜索资料的时候,偶然在一份旧报纸上发现了这么一则消息: 5 L# a- ?6 W2 z4 j- g
1772年,一艘名为“莱茵堡号”的东印度公司货轮,在中国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沉没。此货轮装载了大量货物,其中包括了白银6箱,锡锭300多吨。 * s% c% v$ Z6 \2 m" ~
因地属中国海域,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提出,与中方共同打捞。 ' y5 T$ |% O9 G3 G3 V0 ~
+ k& q% B; l' ~! J6 e- O 1987年8月,中英双方的工作人员到达记载的沉船地点后,立马展开搜索。经过20多天的探测,总算找到了沉船踪迹。
! k6 q O+ `8 u! @* n" |2 w8 { 鉴于此海域海水过于浑浊,影响视线,英方决定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调来一吨多重的抓斗,直接进行机械打捞。
% Q! n' T. {0 I) T4 X7 l- i# ? 抓取上来的物品,令在场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 F- S+ O' C: t, B/ _
在大量淤泥的包裹下,工作人员一共清理出200多件物品,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破碎的陶瓷片。经检测,这些陶瓷碎片均属于宋元时期,而且不少是出自于景德镇窑。
0 Y5 ^, r Z0 S 很显然,底下的这艘古沉船,并非英国人口中的“莱茵堡号”,而是某艘未知的中国古代沉船。
1 h/ B+ C9 F1 j# G( r 对此,中方负责人立马喊停:中国人的船,中国人自己捞。
8 F: |' R# B( ^9 W7 w+ w& g, _ 只是这一打捞,足足花了20年才得以实现。 7 V, H+ f% h) y/ o# \( s" W6 Y
9 ]) ] R5 g8 |, b O
从全世界来看,水下考古学的发展史还不到百年。
( f# Z/ N0 @/ r/ g, u1 t W 1943年,法国海军军官库斯托成功研制出一款水中呼吸器,让潜水员可以脱离母船,潜入水下40米的地方自由活动。这就是最初的水肺(SCUBA),它的诞生同时也为水下考古学奠定了基础。
- q. Z V) y6 \1 v 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成为了世界上首位参与水下考古的研究人员,此次壮举也为他赢来了“水下考古之父”的称号。
/ e7 V8 H. O' C8 u$ z" g 之后数年,以法国为首,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组建了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促进了水下考古学的发展史。
" m6 H8 i+ x4 i* e 我国第一批参加“SCUBA”培训班的学员尽管我们的考古队员在英国人面前立下豪言:“南海一号”由我们自己打捞。尴尬的是,我国当时的水下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技术、没人才、没经验。 8 q" v8 c& W" L
经过短暂的“SCUBA”课程学习,1989年,我国对“南海一号”开展了第一次水下发掘作业。 3 ^6 J7 e( }3 T7 l& @4 ?
这次发掘,不仅实现了我国水下考古队员与“南海一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时也暴露了年轻队员经验不足的问题: 6 z' {' `/ u4 X( h' k& S( C
首次下水,考古队员选择的时间为东北季风来临的时节,巨大的风浪不仅增加了水下考古的难度,同时也让本就浑浊的海水被搅拌得更为严重。
" {0 u4 ` J, a( |2 s) X 所以此次下水,除了摸一摸“南海一号”,考古队员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3 m- s% J( O# d" X2 Z# D) E+ v
第一个摸到“南海一号”的考古队员张威此后10年,我国水下考古队员一直在不断参加培训,积累经验。2001年4月,“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正式成立,打捞工作即将开始。 2 h1 o, | {5 Z* j& ]7 ]
经过10年的探索研究后,考古队员总结出每年能够进行水下考古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
: ]6 C# @1 }1 F! c# D 上半年的4-6月,下半年的9-11月。 3 n$ i0 G6 a" y& \
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中国水下考古队对“南海一号”进行了第二次水下发掘。尽管已经做足准备,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还是让考古队感到头疼。
2 L9 ?) I; s5 d* D# z2 q% _0 Q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授旗仪式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下考古学的技术和装备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40米以下的海洋考古早已不在话下。而“南海一号”的沉没深度不过25米,却显得异常艰难,主要跟以下两个方面有关:
* s8 U9 Q( w' P 1、能见度 % }* e$ y7 Z1 d" S$ L
能见度是所有水下考古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南海一号”的沉没地点,正好位于珠江入海口的西侧。 3 h+ O W6 @1 M3 o/ _- K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所有江河入海以后,大量的泥沙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会自动沉积在河口的右侧,再加上人类有意识的捕捞活动,加剧了此片区海水浑浊程度。 ! K6 l$ g% s2 F; I1 k) F1 [
据参与此次水下作业的研究人员回忆,就算把手电筒的光打到最亮,也仅能看到眼前20cm的距离。 ! T" ?9 c6 |4 a5 m
“南海一号”海域能见度2、海况 $ M. [. ?- S# V Y& F8 G9 z
虽说在换风季节,海面风浪相对平稳,水流相对平缓,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台风。 4 W$ I6 L9 s$ f" I) Z, P
珠江口是台风频发地区,尤其到了夏季,突如其来的风暴不仅把水下作业时间一缩再缩,同时还会加大水下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1 ?6 n3 Z2 i1 ~0 m, r/ C6 q I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我国水下考古队员还是获得了重大成效:
' V5 ]$ {; ]* B. U 取出了6000多件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瓷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来源也十分丰富; " _& c7 v" E; k4 F
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初步掌握了“南海一号”的相关尺寸:宽7米,长20米,高3.5米。
- k+ n1 v d1 g! i# l0 ~3 B$ L! a f2 C 这些数据,为即将到来的“南海一号”打捞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 h' X! Q e" [: a! I
出水文物:绿釉碗经过多方探讨,打捞方案一次次被提出来,又一次次被否决,最后确定下来的是:整体打捞法。就是把沉船、船载物以及周围的淤泥原封不动地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沉箱里,一体化一次性进行打捞。
2 k* N, S! o2 h& f 这种打捞方式,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创。 ) l% i* b u2 u- | F& h
2004年,“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来到“南海一号”发掘工作站参观,在听闻我国提出的整体打捞法后,他对此表示怀疑。 对于这种做法,在被证明完全有效之前,我不想评论它。很显然,乔治·巴斯并不认同这种创新手法,但他对中方提出来的方案还是表示尊重。 + K8 k" ^" J; I& m1 [1 ~* y, ]1 a
“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2007年3月,经过漫长的准备工作,“南海一号”打捞作业正式开始。
$ W" p e) r" e, R+ ]) k; |! a 在打捞的过程中,考古队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比如安装的监控仪器脱落,导致工作人员误以为沉箱下放位置发生了倾斜;由于包裹着“南海一号”的淤泥密度太高,沉箱无法按原计划插入沉船四周,完成安装任务;又比如在完成沉箱衔接时,钢梁因错位差点前功尽弃…… 0 b x6 ^- n7 M: S( M# x+ V
尽管如此,我国水下考古队成员还是沉着应对,解决难题,终于在12月21日早上9点,这艘被浸泡在海水里长达800余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出水。 $ P0 |+ w+ w2 l; I% a# C* i
6 H' T0 q' z! P2 u0 U" b) M
“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打捞,用了整整20年;而“长江口二号”从发现到打捞,只用了7年的时间便全部完成。
' t; }1 B9 ]" m) ]# U 尽管“长江口二号”的沉没深度只有8米,但同样面临着浑浊不清的海况难题,再加上3年疫情的影响,“长江口二号”依旧能够如期完成打捞作业,可见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已经趋向成熟。
3 F' |& O( @# f- O; _ 如果说“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的诞生,那么“长江口二号”则是我国水下考古史的又一次里程碑。 9 ^- l+ m: |; k2 V, C
从无到有,从向他人学习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中国水下考古仅用了35年的时间,便站上了世界顶峰,为之骄傲!
9 g9 v0 ^+ U2 N# K9 f# Q$ G5 h3 { —END— 6 t4 X% W) L( W1 |7 [- Y1 g1 ]
) C! @5 x6 i: I7 Q2 z' f7 E
' y/ L9 E% R4 r6 \* l) N8 l5 i% e8 c
/ p: Y2 h( I2 {0 U. O3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