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n; D( `2 o% [ * r9 A2 }1 o% _1 [
目前我们人类发现海洋的最深处在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深度达到11,034米。几乎已经很难再发现有生物在这样的深度生活,那么就会令人产生疑问了,鲸鱼到底能下潜到多大的深度?它到底能不能下潜到一万米的深度呢?
0 J; j' c2 \- R6 M3 \- W" t+ Q, O ! O# u) x+ [3 Y0 J: I% M6 F# Y0 C
' {3 t- g" z# N% ~
. |* ]& E" X- {& }
9 z, `& s/ ~$ H- Y
5 {# x8 m# J% M( G' Q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一下关注,也可以从我的主页里面查看往期更多精彩的内容。 ! q6 y$ L/ v2 }4 ^+ L4 N9 h% H
1 ?% |# M5 k+ }8 | N- f7 _- E # \$ S# @' q% z, e0 b" K
下潜得越深,就要承受越强的水压+ \# }3 Y3 l! x$ O
" v" x8 M7 j# ]% t5 H
7 q0 k! B1 L' Q: v 要是下潜到深海,最为关键的就是能承受非常大的水压。我们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潜艇,一般都是在300~600米的深度活动,要是再深的话,潜艇就很难承受强大的水压,到时候就很危险了。目前人类也能制造出来的潜艇也能下潜到超过一万米深度的海域,不过这样的潜艇一般都是利用特殊材料制造的,而且它的用途一般也是用于科研,例如中国的“奋斗者号”,它的深潜记录已经达到了10,909米。 " e; I9 G* G i) O4 Z
2 T# \" u/ l) p' |0 A
0 D7 w ~/ S7 h0 O' v( ^8 n 8 n$ f' R) N7 R" @
5 [* R/ Q, y, e3 R+ J
7 t! z: r* u! H& j% K* ~2 q 很明显,海洋生物并没有像我们人类这样可以制造出特别适应深海活动的材料,它们主要就是依靠自己进化出来的躯体。所以海洋生物到底能下潜到多深的深度,到底能承受多大的水压,主要还是看它们的身体结构。 6 M8 b" T3 E0 [- [
4 L# K* ?2 l) T, ~0 N& V - I7 p# H5 s" B3 ~2 C0 `6 H) g
鲸鱼能下潜到深海,主要是得益于自身拥有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因为鲸鱼的体内与体外都是连通的,这样海水也很容易通过这些连通的器官进入到鲸鱼的体内,使鲸鱼体内和体外的水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样就不至于会被深海的水压压成肉酱。 3 [7 o: S `) u1 H. t
z! p% L) z" X: X ) y- O( n. ?$ T
8 S0 ^; ]7 F$ u R
5 q& l& ?1 a; q9 z
8 ?, {2 A- Q: ]# a
其实我们人类生活在地面上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大气压,要知道当年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需要16匹马,两端各有8匹马,才能将半球拉开,可见大气压的压强是非常大的。我们之所以没有被强大的大气压压扁,也是因为我们身体上有些器官可以使身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所以这种本领并不是鲸鱼所特有,而是大多数生物都是利用这种方法来调节体内的压力与体外达到平衡。 9 h( j, ?0 @, J7 |$ x2 q1 a# m
6 o1 |; ]2 t: Z, D7 X% q0 f6 Q& v
5 R1 i3 l! ~! Q* M% y
4 e) O! b6 m2 P! c" Q& r * u/ @4 k' o2 Z& ?+ u: y
! o3 l1 i- K" |9 g/ s/ q 虽然鲸鱼可以通过器官调整自身内外的水压,但它所承受的水压是不变的,所以第二个功能主要就是鲸鱼的肌肉结构。鲸鱼的骨骼承受水压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也是鲸鱼下潜到深海不至于被压扁的一大因素;另外它的肌肉纤维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弹性,当水压变得很大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自主调节,就可以更好地保护鲸鱼体内的重要器官,使它可以下潜到海洋很深的地方,也不至于会被瞬间压爆。 ; J# K0 k$ T$ j2 T7 k% R+ j/ ]
, ^2 f9 d$ h: |6 W
7 R! z `# T; M9 ~* _. Z' l
鲸鱼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它的肺功能特别强大。在鲸鱼进入到深海之后,它的肺就可以进行自主缩小很多倍,从而也达到了调节身体内外压力平衡的目的。但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它们已经很难在深海进行呼吸,所以它们要是在潜到深海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处于憋气的状态,在深海停留的时间越长,对它们的身体就业不利,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换气,很可能就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 u* N& d& M6 u( S* K( {7 h5 ~
; Q0 @: ~# W i# V 1 h1 n9 ^9 J- K2 ^; {) p! z; A
' O& h. n# k6 p, h* i( N: t9 e4 ?
) u# m- Y5 Z. r0 y$ w
N; ]+ j- I2 x! f6 } R6 R 人们曾经在葡萄牙附近的海域中,发现了一头被海底电缆缠绕的抹香鲸,深度大约为2200米,它由于无法及时返回到海面进行呼吸换气,最后被困在深海里面因为窒息而死,这也是人类发现抹香鲸最深的下潜深度。
3 w3 S5 L7 H o
3 y" s: [( q" J; Q
1 |, T% H( n7 i, S/ k. M/ ?- p 光线无法照射到海底,深海缺少氧气,也会限制生物的活动
; g' N* E& o1 \1 k8 z4 c- U% C) @0 b
0 A% K( R m/ }2 \! }* j
/ R: W" i& u+ i6 H6 ~4 v 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活动都离不开氧气,因为它们需要氧气与自身所储存的物质进行反应,然后提供热量给自身进行活动。除了一些厌氧细菌之外,其他的生物基本上都需要氧气,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也无法离开氧气生存。
% n! X# ?0 L6 o 0 B4 P2 N1 \$ H; W* d; |
& F4 p& D: W( V& q
1 M) N2 z' |0 N* O' W! p4 o, ^ 5 l$ c8 t' _5 Q
; I# v6 ?$ y9 |4 O6 z+ F6 F 但事实上太阳光线穿透海洋表面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根据太阳光线穿透海洋表面的程度,又可以将海水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透光层,深度在200米以内,这里的光线比较充足,海洋植物生长的情况也比较好;第二层为弱光层,深度大约为200~1000米,这里的光照不足,光源主要也是通过透光层过滤的阳光所剩下的微弱蓝光,植物已经很难进行光合作用;第三层为无光层,深度是处于1千米以下,这里已经漆黑一片,但有些深海生物已经进化出发光的本领。 , W6 J4 Y+ M0 I6 O3 @4 q9 n
" ?+ A( q9 A' U4 ]0 ~
$ X8 b# R) @: `) n6 R" g+ r
" @* m7 j$ f9 W" H, u
: W9 s b! ?* ^7 {# p8 A 2 r4 [! i( W1 h3 |2 k
很明显,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是生活在透光层,由于这片海域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为这片海域提供大量的氧气,也可以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很多食物,所以五彩斑斓的海洋世界也是在这一区域。但并不代表着其他的海域就没有海洋生物了,不过由于氧气已经比较稀少,大多数海洋生物只能依靠自身制造氧气的能力,例如与海底岩石的作用产生氧气。
8 P9 b* Z2 R1 A$ i& }2 Y( a7 O" a
! v D, F$ b4 | ; W9 b* q% T, p2 K% g' R# ?$ R% T
鲸鱼根本就没有可以自主产生氧气的能力,所以它们的下潜深度除了受到水压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氧气的影响。因为当它们下潜到深海的时候,就代表着它们已经在憋气,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要返回海面进行呼吸换气,所以它们憋气的时间到底能达到多长,也决定了它们到底能下潜到多深的深度。 8 C& l; d% P N3 q' H6 ]
, F' v* i* _ f6 Y$ f 9 f( y+ }, y0 t- y+ L8 `4 H0 k
& H$ A3 A9 m! j+ b3 ?* t
6 _- X0 f. u, w; ^ F3 a+ [. G1 J2 w) n" I
抹香鲸可以连续憋气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它们下潜的深度也可以达到2000多米。但不要以为这已经是鲸鱼能下潜的最大深度,就在几年前,科学家就利用一种鲜为人知的柯氏喙鲸作为研究对象,在它们的身上安装了追踪器,其中一头雄性的鲸鱼直接就下潜到2295米,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抹香鲸的记录,不过另外一头雌性鲸鱼更厉害,它的下潜深度达到了2992米,这也是人类收集到鲸鱼下潜的最大深度。
( V# A: R7 n4 Z" I- g
" C6 p) n% v! r. [2 K- [8 k! p
/ m+ C; Y* @+ \: I1 M 由于人类所收集到的数据是非常有限的,所以2992米肯定也不是鲸鱼的极限深度,但受到憋气时间的影响,鲸鱼下潜得越深就需要越长的憋气时间,也意味着下潜到更深的深度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估计鲸鱼的下潜深度应该是可以突破3千米的,但想要突破4千米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想要下潜达到1万米的深度,它们根本就无法下潜到如此大的深度。
( ]6 }; V" I4 ?7 O9 W5 W; q
# [. |3 ^" _( r, d9 Y, E2 s5 X) n+ F1 d 2 p( t" I5 G( s E2 M7 F4 v; f
N0 A' J# u* W" x ]. U( J
8 V9 _8 k" Q7 y
* ~* v& _- u5 v: c3 N8 Q/ P, _" R1 \ 何况要在短时间之内下潜到1万米的深度,然后又走访到海面呼吸换气,就会造成鲸鱼身体所受到的压力会变化非常大,这对于它们的身体也是非常不健康的,很可能就会造成潜水减压病,所以这也是我认为它们无法下潜到1万米深度的原因。
: `* s/ B% O0 g. |6 \0 I. T
7 l( `5 g4 N% d* r- P: g) e/ |
5 H( m, u, p& F* C O' f 这一次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的话,就请大大地点一个赞吧!
4 F4 [+ P* k6 _! t5 r$ _" b / Z, G' z$ N% f$ O. r: {: ~6 y3 ~0 V
( x; m r2 f4 M
综上所述,鲸鱼要想下潜到越大的深度,就必须要打破两个因素的限制,第一个就是要承受非常强大的水压,越往海洋深处,所承受的水压就越大,在1万米的海洋深处,水压已经达到了1000个大气压,对鲸鱼的身体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第二个就是要有足够长的憋气时间,由于下潜到深海的时候,鲸鱼的肺部会缩小,已经无法进行呼吸,而且在深海的氧气含量又非常稀少,再加上鲸鱼无法自主产生氧气,所以它所需要的氧气完全就是从海面上呼吸到的氧气,一旦氧气消耗完毕,如果不及时进行呼吸换气,就有可能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1 O1 H; D* w! f" x U6 s1 q
0 i9 Y0 A: R9 A) [( T
8 X* t( X0 d# L
% s" a0 {0 J+ v% R6 F) v0 Q + _ @4 t9 P# e3 w
8 Q, G+ b1 f9 H! V5 z0 d$ |9 N
这也说明鲸鱼的憋气时间已经决定了它们的下潜深度,但其实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当鲸鱼下潜得越深的时候,它们所需要承受的水压也就越大,如果又快速地返回水面换气,就很容易会造成潜水减压病,对它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一个角度来看,鲸鱼的憋气时间与它们的下潜深度又无法成正比,而且下潜的深度越深,所需要的憋气时间也会成倍增长,这也是鲸鱼无法下潜到1万米深度的原因。你是怎么看的呢?
9 l& n7 ~ B+ A. k
" h5 q+ d" p* V- S- D* }& K; ^$ P
* ^2 |* _- H+ u) O 举报/反馈 2 I& ?4 p, Z+ {
1 }5 }- u2 l3 L) G6 c! t
% N& B% V/ m: {$ b* m
3 S, x2 \! F+ r2 z9 w. }0 E/ @2 N/ n4 Z! N
3 C7 e8 P2 _" h.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