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浒苔绿潮此起彼落 调整防控策略箭在弦上

[复制链接]

进入6月底、7月初,果然不出所料,黄海浒苔绿潮又在山东沿如约而至。不仅来势凶猛,而还出现了绿潮尚未抵达青岛近海、却在山东半岛东北端的荣城海域已有小块浒苔团被卫星发现的异常状况。看来早期部分学者得出的黄海北纬35度线以北海域的浒苔,完全来自于苏北浅滩的肤浅认识,还得进一步调查研究、提高认知 

153c39566a91505e7ba35e37c6286c90.jpeg

01

2007年以来,由大型绿藻浒苔引起的绿潮在南黄海区域接连暴发17年之久,给山东、江苏两地的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等带来了巨大损失,社会关注度极高。

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国内海洋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相关工作,为两地政府联防联控应对绿潮提供了不少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本以为源头防控就可以有效控制浒苔绿潮了。

殊不知,今年或许又会遭遇2021年时那种尴尬局面,但要怪罪于所谓“天灾人祸”的借口应该不会再成立了。因为,近段时间江苏北部紫菜养殖区域并无极端天气现象出现;况且,今年又呈现了与“浒苔绿潮漂移”假设所不同的怪象,即浒苔绿潮前沿还未到达青岛,却在更北部的荣城外海发现了小块浒苔团的迹象。而且不只是依据卫星监测反演的结果,也已得到现场观察的证实。据海上采集的绿藻样品分析,初步确认是暴发种浒苔无疑。

据悉,上述离奇现象不只在今年发现,前些年的卫星监测图上也是出现过的。只是那些一直在跟踪调查黄海浒苔绿潮的团队,视而不见吧了。

02

山东和江苏两地长达17年的联防联控和应急处置,浒苔绿潮依然不屈不挠、此起彼伏。在当下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生态系统变化加剧和“碳达峰碳中和”紧迫的语境下,浒苔绿潮在黄海率先暴发不应该简单地判定为“灾害”,而应该是一句响亮的“警钟”表明近岸海域已经不堪重负海洋生物多样性已到了严重贫乏的程度。

在海洋生态系统内的激烈竞争中暂时胜出的是大型海洋藻类浒苔,而不是其它小型、有毒的赤潮藻类。

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近岸海域出现大范围浒苔绿潮的时间,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整整推迟了20多年。浒苔绿潮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它的出现表明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已经十分严重。

从国外的经历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绿潮、金潮和赤潮等海洋生态异常现象正在不断涌现,并与沿海社区朝夕相处。为此,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期思想准备。

03

十多年来,黄海浒苔绿潮年复一年地出现,且影响范围大、表面危害重、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的确给沿海景观、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和滨海旅游等造成了一定影响,其深层次原因应该与地方政府行政和科技管理部门,甚至科研项目团队,把浒苔绿潮的溯源问题想象得太重要有关,似乎只要找到了引发绿潮的源头”藻种及其出现的区域,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可以就此“治本”了。

但事与愿违,或许是由于联防联控的出发点或者指导思想不切实际的缘故抑或是一些专家学者把引发浒苔绿潮的真正原因错误地定位在了本海区能够最早发现浒苔的地方,而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海水富营养化上。

因为,大型海藻浒苔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包括临近我国的日本和韩国)几乎都有发现,在我国沿海同样如此。不仅存在于福建、浙江等沿海区域,江苏和山东等地也早有发现。即使在苏北浅滩区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紫菜养殖的同时,也就有了浒苔危害紫菜养殖的研究报道。而黄海浒苔绿潮的最早记录,却是在本世纪初的2007年。

至于浒苔绿潮为何暴发在南黄海海域,而不是东海、南海?有专家指出,并非这两个海域没有浒苔种源、没有紫菜养殖,也决不是没有合适的气温、水温,抑或其他引发浒苔绿潮暴发、且至今仍未弄清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就是这些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还没有达到浒苔绿潮暴发的阈值。

04

显而易见,如果把“溯源治本”的源头只放在黄海这个局部海域、且由目视或者卫星最早发现浒苔的地方,或者是浒苔的种源上,那么制订的任何联防联控或者前期防控方案都将会是徒劳的,其结局必将是2016年以来采取联防联控或者前期防控策略后的一次次重复,即所谓的“防控有效”与至今还未实事求是评估的“防控无效”之间的交替。

事实上,那些“防控有效”的年份,却是被过去17年黄海浒苔绿潮本身一次次暴发所证实了的“大小年现象”中的“小年”而已。换句话说,这些“防控有效”年份,几乎都在绿潮暴发强度创新高后的次年,如2018、2020和2022年

然而,即使在“今年黄海海域浒苔规模明显偏大,呈现出‘南北跨度大、东西分布广’‘发生时间早、持续影响时间长’‘单位面积生物量大’等特点”的严峻形势下,一些单位和机构依然坚持认为“通过采取前置打捞等工作举措,浒苔影响青岛市沿岸海域时间明显延后,近岸海域未发生大规模浒苔上岸登滩情况,前置打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以及“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前置打捞联防联控决策部署不动摇”的话,也即不把联防联控的出发点或者指导思想及时调整到设法控制和降低黄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上来,依然延续现有的防控措施,那么只会继续加重黄海浒苔绿潮的暴发势头,甚至还会拖延整体治理黄海浒苔绿潮的时间。

也有专家质疑,倘若仅凭上述两点就能断定是实施“前置打捞”措施后取得的效果,未免看问题太简单、幼稚了。难道海面的光照、风与降雨,海上的潮、流与海浪,海水的温度、盐度与营养盐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分布与变化就支配不了这一切?而确定是“人定胜天”所创造的奇迹?黄海浒苔绿潮防治,还要不要讲一点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05

回顾历年两地采取的联防联控策略及其实施的浒苔防控措施,其短板和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浒苔绿潮溯源明明是个严谨的科学问题,却被严重“行政化”。无论是项目科研团队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对绿潮溯源过于盲目乐观、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联防联控策略、措施以及中后期防控防治的麻痹大意,甚至是失策,无疑是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特别是重要海湾内浒苔绿潮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二是浒苔防控专家组的组成与成员明显缺乏专业上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尤其是缺少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动力环境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以及能够容忍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从而使管理部门失去了一个能够充分听取不同意见建议、并做出正确决策或者采取有效对策措施的极好机会

三是黄海浒苔绿潮在错误的“溯源治本”理念引导下,过分注重江苏的前期防控、前置打捞,而忽视了整体上综合防治。特别是缺少了严格管控由河流携带的富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入海,控制住沿岸工业园区、养殖池塘和海滨城市等工农渔业和生活污水的超标(现有标准需要提高)排放,以及借助发展滩涂、浅海/深海生态养殖业,甚至窍借正在暴发的无毒无害藻华现象,不断消耗掉海水中的高含量营养物质等防治措施,才是加剧青岛沿岸海域浒苔绿潮危害程度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域对养殖设施上的伴生浒苔早有预防和治理措施,养殖渔民也从不敢弄虚作假、消极怠工因为浒苔、杂藻会直接影响到紫菜的收成和品级率事实已证明,针对紫菜养殖采取早期防控措施,对减缓当年浒苔绿潮暴发强度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是适得其反。

06

早期研究业已表明,浒苔绿潮暴发是复合作用的结果近海人类活动、陆源营养输入、地域特征、浒苔自身生物特点、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全球变暖与气候事件等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黄海浒苔绿潮暴发的特点和规模

绿潮实际上就是浒苔等绿藻对受损海洋环境的响应,而漂浮浒苔生物量的爆炸式增长只是受损海洋环境的表象而已,只有及时处置巨大的绿潮生物量,才能避免引发次生灾害。

为此,专家呼吁进一步提高对浒苔绿潮的认知,尽快扭转防控指导思想,调整联防联控策略,扎实推进浒苔绿潮综合防治及资源化开发利用措施,实乃势在必行

一是有必要重新认识黄海浒苔绿潮问题首先,浒苔只是南黄海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备特别生态适应能力的一种海洋藻类,但已成为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边漂移一边快速增长的特性已经占据特有的生态位,也是在充分消耗近岸海域高营养盐的一种生态响应,可以帮助人类解决日益恶化的海水富营养化问题,而且对该区域的赤潮暴发还具有抑制作用。

其次,人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黄海浒苔绿潮暴发,因为它不只是江苏、山东沿海出现的问题,而是由内陆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再加上黄海恰好处于长江口的北侧,夏季强劲的长江冲淡水或多或少会将漫长上游流域的营养物质汇聚后输入海洋,并扩散进入苏北浅滩,乃至影响到整个南黄海区域。

所以,在海水普遍呈现富营养化的近岸海域暴发浒苔绿潮,或者马尾藻金潮等,应该不足为奇,可以看作是自然界自我净化海洋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海洋所特有的自净能力。

二是必要做好与浒苔绿潮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防控和治理浒苔绿潮办法:一是预警预报;二是拦截打捞;三是净化水体。然而,解决海域富营养化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或许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些欧美发达国家至少已经化了30-40年的时间才得以缓解,但也远未彻底解决。所以,唯独预警预报和拦截打捞是人类可以做到的;浒苔资源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无疑还能造福人类社会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本世纪初直面的这场围绕黄海浒苔绿潮问题的持久战,既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下对两地政府管理者智慧的考验,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下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应对/适应近岸海洋及其海岸带生态系统变化、提出中国解决方案的一次难得契机,值得实践与尝试。

三是有必要持续加强对黄海浒苔绿潮成因和机理机制方面的调查研究 持续展开对黄海浒苔绿潮成因和机理机制及其溯源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厘清思路,更好地认知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以便有能力干预或者控制包括浒苔绿潮在内的其它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快速变化,甚至致灾给人类带来的更大威胁或者危害。

针对海洋生态异常的溯源问题,涉及到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众多学科,被公认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急功近利。

可以肯定地说,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不是一朝一日就能修复的,海洋生态异常的溯源不是哪个专家学者便能一锤定音的简单问题,需要凭借可靠的科学证据国家的长期持续投入,并引入开放的科研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氛围,特别是强化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以及海洋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成果交流等。

四是有必要大力推进天然大型经济藻类资源的规模捕捞及利用我国早已把渔业定位为国家战略产业,而藻类养殖、捕捞业应是我国渔业水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目前,国际上对天然大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还极其罕见,而引发绿潮、金潮的浒苔和马尾藻,都会带来巨大的生物量,弃之不用实为可惜;而绿潮和金潮已经在世界各地暴发,只有小范围、小规模开发利用的,如法国布里塔尼地区和我国青岛等地,但浒苔资源利用还主要以生产低附加值的浒苔有机肥为主;高附加值的浒苔产品还并不多见,生产规模也极其有限。

呼吁农业农村部能够像对待重视和发展海洋养殖业和远洋渔业那样,大力推进天然大型经济藻类资源的规模捕捞及利用,从而能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是有必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幅提升浒苔资源综合利用力度首先,亟需破解大量清理打捞浒苔快速脱沙、脱水、脱盐和烘干的难题,特别是脱盐、烘干,便于延长保存时间,解决企业季节生产之忧,满足企业常年生产所需。其次,亟需政府部门尽早出台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这场"打浒"持久战中,尽早变政府主导为市场运作,做大、做强浒苔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政府只要发挥好引导、指导和监管作用。

呼吁各地政府保持定力,振作精神、齐心协力,改进拦截、打捞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幅提升浒苔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创造出“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奇迹结合综合防治措施,最终达到根除黄海浒苔绿潮的目的。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王方
活跃在前天 15: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