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与郑和——来自郑和家乡的报告

[复制链接]
7 ~+ ]% z4 L6 [( b3 _, [3 P/ G

原标题:海上丝路与郑和——来自郑和家乡的报告

9 `- |; u* b2 V/ L ' [% F, M- S& W( j8 k. m- s

现在“一带一路”是最热的词。两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先后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大陆的经贸交易、人文交流通道,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最古老、最壮观、最伟大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大动脉,也是文化交流的大运河。回望历史,浩浩荡荡,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 a; e, S( Z% {* X( T

% T: u) Z! v$ M. O: E: {

一、中华航海

4 i& \$ d- e5 P( H4 j' R+ r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大陆走向海洋,从本国走向世界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东南沿海的闽越人制造出容量庞大、体型坚固的木船,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进行航海活动。木船驶及南亚、东南亚,使中国的锻铸铁器及制造技术流传出去,换回南亚、东南亚的香料。秦统一中国后,传说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从山东半岛出海,往东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最终到达日本。他们带去了中国的丝织品、五谷种子,今天前去日本的游客仍能看到“秦徐福之墓”。

, O6 h7 _( j. f# e

汉代,船舵被发明出来,船舶采用密封隔舱,以巨枋搀迭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能破浪前行。造船业的进步,为航海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缫丝纺织的国家。汉代大宗出口商品丝绸的纺织中心之一是山东淄博,这里生产规模最大,织工技巧最佳,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称号。同时齐名的有河南的睢县、四川的成都,它们并称汉代三大丝绸中心。那时的中国丝绸,已经达到质地轻柔、技术精湛、花纹绚丽、品种繁多的水平。汉武帝派遣使者,带着大批精美的丝织品和金光灿灿的黄金从雷州半岛出发,途经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远航到印度半岛的黄支国,换取珍奇异宝,然后返回,正式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8 e- y' f" k# T

唐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争迭起,北方城市发展受限,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江苏、浙江占尽天时地利,且时不我待地大力发展丝织业,最好的丝织品薄如蝉翼,飘似云雾,誉满天下。南方临海,与海上丝绸之路一拍即合。中国在唐初完成了陶器到瓷器的转变,瓷器逐渐成了外销的大宗商品。瓷器易碎,海运比陆运安全,船舶载重量大、比较平稳,伴随丝绸比翼齐飞,成为重要的外销品,古人有时称海上丝绸之路为“丝瓷之路”或“陶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顾名思义,是由海路向外交易丝绸。

/ K; W4 f- @' T1 D

中国向来是个大国,但不是一直都是强国,只有开放时不仅是个大国而且是个强国;一封闭就变成了弱国。盛唐的中国是一个强国,又是一个开放的大国,海上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公元714年,即唐开元二年,朝廷在广州设立舶司,大大促进了市舶贸易。唐代经济繁荣,上层社会对香料的需求很大,高档香料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大多香料产地为阿拉伯和南海地区,这时海上丝绸之路运出去的是丝绸与陶瓷,换回来的大都是各类香料。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发达,使中国东南沿海凸显出一批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交州、登州、福州、明州,星罗棋布。

( d0 {: c% o- h% X( i6 L. p% b

人类最早的交通方式是步行,后来陆路以畜代步,水上刳木为舟。西汉中国帆船驶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水域;唐代中国海船抵达波斯湾、红海,进入北印度洋;宋代开辟了横渡大洋的直达航线。宋朝采取开放政策,鼓励民间海外贸易。南宋朝廷规定,凡能够招诱舶货的纲首或常做舶货贸易的商人有嘉奖补偿,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受到各种优待,如果外商在中国死亡,朝廷保护其财产。北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泉州、密州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不断派遣使节到海外国家协商贸易关系。

5 b5 E, W0 c2 S* }4 h; u, ?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宋代发明,当时称罗盘,用在航海上。大海茫茫无际,不知东西,昼观日,夜观星,阴晦观指南针。指南针的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第一个从主要靠沿海陆标转向靠天文导航的国家。元朝,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能突飞猛进,罗盘导航,直海远行,顺风扬送,绘制海图等使我国成为世界最早掌握天文航海技术的国家。汉、唐、宋、元,中国不仅是大国,而且是强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航海事业发展始终处于世界之先。中国不仅是个开放之国,而且是个和平之国,这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前提条件。

8 [/ X5 V! f6 `. k# _" M

二、郑和航海

$ ?. o8 ^ q8 |2 u$ Q8 @0 A8 Y

明永乐年间,郑和率领的皇家舰队出海了。1405年7月,世称“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的太仓刘家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08艘大小船只云帆高挂,浩浩荡荡,涉彼狂澜。27800多名将士舟师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敢为天下先的雄才胆略,将开通从中国横渡印度洋直达东非的新航道,登上人类远航探险的巅峰。

, Z4 o0 G( H0 ]+ h1 \ Q

刘家港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四海的古港,早在三国两晋时就已启用。此外长江入海处自然形成喇叭形,水面宽广,潮汐汹涌,可容纳万斛之舟。唐宋时,这里已是海舶交错入口,商旅驻足,异货盈衢,一派繁荣。元朝时港口内漕运万艘,集如林木,口岸沿边高楼大宅,琳宫梵宇,列如鳞次,市民商户,船工士兵,人声鼎沸,被称为“东方大都会”“天下第一码头”,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8 U6 t; A4 m5 g; d

郑和组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最大的混合远洋舰队。这208艘船,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按不同用途分类建造。宝船体势巍然,巨大无敌,篷帆锚舵,三百余人,翻江倒海,气势夺人。宝船中,郑和的座船称旗舰,布局复杂,结构精巧,外表豪华壮观,里边金碧辉煌,从船头至船尾,排列官厅、穿堂、库司、头门、仪门,上层有书房、聚堂,中层有宫室、餐室,雕梁画栋,象鼻挑檐,整座船就像一座一应俱全的宫殿。郑和在这里会见沿途各国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华侨头领,传递中华文化,洽谈商贸往来,广结和平友谊,目的是重振海上丝绸之路。

; L2 y9 l5 L! P0 h3 A0 w, V

无坚不摧的战船运载着将士。郑和七下西洋,每次使团成员27000多名,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海军将士。郑和下西洋不为殖民扩张与掠夺,不是军事侵略与争霸,是为了向外展现军事威慑力。明初的中国海军乃是世界最强大、最具规模的一流海军,士兵经过了艰苦训练。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带着一支威武雄壮的仪仗队,每到一国登陆时,前呼后拥,彩旗飘扬,服饰灿烂,刀光剑影,使人望而生畏,展示了中国的富强。

4 {. X2 `1 s/ f% `) A

如果勇敢是对将士的第一要求,那么试战是勇敢的准备与成功的关键。明代,东西沿海与印度洋区域海盗横行,商旅受到极大威胁,海上丝绸之路几乎完全阻断。郑和为了防止海盗偷袭,消灭称霸海上的海盗头目,给将士船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火炮、火球等热兵器,配备了标枪、刀剑、弓弩等冷兵器。当年,郑和到达旧港,听闻盘踞在那里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剽掠商旅,肆行无忌,立即派人招抚。这有眼不识泰山的盗匪不但不听,还谋划袭击郑和的船队。郑和布兵海面,以引蛇出洞之计将其一网打尽,17艘海盗船,烧毁10艘,缴获7艘,杀死海盗5000余人,陈祖义等3名头目被擒。

; W% {& f7 x; z9 M6 o

粮船运口粮,水船载淡水。粮船和水船是整个船队的后勤保障,是全体人员的生命之船。郑和使团每次奉命出海往返需要两年半至三年时间,有时数月至半年不泊岸,即便登陆一些岛国,多国贫民穷。

& n, Y- c# X0 c4 P4 r9 t& {

马船具有多种功能,多用于各种物品的运载:盐、酱、茶、酒、烛等船员的生活必需物资;对外贸易的陶瓷、丝绸、铁器等深受海外人民喜爱的物品;与各国广泛交流、增进友谊,为首脑、王室、达官贵人带去的价值不菲、富有特色、门类齐全的国礼,都装载在马船上。据统计,郑和第五次远洋带回的货物达164种,包括17种五金类,22种药品类,23种珍宝类,29种香料类,还有食品类、木材类、布匹类等,蔚为大观。郑和使团访问亚非多国,各国首领竞相进贡,其中的珍禽异兽,包括马林迪(今肯尼亚)送的麒麟(实际是长颈鹿),斯里兰卡赠送的狮子,印度赠送的大象,还有一些亚非国家朝贡的千里骆驼、金钱豹、花福鹿等,马船派上了不可替代的用途。

# |: [1 V' d* n' Q- c

郑和能七下西洋,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在整个中世纪,我国的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水平。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只,大船大部分在南京制造,中船多数在福建制造,小船在广东、江苏等地生产。位于南京市西北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西接长江,东邻淮河,利用这里有利的地形,明代初创建了占地50余万平方米的造船厂,取名南京宝船厂。船厂分前厂和后厂,两厂各有通往龙江的溪口,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自主控制水量。

# P4 v$ b$ W0 U6 X3 X' P8 l* q d

一排排高大的厂房,设有风篷作坊、油漆作坊、细木作坊、铁品作坊、绳索作坊,制造船舶的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来自福建、江西、浙江等五湖四海。福建长乐太平港也是宝船和马船的重要制造基地。永乐三年(1405),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这个厂建造了五艘有“巨无敌”之称的宝船。浙江、湖广、江西等地近40多个造船厂为郑和提供了几百艘中小船只。7世纪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和西域诸国关系复杂,曾经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大动脉——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无阻,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说,宝船产生的年代离今天并不遥远,然而它毕竟也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物了,而大型钢船的出现和兴起不足百年,可它导致了大型木帆船一蹶不振的命运。

- t5 c+ T; @5 x/ H

浩瀚的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和人类文明的摇篮。郑和远涉大洋的能力来自他亲手组建的,在平凡中见真实,在闪光中见绚烂的团队。在这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队伍中,既有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海军、懂得多国语言的翻译,也有医术精湛的医生、熟悉对外交流的官员、及时维修船舶的技工和观测天文气象的能人,还有动物饲养员、炊事员、唱戏的优伶,一应俱全。

, o) T" h4 N% [% f7 u( k! K

三、欧洲航海

! b0 H1 {1 M% `3 F. R2 G9 u! c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座丰碑,郑和是举世公认的海上巨人,是为人类和平友谊贡献一生的伟人。比较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时间上:郑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到达非洲,比意大利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航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2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绕航全球早116年。规模上:郑和每次下西洋船队规模260艘左右,人员27000名左右;哥伦布首航只有船3艘、人员90人,达·伽马首航只有船4艘、人员170人,麦哲伦的环球之行只有船5艘、人员265名。

: A$ M ~: M5 r+ Y) a( ^' Z6 ~+ ?

线路上:郑和经东南亚、西亚至东非;哥伦布渡大西洋至中美洲;达·伽马经非洲至印度;麦哲伦只有一次环球航行,到达菲律宾时,由于参与当地争夺,被岛上居民杀死。郑和在28年的时间里七次下西洋,平均每4年远航一次,航程近10万公里,绕地球三圈还多。郑和船队不仅到了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而且到了非洲东岸,登陆30多个国家。郑和时代既没有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也没有地球仪,更没有测量经纬度的办法。郑和的船队,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测量航程等技术结合起来,将人类航海技术推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图——《郑和航海图》。

$ l6 V- {1 v- T# \4 t+ c6 \

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三位欧洲航海家的活动被统称为“地理大发现”,三位航海家被欧洲人誉为“伟大的航海家”,大书特书。这三位航海家的功绩值得赞颂和纪念吗?

) [+ U( L/ r/ r' q! x6 h9 o% k! E2 l

恩格斯说:“黄金这两个字变成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东西。”哥伦布、达·伽马与麦哲伦共同的“成就”并不是在航海事业本身,而是对黄金白银的掠夺,对人口的贩卖,对他人土地的霸占,在全世界建立起欧洲人的殖民地。美洲的发现,好望角航路的开通,为西葡两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开辟了道路,给两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

9 m v3 S7 p9 m' @% _* E6 ]7 q# Y, d

西班牙女王在与哥伦布签订的航行协定中明确约定,如果哥伦布发现了新土地,就任命他为当地的副王或总督,其后代可以世袭爵位。哥伦布第一次航行,于1492年10月12日登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立即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12月7日到达海地岛,疯狂地劫掠居民种的粮食,并在岛上建造了西欧殖民者的第一座堡垒——圣诞堡垒。麦哲伦在寻找马鲁古群岛的过程中,发现了菲律宾群岛,为查理皇帝增加了一个新的省份。根据他与西班牙国王的契约,如果他发现6个以上的岛屿,其中2个归他和鲁伊·法利罗。所以麦哲伦得到了一个王国,头上戴起了金光四射的皇冠。

% f q& u6 q+ G+ D

地理大发现使西欧一些国家在海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把从非洲西海岸劫掠或购买的人口运回国内售卖,奴隶中少部分去富裕家庭服役,大部分被强迫到被占领的大西洋岛屿从事开矿、种植等劳役。在非洲、拉丁美洲,西欧人拿出不值钱的玻璃球、镜子、别针、纽扣之类商品,换取贵重的犀牛角、象牙、黄金、白银、奴隶,在不等价交换中获取暴利,按今天的说法,完全是丧尽天良的商业欺诈。

1 X9 I3 d Q1 U; q; E6 ~

四、文明之旅

, E7 U" C. ?/ L4 W: X

在世界史上,航海多与探险、发现、征服、掠夺联系在一起,然而郑和的航海既没有野蛮的征服与掠夺,也没有血腥的摧残和杀戮。郑和船队从没有掠夺他人一分财富,从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从没有伤害一个无辜百姓。15世纪的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我们不需要在海外开辟新土地扩充版图,也不需要远涉重洋去寻找黄金白银。明朝廷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增进友谊,互通有无发展贸易,传播借鉴交流文化,观天测地绘制海图,造船航海振兴科技。

, t5 @& y. m: _$ E

明初60多年历经三位皇帝,朱元璋亲手制定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永乐和宣德年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把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的政策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民,切记不可。”他指出中国与周边15国为友好邻邦,定为不征之国。朱棣经过“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提出了“四夷顺,则中国宁”“内安诸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咸期生遂”的对外政策。郑和下西洋遵行“君主天下,施恩布德”“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共享太平之福”的圣训,这一圣训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航海过程,因此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发自内心的最高礼遇。

9 n- a- H: r/ @5 c+ h

1409年12月,郑和七下西洋必到的越南归仁港,又迎来郑和船队的到来,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骑着披红挂绿的大象,前呼后拥,出郊前来迎接。500余名士兵手执锋刃短铳,脚跳舞步,手捶木鼓,嘴吹椰笛,欢喜若狂。见了郑和,酋长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

8 b- R# U& F. u

永乐十年(1412),郑和船队访问印度洋西海岸美丽富饶的礼仪之邦榜葛剌国。当国王得知宝船将要到达,便派遣部下,穿上盛装,骑马列队前往海岸,迎接中国贵客。在都城王宫,国王恭敬礼拜迎诏,叩谢加额。郑和开读赏赐,受毕,按当地习俗,铺绒毯于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礼之甚厚。

- J# V, P- e/ E2 ]+ B

在郑和航海的感召下,中国在海外的威望不断提高,在国际间形成了“中国热”的浪潮,凡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派遣使节到中国朝贡。据不完全统计,在永乐、宣德年间,亚洲、非洲共有60多国前来中国朝贡、访问,其中有近20位国王。将“四方万国,九夷八蛮”之人毕来朝见的和平外交事业推向高潮,这局面当时世界绝无仅有,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

" }( u+ k( v$ J, ~( B/ x" d

郑和先后七下西洋,遍历亚非30余国,主要航线40余条,海上丝路畅通无阻,海外贸易空前活跃,布局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港口、贸易中心。郑和船队携带当时世界科技最先进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丝绸是其中主要的出口商品,锦绮、纱罗、绫绢、绸缎五彩缤纷;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官窑、民窑,杯盘、碗碟光彩夺目。贸易形式既有物物交换的货物交易,我赠你送的官方贸易,还有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郑和远航,不全是输入一批统治阶层使用的奢侈品,还通过具有市场性质的贸易,进口大批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为海上各国提供了大批中国产品。明代,中国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较高的年份达到白银100万两,这个数额相当于东南亚地区当时对外贸易总额。

" N! A% v; u, G- M7 E

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与世界30多个国家建立起一座文明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那些遥远的地区。瓷器是综合体现中华文化风采的物质载体,瓷器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畅销,传播的是文化的表现力和艺术的想象力。青瓷盘碗在民间成为互赠的礼物,象征友谊;青瓷杯瓶在富人家当艺术摆设,象征财富;青瓷大罐大碟在王宫豪宅当作装饰,象征声望与尊严。中国瓷器成为佛教国家寺庙的供奉,皇亲国戚入土的陪葬,平民百姓日用的惜物。丝绸象征中华文明,鲜艳的色彩、斑斓的花纹,极适合东南亚、南亚温暖的气候。郑和船队还通过赏赐、馈赠、贸易等方式,把大量中国铜钱输出到东南亚各国,促进了这些国家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同时,输出的金融制度在东南亚通行了几个世纪。

: t, N. n1 M% s

中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早81年,早在22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海洋是沟通世界的便捷通道。今天由于陆地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自身繁衍的严重失控,世界进入了“海洋时代”。无论是大国的政治家还是小国的战略家,都把探索人类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目光投向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伟业,使中国变为海洋大国,获得了从日本到非洲东海岸的制海权,将中国航海事业推向顶峰。

* d, T+ p( I5 D7 o/ m; c2 ?5 {

郑和那时就认识到海洋是个硕大无比的天然宝库,控制了海洋便可安民定国。战无不胜的海军舰队是控制海洋的基础,如果郑和的海洋观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世界文明史可能会是另一种记载。可惜那时的统治者深受千年来以农立国、耕织为生、自给自足、世袭陆土的封闭大陆观念影响,失去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把刚刚迈进海洋的双脚缩回大陆,背向海洋,闭门不出,实行海禁,连郑和七下西洋积累的宝贵资料也当作废纸一焚了之。

# y2 m. l7 {- J1 M3 B7 P* P

航海是一门综合科学,造船技术、航海科技、社会科学,乃至天文地理、海上救护,无所不及。伟大的郑和在近30年的航海实践中留下了许多人类创造史上的伟大功绩。其中,根据航海经验,结合天文、气象、地理知识,创造了具有极高价值的系统完整的《郑和航海图》,这既是我国最早的海图,比所谓的世界第一部航海图集——荷兰瓦格涅尔《航海明镜》早很多年,在世界地图发展史中占有辉煌地位。

\. h2 V3 p7 S$ b* {

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中国长达五个世纪被湮没,除了些零敲碎打的文学作品,其光辉业绩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他才又被世人逐渐认识。1904年,杰出的政治家梁启超写了著名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是尚未被完全认识的领域,人类已经调查的海洋面积还不到百分之十。而现在世界商业及军事运输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五都通过海洋来完成,海洋运输是世界经济运输的主动脉。今天,高瞻远瞩的中国领导人把视野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拓展到整个世界海洋,重振海上丝绸之路,向海洋进发,造福于中华民族,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o; I9 H) d* V1 Z" E

五、历史回音

2 v) v9 T4 {7 l* h" C

伟大的郑和,何许人也?郑和是云南人。洪武四年(1371),郑和出生于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一个回族家庭。晋宁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昆阳坐落在“五百里滇池”岸边。滇池碧波万顷,旁边远山如黛,有内陆湖泊秀丽多姿、波光潋滟、清风习习的湖光山色,又有海洋帆影天鸥、水天一色、空阔无边的雄浑气度。昆明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市旁有海,市内有湖,四周有山,被誉为“东方日内瓦”。郑和从小在滇池里戏水,在西山上望日,登高望远使他有了系念苍生的胸襟。郑和的父母育有二子四女,郑和排行第二,取名马和,小名三保。郑和父亲马哈只身材高大,仪表奇伟,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体恤贫弱,受到邻里乡亲的尊重和爱戴。郑和自小受到良好家风熏陶,养成立身正直、待人宽厚、学习刻苦、做事勤奋的品格。

( B2 C2 k5 S* {1 N

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进攻云南,11岁的三保被明军掳去,带到南京,入宫当了太监。他聪明好学,精明能干,在燕王朱棣起兵夺权的斗争中,多次跟随燕王参加战斗,机智应变,勇于冒险,累立战功,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才能,深得朱棣赏识。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朱棣赐他姓郑,升为内宦太监,成为内宦的首领。这年郑和33岁,正值血气方刚、忠君报国以酬壮志之时。

6 M0 ^- y8 O! x/ M

朱棣坐稳江山,打开门户,重开海上丝绸之路,将主帅总监的重任放在了郑和肩上。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经历了惊涛骇浪、狂风暴雨的袭击,常常是九死一生。宣德八年(1433),他第七次下西洋时,在返航途中病逝于印度西南边的卡利卡特,终年63岁。郑和之墓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南京牛首山南麓,用优质青石砌成的墓园墓盖,体现着穆斯林的葬仪习惯。墓前有28个台阶,象征他有28年的航海经历;台阶分四组,寓意他生前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组七级,象征他七下西洋。郑和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力,是中华民族一座宏伟的精神丰碑。辛亥革命的元老李鸿祥曾写下绝句《怀古》:“西洋七下半环球,航海先声振五洲。郑氏如无家乘在,几疑三保出昆州。”

2 v5 d; e* \6 q% H5 ^

伟大的爱国者往往是超生命地热爱家乡。郑和首次下西洋前夕,怀着对家乡、祖辈的思念,特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为父亲撰写了墓志铭,委派专人捎回家乡,嘱托哥哥马文铭将其刻在碑上立于昆阳月山父亲墓前。永乐九年(1411),郑和暂时放下繁忙的公务,利用远航归国休整的时间,选择了穆斯林斋月这段圣洁的日子,专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昆阳,欢度斋月,为祖先扫墓。

" R" H5 C; Q' f% u- @; `$ g

云南人民没有忘记郑和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人类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在晋宁城中央为他竖立起一座高大英武的全身雕像。恰似站立在宝船的前头,8米高的雕像雄姿英发,左手按着宝剑,右手拿着远洋航图。我看到这尊雕像,想起了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对郑和的描述:“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云南人,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秀,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耳旁回荡着南京《天妃灵应之记》碑描述的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抵达印度海岸的情景:“飓风黑雨,海冥黯淡,雷电交作,洪涛巨浪,摧山倒岳,鱼龙变怪,诡形异状,纷杂出没,惊心骇月,莫不错愕。”

7 K& R( [- D, I! S

昆阳颇具规模的郑和公园内,有一栋三层小楼,汉白玉围栏,飞檐凌空,巍峨壮丽,这是郑和纪念馆,陈列着关于郑和光辉业绩的文物、资料、图片。晋宁月山上有一座碑林,一行行长廊,一块块碑文,省内外的当代书法名家用不同的字迹,抄录着从古至今伟人、名人对郑和的赞誉。有永乐、宣德两位皇帝的御制诗,也有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对郑和伟烈丰功的赞誉和评价,64块碑文汇成一句话:郑和是举世瞩目的伟人。

1 h) D3 k* L! V+ S9 r

郑和是云南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以“三宝”冠名为荣,泰国有三宝庙、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垄、三宝港。有神庙的地方,把郑和当作神明供奉、崇拜,长年香火不断;在民间传说中,郑和呼风唤雨、填海造山无所不能;在文学作品中,把郑和描述成超自然的神,能镇妖、避邪、医治百病。在非洲工作8年之久的《人民日报》首席记者李新烽调查过郑和在非洲的影响。600年前,郑和船队到达肯尼亚的拉穆群岛时,一艘船不幸沉没,劫后余生的船员在这里登岛安身立命,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有着3000多居民的上加村被称为中国村,传说其先民即来自郑和船队。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是郑和下西洋到的最远的地方,郑和船员上岸驻泊,因干旱缺水,打井取水,不仅满足营地人员的饮用,还供应给当地居民。

2 o) C5 v) m; Y9 n; j

三口已经废弃的深井,今天成了当地的旅游景点。也门的亚丁是郑和船队当初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郑和船队补充给养、等待信风的故事。马尔代夫自古是跨国贸易的中转站,早在公元前500年,斯里兰卡人和南印度人就来到这里定居。长2000米、宽1000米的小岛马累今天是马尔代夫的首都,郑和船队1433年登岛休整,向住在岛上的国王赠送了青花龙纹执壶和画有凤凰图案的青花瓷盘。

. @; ?% w1 g2 f+ f

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等国把郑和下西洋作为造船学、地理学、制图学和航海学的资料进行研究,一些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大专院校都有“郑和学”的研究机构、专门人才,还常常举办相关船模展览、学术研讨。

" K% n9 R J* V1 j( S# _! v1 s* E

郑和是世界上最早的洲际航海家,过去因受全球范围内“西欧中心论”的影响而被忽视,现在随着亚太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驱动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的拓展,郑和精神唤起了中国民众的爱国主义热忱。爱国主义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富强的源泉,郑和鞠躬尽瘁,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的伟大精神,激励国人振兴中华,走向世界。

( v1 k1 y7 t( S7 Y) R

作者:丹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n. {$ [" f0 \1 B * g3 K0 ^2 B, M6 O

责任编辑:

n$ T) o9 r* ?; y. @# h( K2 C + q; O& P* P) I" D, Q# o 8 X# K! ?6 E; G & E6 c) A9 H& t' i! W* x u+ O. y9 J7 x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那年那人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