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v! `8 p7 L" s" P4 r. O& S
【本文来自《中国古代的木匠,水平无论有多高,都不过是技术而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P; t* e. [) a& [" r- B
没有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总结,那中国的技术是怎么传承的? 4 m8 N- }! n$ F2 m4 t9 P
为什么所谓的没有体系的中国的科学技术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有系统整理的科学著作?汉朝有,唐宋有,元明清也有,中间能够跨度这么多年还不遗失? W% o# @% V5 p: \0 ?% y
光建筑一行,可以看到梁思成的所著中国建筑史,历朝历代的营建模式,都是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变化,或增加,或删减。 / c% n& i R M: }2 B+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有主管工程,水利等设施的部门,要管理就要有标准,要标准就必须有符合实际的科学逻辑,要有逻辑就必然有人总结归纳,否则从管理学上讲,怎么管?管都没法管还设立部门干什么?
! c2 M) a9 L0 z7 ?" \6 I/ D" Y, t: E Q 很显然,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是有传承的,从正常人的逻辑上讲,这完全符合生产需要,否则造个水车,今天就造好,明天就忘了怎么造,后天又重新开始研究怎么造,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有限生产力环境下,这能被接收吗? - K: S( z' Y) D, [4 K2 X& Y7 B
显然不可能。
: y) B( T. P! r' D# B) S$ V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古达的科学技术是用什么体系总结归纳和传播的,为什么会大量遗失,同样在历史著作里中国古典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极少记载科学技术,往往只是大略谈下研究成果或者是应用案例,极少谈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路线? . z1 F Q. y+ G& ~) N
我认为,首先是古代中国的选拔制度决定了很多古典知识分子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大量的知识分子只能去学孔孟之道获取上升途径,自然科学的总结只能由官方或者民间某些脱离农业生产和朝廷徭役兵役的人员去处理,因此并非是这些古典知识分子不知道这个重要,实在是他们自己都看不懂,处于某些原因(阶级,信息交流的阻碍)又无法放下身段去和工匠,技工沟通学习,以至于最后他们大多在史书上只能草草记载成果,还没有论证过程,而这些普通的工匠,技工他们往往有大量的经验,甚至我认为在他们的圈子里一定有形成已经是科学逻辑的指导方法,但是苦于这些人并非去考功名,和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不兼容,因此这些人没什么文化,自然无法通过自己把经验和教训论证后传承下来,只能长期以经验形式口头相传。
" W7 T! O Y% E0 E; r) T7 E! f3 s 这种情况在欧洲却不是,欧洲文艺复兴后大量自然科学的研究本就是脱产的贵族上流,用财力去支撑,同时还要有宫廷和民间的支持,这些贵族本身同时具备良好的社科和理科知识,因此在科学研究上,他们有思想解放的基础,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也有物力财力的基础。 * `' N1 `; Q" }" p8 F
中国的技术体系归纳和总结任务,要说是断代失传,我认为也是大量发生在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思想大混乱,大变革时期,大量的技术被传统知识分子不加辩驳的抛弃,连言传身教的继承模式都丢失了,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技术发展了2000年了,打不过洋人,因此一定有毒,这种状况在改开之后一段时间也出现过,中国知识分子大量钦慕欧美,崇强鄙弱,人之常情,但是他们也和晚晴知识分子一样,过分忽略了中国的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 ' T A5 O/ f" R: z' P% V! Y: E
( w, f# X2 J6 z5 K3 L: R
9 t) T( h3 r, z/ F+ a" s
# {7 I, m, c( ^! V- j+ F7 F
# I% H# y9 z* F- U: a0 w) v- Q3 N! I, X Q$ _/ X7 A, p5 k7 D
( a2 R/ p9 j7 D
5 h. N0 I. Z% v4 U, X( ^! N! Z
$ {1 D! v: |6 Q8 A6 d
) r4 ]+ {3 z+ y1 i& Z2 _
/ z! z* \-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