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9 k: K) M; `7 A# C6 v+ x3 ^3 R * }2 _* B) g; N' t5 B( j
地震威力巨大,破坏程度极高,地震监测预警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地震监测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厦门的地震监测能力如何? & R/ N( f/ T0 \
$ A9 x- }0 C6 }% R' c& j& Y- [
: D1 O% ]/ p9 _1 A$ F 今天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时,本报为您介绍厦门市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的亮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 h: X# l$ S! K% c
C& I6 P! A1 Q3 t8 t9 U
! B* B$ G$ b4 ~# c; D& I 地震仪 9 U9 c1 d6 I0 s% ?
; I0 g6 q7 V4 W
, b8 ~ K- j) \1 n; [' h 24小时监测地壳 2 F% y6 W+ B! h- _1 \& f
3 J2 d' u$ X: |, o, O, W4 f ( \7 U( h$ w6 `' J1 a m( s" O; w4 P
可记录小到1级以下的微震、大到8级以上的巨震,而且还可以给出完整的地震波形
, ^: o) `! K4 O7 [ : u/ ~" P+ G( R& d, i% [- |5 z3 x, {
2 ]6 v0 ^1 d& y& j4 O 在厦门石泉路9-4号,有个地震观测山洞。在这个阴暗的洞里,摆放着一些神秘的仪器。这些仪器体积不大,但可以在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震仪。 # v7 w/ i2 a; s' a' ]5 T# G
3 k& h, I0 M! [5 q/ Y, E% R# t
; `6 n) j* ^5 t) a
“地壳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看似平静的地面之下,地震时有发生。”厦门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地震监测预报就是捕捉地壳运动的异常信息,为大地“把脉”。
0 ~) b" Z# m. a2 o/ Z! z9 E 2 V f6 _7 ~1 ]1 n
5 c) M: g3 e @( y
地震仪摆放在地震观测山洞里,就是因为山洞里恒温恒湿的条件,可以保持仪器设备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度。 $ H2 v- _7 K! S
# j& f) {7 j/ _' X I# o* E 7 {+ O2 w( q" j
“现在的仪器都很先进,实现了数字化,在线就能实现数据采集。”这位负责人表示,地震仪24小时监测地壳的任何细微变化,可记录小到1级以下的微震、大到8级以上的巨震,而且还可以给出完整的地震波形。 ) t1 O2 N* Q* Y
. O9 g {* A& ~6 t$ X
1 n f0 C& P- e% K; n- K2 i- z 除了地震仪,地震观测山洞里还有不少地震监测设备:测量重力加速度的重力仪、测量地壳岩体垂直方向变化的垂直摆、测量地壳岩体水平距离相对变化的伸缩仪。这些设备就是地震部门的“眼睛”,地震部门通过它们提供的数据对地震展开研究和会商。
' {# w, c' q x+ z& X8 i 5 L ?7 ]! _$ u3 X2 b. k
; o: |" y% {5 Y \4 Z& t 据悉,厦门市还设置了四个强震观测台,分别位于思明区石泉路、白鹭洲音乐喷泉北侧、中山公园、集美敬贤公园南侧。强震观测台可以分析、速报地震烈度,快速评估震害。 ' {& R6 e3 o3 r) C, k h! @! M
- [: E4 o, r+ C
' K$ P# q- I! V
以地震烈度为例,地震发生时,地震烈度速报可以第一时间为政府、社会公众判断灾情、启动应急处置等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当地震到来后,根据地震烈度区域图,参照生命线工程分布、危化品集中分布、居民区分布等,政府就可以分析出城市受破坏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 E& |& [0 |! n9 I; e
6 o$ L' p. f# c R2 G- E) l
. z/ ~8 N6 m: a3 v" J
为加强地震预警工作,厦门辖区内还设置了50座地震监测一般站,覆盖全市所有街道、社区,为开展地震预警工作和烈度快速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h9 D6 Y/ l7 s7 ^
% x3 D5 L/ @1 e. U8 [
0 s% E0 [: n1 u$ {" t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被称为地震前兆。
" t1 \# B- |# t2 _1 K $ t2 q& e& D4 U
- s0 N! H ^/ J f
位于东孚汤岸村的水氡观测站,是地震前兆监测的主要地点。每天,工作人员会从这里的一口几十米深的水井里取温泉水,再送到地震实验室里,检测温泉中氡的含量。 - V. X y+ e! Q5 m1 b% ?
/ z' h. U, D) B( L9 w- f
( w1 y7 Q+ r& t# Y q" C0 U3 B& y
氡是地壳中蕴含的一种惰性气体,地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总是不断地向四周扩散氡气。地震前,地应力活动加强,氡气不仅运移增强,含量也会发生异常变化。所以,测定地下水中氡气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地震前兆的方法。
. a7 `' A6 B8 c# v) r / C$ S! v1 s: T# `, R
' S4 R8 s4 z' U
除了水氡观测,厦门监测地震前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电磁观测、地形变观测、地下物质密度观测、地面运动观测、断层活动观测等。 % q8 B# v4 f9 g. t) V& d
" Q9 ~! }% g- x 8 f" m W1 ^$ O- u0 |& ]* u
气枪震源
1 Y' _0 e% q( n* X 5 i1 o. @! R, V# `7 N/ v1 d9 e: X
$ f" E8 {; B; c% v/ Q 可以“拍一拍”地球 + k. B; {0 B% W/ a1 w
) [& B+ p! h$ V" Z
% c/ K }' `0 ?) q" i& ?. z( \4 F 产生人工地震波往海底传播,获得海底及海底各地层的结构构造等信息
4 p4 M7 y3 E5 q7 T7 ~- \; ` \2 J0 |9 m4 {" {
; ?, W- b, s- u% P6 o3 Q, C. c6 ]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发生在海洋的地震占地震总数的85%。位于厦门的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就是研究海洋地震成因和灾害防治的专业机构。 / G/ U2 r4 b2 G& F: N
/ z* `1 C& @* S2 k6 I 4 b: K* ~1 k8 y! `2 c1 B6 t7 s
研究所位于同安区洪塘头,大楼外观看似普通,却暗藏着强大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目前,研究所已自主打造了“延平2号”气枪震源物探平台、水库移动气枪震源平台、两栖气枪震源车,构成大、中、小系列气枪震源技术装备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地学探测尺度与精度要求。除了两栖车这样的“小伙伴”,研究所还有“大朋友”: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
% h8 w, J7 {% L1 C' D' `6 G6 z
$ R- |- ?6 ?. t* t7 R; C * Z" S" T3 I, [3 ]
“如果把地球比喻成西瓜,在不切开瓜的前提下,通常是通过拍一拍、听一听,来判断西瓜成熟与否。那么我们的气枪震源,就相当于用于地球‘拍一拍’的工具,专业地震仪就像我们的耳朵,用来听一听穿透地球内部传回来的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就可以‘照亮’地球内部。”研究所海洋震灾风险研究室主任金震介绍道。 . ]4 ^# z# d6 P1 S2 d
' m. E0 f# f) [4 u$ P/ A3 p- \
; t# d, U% g! j2 a+ ? “6只最大容量的低频气枪组成的枪阵,在海上同时激发,经过上百次的叠加后相当于近2.0级地震。”他说,气枪就是“拍一拍”地球的核心设备,它内部存储的高压气体从气枪腔中瞬间释放,产生人工地震波往海底传播,获得海底及海底各地层的结构构造等信息。 # G+ ?9 u8 w. V# D/ t) @
$ S& c1 [! p& B0 y3 f
: E1 ` |' l5 R' z$ D9 @9 i; Q5 d 可以“拍一拍”地球,那么怎么“听一听”呢?金震说,“听一听”就要有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就像医生的听诊器,能监听到地球内部的震动信号,给地球“诊脉”。 ) b5 h: X& b3 L. w, u9 B/ K
7 a+ \4 d6 D- t
" i5 J T5 |' O7 M- {- S+ H 采集人工震源发射的地震波信号,需要配套的接收设备是海底地震仪和地震拖缆。不同类型的海底地震仪,可以用于接收海洋人工地震波数据和观测大大小小的天然地震。地震拖缆则用于采集反射信号,数据经过处理后,就能获得地层的详细信息,这些数据是研究海底构造、沉积结构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每一次海域调查平台出海作业,都会采集回海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海洋地震探测数据随后进入研究所的“处理工厂”——计算中心。
: q# M! H0 U: ?- ?; L
* T0 |' W& v) }% V S* z) E : F5 K) K4 y; c
科研人员抽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深加工处理方法获取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浅层和深部构造信息、海底地球物理场特征,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获得的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展示,为海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助力。
) D/ x9 U9 d9 K& G/ D & D" w2 E4 s* o
9 j/ ^5 {' p! q, Q* |/ O
海洋地震灾害风险的来源就是海底的活动断层。“海底的活动断层就像是西瓜内部的空隙,人体骨骼上的裂缝,是最具有危险性的地方,也是受力后最容易被破坏的地方。研究所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海洋地震风险源探查,找到这些地方。”他说,在知道了这些地方的地震灾害风险以后,国家在这些地方的一些海洋工程就必须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地震虽然无法预测,但是地震灾害风险却可以。 ; w& ?7 P5 Z* o& t( L- w
/ [, I+ `- p; S6 P3 c8 v' i, } u 8 I8 z6 N% M( m: x# P
金震表示,研究所在不断发展海洋地震技术装备、海洋地震探测技术以及海洋地震灾害评估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聚焦海洋地震灾害风险,不断朝着“搞清楚、弄明白、防得住”的目标持续努力。 ; L) {6 T N7 A7 R' q; {7 o" C
q* |% e' ]2 N1 w" r- S" `
h S. R2 v0 X 【亮点】
6 N+ \1 o+ l% ~, {3 v
3 o5 |* p- B! A( l8 Z
S/ k: q& i; k0 p 地震预警信息 ; ?& C5 s6 j% @$ K: B
7 `0 C. p$ L0 s- d# @: Y0 X- v" A* ]
1 q2 L, Z' O( b1 ^) n$ j 发布终端 . a, ^; ]+ m9 b* v5 A
& n6 M: @4 G- N* e. s: Y8 g3 g O4 }
" g) q* t$ g. G 覆盖全市社区和学校
3 w# w0 y: m; U3 ~: ] # c) h/ S F. N' {0 N& {+ k, x, ^: t0 t
6 Q Y7 N7 w/ X/ k* Z/ Y, M b
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地震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
% T: h- [0 ?$ f! |4 x+ l5 p
. e. s( o) M' R% Z) P) t/ S) o* M2 R
8 n' W* [" F `0 U l: k0 O' T% ]4 @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安装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1800余台,覆盖全市所有的社区和学校。这些终端可以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
# ]9 \2 M) H/ \- d# k+ y
! b9 Y, L1 h+ [. y6 ^1 y
( Y# h* K5 C \* T6 M, ^/ i- E 一旦厦门周边发生破坏性地震,地震预警终端的屏幕上就会闪烁相应颜色的预警信号,发布地震地点、震级、本地烈度、发震时间、震源深度等地震预警信息。同时,屏幕上还会有倒计时,提醒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市民可以抓紧时间避险逃生。
$ Z+ N/ k4 a- V$ p8 a. x' ] l8 t0 L# }8 w- p
* v" D; X/ I' p2 _
据悉,紧急地震信息管理系统由预警管理系统触控终端、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专用终端和预警专用广播系统组成,依托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储存等先进技术,及时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在内的地震预警服务,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8 q! G S* v9 m. H, Y# S % n* n3 C- A- h: w
2 [. C0 p# |0 L
【点击】 * b% d \6 h# G, \$ h1 @6 H
/ E8 ]/ h h( U0 [ s
2 [/ i. r6 i3 _" Z& n0 p( Z0 F 我市地震 5 K [% |0 t* l% h: P! L
0 N3 S! q0 |5 v3 J& a; p& a
, z0 {9 q& o& [: {+ S/ T( }! v 监测主要手段 ' b8 ~: O, f2 l: g# U0 W- G1 q5 i, M
8 M$ B& Q, l3 s7 X( c0 Q
9 B. }. A. e* A! @& R. n 厦门地区GPS网观测 1 n5 p- u" Q# K5 i
3 z5 M& O- \ v
, x$ S4 A+ ?! z2 n) f/ f
2017年我市对厦门地区地震前兆监测网进行了优化,在厦门区域及周边布设GPS流动监测网,主要监测海沧南-钱屿北西向断裂、北东向厦门西港断裂、癸官港断裂,对这些区段重要的构造断裂运动进行精密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促进、提高区域地震烈度预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服务水平。
1 n- {" \7 D4 Y# u
1 d8 D% r( r# b m& ?- g 0 n9 b% d9 T; T; o* \
流动跨断层短水准 8 h0 d5 B1 y" n5 i& W' O- R2 q, o7 C3 @
; O: [. H$ N! E
+ r2 g- T: s( _' F) L9 o$ M. I! a
为了监测厦门市及其近海地震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区域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特征,在厦门市布设了天马跨断层场地、东渡跨断层场地和虎仔山跨断层场地三个形变观测场地,监测相应断裂的活动。
8 C* Q8 e9 f* P: T. g6 Z # Y8 H# x, v+ L- V; K7 p C- H
# g7 w% I' k2 n( Z1 m9 n; o& m 流动重力监测
/ f: Y( h1 H9 U7 a5 [: A' {
; @6 \$ P) L2 \9 w: A 4 M$ k( a7 W0 o" {
流动重力监测结果提供区域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它所产生的异常值直接反映震源的地壳形变、介质密度(质量)及地下物体的变化和迁移,是目前地震前兆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研究厦门市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情况,我市从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重力监测网,厦门地区共布设17个流动重力测点,共22个测段。
; K! E& O0 O" {% \9 Z
Q4 \8 {) E( X6 t4 ]" a8 E
2 e8 I$ ?0 P& c/ R) U 流动地磁监测
- L: a3 ]+ O1 W: f* V' Y* x& e
4 i" ?$ P# K. i2 d; `' g& {* h
5 c; C/ t1 \/ M- P/ Y8 I# C: Q; |& o 流动地磁是以局部地磁场总强度重复测量为基本测量对象,以测点差值变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为主要分析对象,是流动地磁的常规处理模式。通过对流动地磁网的重复测量,分析研究区域地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了研究厦门市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情况,我市从2008年开始对原有地磁测点进行加密改造,厦门地区由原先的4个测点增加到了15个测点,岛内4个,集美地区4个,翔安地区2个,同安地区1个,海沧地区4个。
0 r! a7 @' `) l4 y6 P
}$ I# d' E2 _+ T
V" E0 d; \% I& t( X (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张群) # G% r; `4 u& |/ m; Z( U
3 E7 s9 l( B) a7 S0 C6 s* Z1 R
1 m" f% m- O1 G3 z6 \5 Y5 { 举报/反馈 . H- B, F5 X& n# M' F
# s; Q' v/ K! J6 X
. i; l4 g: P* O' O. E9 Z) L+ l9 ^: S3 z! {
/ o# G5 I) k* ^% a# u
, {8 `/ N4 J) s. ]- V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