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是引发大黄鱼等经济鱼类内脏白点病(或“肉芽肿病”)的主要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近日,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研究员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quacul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vgAS: A novel two-component system that controls type III and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s and virulence in the fish pathogen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杀香鱼假单胞菌致病的关键调控机制。( U# L8 |3 t! i; \# q9 O
团队研究人员在该鱼类病原菌中发现了一个双组分调控系统PvgAS,包含传感器组分PvgS和响应调节组分PvgA。他们证实该系统能精确调控菌体内多个基因的表达,特别是VI型分泌系统-1(T6SS-1)。团队此前的研究已经报道T6SS-1是诱导大黄鱼组织肉芽肿形成的关键毒力因子。新研究表明,PvgAS可被视为T6SS-1表达的一个“分子开关”。当PvgAS被敲除后,T6SS-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导致菌株对鱼体的感染力大幅减弱,无法在组织内繁殖生存,也没有明显的肉芽肿病变。' s' Q3 L, l, I! A* @/ J' U! h7 \
- g8 B+ `+ M: q9 K) d
" U8 o0 `) R: B6 p该研究首次揭示了PvgAS系统在杀香鱼假单胞菌的致病力调控中的关键作用,拓展了人们对该鱼类病菌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由于PvgAS系统在不同来源的致病菌株中高度保守,因此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抗菌药物或疫苗的靶点,用于防治此类鱼类传染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6108)、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2004)等项目的资助。
6 H( U8 u5 a4 \3 E( H论文的第一兼共同通讯作者是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陶震副教授,研究生叶浩达为共同第一作者,严小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4 G7 X6 A% G* I7 |5 _5 \; }
论文链接:& E; E2 q* R: q: [% a
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ho9uACeYFZlv
$ A& g" @- f7 E$ R3 e5 y( U& W& Y" e3 A: J% J
<ul><li id="254LJNOA">
1 z' X" I( G1 u
0 L3 u( ]" _% p% W9 I! O8 I0 N! O+ Z" X# L4 W4 V
<li id="254LJNOB">- Z8 M$ a/ Q, X3 Q1 E
: K" z; i* _: `9 E J8 v- ]
信息来源:浙海新闻。
7 |, H4 O* q' \! W: c% \6 m<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