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j) b7 m9 |1 ?# Y( f$ A* v7 ~- z8 u8 ~2 f& ?8 V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
9 a- {% J' T: o4 X3 L7 V8 C
* h. M1 s0 x, {1 j/ K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
. J# ?( t9 ~: f; u9 K6 j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 R( ~; a. j" p, o+ z1 E8 R9 e9 ^# e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 C1 F' M: b: |* x在作业期间
4 f8 ?8 v* w0 k: a6 o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2 q& Q9 A) f( u2 X6 q0 `
/ B$ i3 r/ B4 b; U* |7 z
9 u0 W/ j: m4 _0 Q x6 U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在北极点附近开展海冰综合作业3 N5 {) R% ]: G
考察队在北极点重点围绕大气、水文、生物及海冰情况开展了冰站调查和海洋综合调查作业,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海冰和洋流变化过程,加深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1 S. ~$ I, E6 }; v
1 A% s5 e8 }/ [( f" x5 B) C7 l8 X; g. B f
此次科学考察
. D4 Z3 L- I+ Q; j& c ^是党的二十大后% [, K m- a. J, `! x3 s
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
8 ^9 A+ L. h; ^, P3 [8 @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 O( l5 q) v4 V
也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
7 P1 h4 K5 R3 }! Q3 \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
8 A6 L" q* L B- S, `1 [% K5 L* ]& B此次“雪龙2”号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区域7 V* C) h- ?3 }5 x5 z7 }
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4 U; ?2 z N6 R* C+ o3 n! N
彰显了中国极地装备能力的提升. [+ t6 H" C& T) |
相信未来我国还有更多船舶冲击北极点的记录!
, m' S, H6 \! J考察队于今年7月12日从上海出发,预计将于9月下旬返回国内。3 Z9 ~. p/ ?+ {7 }' |: i7 r/ b
毫无疑问! b$ X* J& H1 Z+ z
“雪龙2”号独特的设计
5 ^: e( f4 w2 J, y5 Y对它的成功起了关键作用- C' f/ T7 F6 v
4 b3 u1 G& s; a, |' y那么这艘船有哪些独特的设计呢?
* v! R9 H1 a( x* j* f5 ]" l跟随小编一起了解↓↓↓9 C( T" x0 p: ^7 | U6 ]) s7 W4 z* V
“雪龙2”号的“黑科技”
8 V" ~4 n% N# `1 i& N“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d( T" a, q" p* w: {
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5 r, }% N! z: ?! L9 ?5 D1 P2 j
它能轻松穿越20米冰脊
3 C# c1 ?. n( ~6 F8 d7 W" K能轻松破除
3 G9 d7 t4 P$ {# i5 Y6 _1.5米高的冰层、0.2米厚的雪
* p% e2 F) I% N) f: h6 G$ }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1 \& M7 l5 v* y0 A% M- \0 u* X4 {
. F2 o+ L" o4 S3 Q$ B“雪龙2”号之所以能够在冰寒极地
" O, P- c# S' ^+ v畅通无阻,安稳航行
+ _$ x" Z3 b9 P: E与它采用的一项
- N# E8 {. L( f' i6 A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密不可分
7 O/ t0 \9 \' f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R- G6 O( z8 W$ T: Z. m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3 |/ K0 t) G% q怎样做到让船舶滴水不漏?) |2 V2 B5 P+ s+ A: @% J& x5 U) P
2 T# P2 m( a0 S6 d- f“雪龙2”号全长122米! H; M4 c: j$ a4 W
排水量约1.4万吨 O6 |8 y' i- W! G* l) S: B9 V' m5 q
可搭载101人2 s% A M# A C) u+ i
: v+ l7 Y [, U; G$ t本航次配备一架直升机' O. D0 u1 p# ?' f9 X. C% `6 C5 `
和“雪龙”号相比
3 Y" N g# V( r) h& `“雪龙2”号的排水量小了: }, a+ r+ \4 ~
船身也比较短1 ]2 t0 k* E* G2 g
但破冰能力反而提升到了PC3级
" H" b3 k: v) E0 N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K' G. u# h, Y& X$ _& [5 n
王燕舞介绍$ L& r* B& U& [- ~! b
PC3,属于中高冰级/ ^! X9 \/ j5 W, `: j% g
破冰能力可以两节的航速
) t9 j5 E7 W/ f: @1 b- [破1.5米的冰加0.2米的雪8 o8 }3 S K+ g m$ G6 J& ^2 b
在中型破冰船里,这一能力是相当强的
! b* @/ w' H5 U也是一个国际比较领先的水平/ U* p! C, X; a% C) M$ o
- F/ r/ W7 a7 y8 M
. y# j* s6 s: f9 H4 O0 P“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 m3 T8 p' m' w k
获得智能船体符号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w) e/ [; y/ W' d8 u' K
可以实时感知船体遭受各类载荷状况8 v6 Y1 c' o8 ~! s9 t1 I9 C
为船舶冰区操纵、运维
4 k8 M: S1 C! @+ E. r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D3 e0 M! i% {
也为我国业界冰载荷研究工作
6 S j: H `% P: n! A5 }提供了唯一的系统化数据支撑平台: u2 L( E3 N- q
1 X) _. h9 D7 a4 I
3 E- Z, i- G9 _7 H0 u“雪龙2”号不仅智能水平大幅提高0 N" {1 ]5 n- P% m- d5 W& \9 k% ?
而且由于专门为科考设计建造
- I# W3 v$ R5 m在船上设置了物理实验室
# ^3 }) e, y- D9 S& @, {- M通用实验室和月池车间: I# ~& x" U* v7 s. a) ?+ }" R
“雪龙2”号实验室实验员刘丛舒介绍
& p( J. n9 n# v( R/ K* d“雪龙2”号的物理实验室
2 z5 r. h. r7 p( {是整艘船实验室的一个核心区域( E- _# k, E) b$ l4 M
全船的各类实验设备
* A h8 n* @9 I4 }6 A' E+ i可以投放在屏幕上
* q( V L% v! G, [像测深仪、多普勒海流计
8 d3 F# x: \' H1 [, K5 y在实验室可以实时看到数据
6 r* U; @5 o( y5 O; S; U# u, e$ ^“雪龙2”号基本上% U) i, z% S( i2 W
把涉及海洋研究、地质学研究等设备# p; G. {% e8 w+ w- F5 E3 V
配备齐全了
" i: L( A/ Z# M! C1 {7 h* S9 l. {0 n( |- T
9 n% ^, J; e4 r% u
尽管功能强大% ^! F9 t" w1 [3 a/ {
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冰情9 g7 D& S+ w& W
“雪龙2”号是否有相应的对策呢?2 I% C: }2 y" }7 T5 \- E5 T! ^
船长肖志民介绍
7 _3 S3 L. [# j- ~3 a3 J* U0 f$ f“雪龙2”号是世界上第一艘
# @/ A" z) Y8 x* ?4 M- }采用双向破冰技术的科考破冰船
1 ]; i2 \, l1 J: m( I而且安装了全回转吊舱( a$ i, k D% l% q1 l# G! o9 _+ t) k
可以原地自由旋转360度
. z- t% |$ {9 i3 i机动性能大幅提高/ @& `! x+ a9 N- }6 f" q
不仅如此# f; P7 F0 I+ R5 n0 b
“雪龙2”号能为科研工作0 ^' l2 U+ ^2 j0 L" h5 i4 T2 [
提供更稳定的位置信息
' v% E1 Q" r' l3 S9 V) J为何探索北冰洋次数少?! j/ a" C+ b/ ?
探索南北两极6 b6 Q+ Q) Q9 J2 t) {5 a
一直是各国科研的重点之一
& T, A: d( A7 T7 R, j然而,对于南极
8 V$ d0 u' q' k4 j C+ F我国已探索了39次
4 l5 D" y R4 G9 V北冰洋科考则在1999年才启动
7 i! ~: Y, x% f& d A而且过去24年来# c& y) c4 k/ F) ?; k/ V7 Z
北冰洋科考只有12次
% i' g/ H* B. I' L0 G& b这是为什么?6 C5 ]4 k! r. i1 Y2 j# b
' u, E& @4 G2 e* g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8 k# |, m' T# Q3 K8 I3 ?* q
王金辉介绍" }5 M( O9 X, o- T# c: Z r0 \
“我们国家前期的力量3 b. f, n& Z, `3 t [
重要的还是放在南极1 B! O9 j) H3 n% {
之前的科考
8 E4 p2 D: U9 j7 M- L/ \' G* ]考虑到船舶
4 e \6 c' q6 P保障能力1 h/ H: R* ~7 ~9 s. }# \
不定期地开展北冰洋科学考察”6 j; e v- R7 \6 z! M0 G& u
据了解,北冰洋的水温常年维持在
& C/ M( O2 g- n零下40℃~零下20℃
9 L7 R+ r2 y! |# j8 S0 W3 Z% j海面长年累月结冰6 ?* Z& ]# C% O; n+ m3 r) W0 w) o
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海面冰层能够融化8 f$ ]" P- X0 I8 m9 b, R( t, P
船舶可以正常航行 t1 |# p- b$ g) O4 W- d
这片水域4 c2 ] |! f* n ^ P
; x: @+ i% c# {% x0 _2 J
不仅通航时间短
_* B/ K! V5 Y) S, {& j( M历来缺乏准确可靠的航行资料$ V& N8 t' E: R/ Q- A! _/ |2 C
而且有大量的浮冰、冰山
; j; L( F2 g( I% O2 I" v: E+ B1 ?都给船舶带来巨大挑战. ]; d) j3 ^9 R: d
5 N: R) o) ]# ?' f4 Z. S
+ [; i5 \8 i2 N3 p& {4 y2 x
20世纪80年代后期# t1 }$ B* T. z
北极的科学研究活动出现国际化趋势5 Z6 l" s, Z: w2 |6 k
1999年,我国首次开展北冰洋科考
4 l& j# }9 ]! _: p2 n6 B2 c自此,我国北极考察事业实现了
! d S5 h- t8 ~5 a! V1 e- K; p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 ?3 _8 q' [6 }) U
跨越式发展
! p$ x2 e+ {# b: U8 B2004年7月28日7 d. ^' W' V: h5 `5 t2 w; L3 c
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H2 t9 v) g& q6 s. B
中国北极黄河站成立
# M. j, G7 t) F0 f J/ b8 [2 f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
8 u0 [, q+ S. q( D中山站两站后的
3 J. v1 ]& P( J" J x$ P3 ~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1 f1 ]+ A- B1 k) x( e为我国在北极地区
9 p/ e7 E3 D8 {( ?创建了一个重要的科研平台1 [9 F# {5 k7 A* M1 G
# F1 T3 K7 L; v: a0 m+ X
( J. E* ]$ K+ @% [/ o王金辉介绍
) i; s9 r& ^6 W从2008年第三次北极(北冰洋考察)开始4 }% Q, A& F" m/ ~
实现每两年一次
# I6 N1 |5 w$ W" w5 ~1 B8 d到2016年
: J' l: z5 k! S- ~8 j开始每年一次北冰洋科考
$ I- H0 e% l. X$ R) v有了两条船后+ w% N/ | m- O& n* {
能够实现“双龙探极”
% b. y. D& Q2 X基本上实现了常态化) | d/ o; h+ A/ B! H9 _: D' r
每年一次的科考!
( w. K9 d. N; j4 T5 G5 `$ n$ L$ }
<ul><li id="2320HESN">
, ~' _7 v( _% d" A1 M( Z5 _0 L2 L0 I; J4 H, g5 K5 u4 R
& B# J2 R$ m& e3 v2 A% G i( I<li id="2320HESO">% D I& v _3 |" ?7 U a
0 q) k! A8 N: l% H3 K+ ^# d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CCTV-1、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新华社。. n, T) @& T4 M Z5 | h)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