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升院士、麦康森院士、薛长湖教授等作主题演讲!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

[复制链接]
! q5 W& r8 d' R. V) O6 X+ C.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y2 a! T# g. f- Y
) e+ O+ E, \9 W* C- f2023年5月11日,在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式后,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隆重举办。本次论坛邀请有关院士、专家、行业大咖,就碳汇渔业、营养与饲料、水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渔业、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等方面作主题分享和探讨交流。
" ]; F0 T% u' w0 e+ d
+ O0 z$ F5 n2 V" K: }#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t" a: ^( @" h0 S  U
. @  R; z; _4 d( P- x; W( e2 D6 b
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和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共同主办,以“树立大食物观,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全面提升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赋能渔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耕耘好蓝色经济“高产田”。论坛由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主持。
0 D/ e7 N% w. V% c- ?- ~, S2 X+ z0 t5 k
% ^2 \! ^9 s8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L& j$ \0 P/ t# V# D

4 r+ ~$ w. Z8 H/ d' r( ^张显良主持论坛9 ]0 d3 `. }# z/ }  g0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唐启升带来《中国式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及碳汇渔业研究新成果》主题报告。唐启升院士表示,中国式现代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系列基础与战略研究表明,“以养为主”的中国式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颠覆了世界“捕捞独大”的渔业发展模式,同时显著提升了渔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食物供给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服务于双碳战略的碳汇渔业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水产养殖有着显著的碳汇生态功能,在减排二氧化碳和缓解水域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引导了中国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结构的转变。
" e. C  F) o1 |  p+ f
3 X: w3 f( n) H' k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k7 }1 G  M5 M

) Y  ?. X0 W6 t唐启升作主题演讲
8 J4 K' f5 Z8 }! P! r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麦康森分享了《发展水产养殖是实现食物多元化供给、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主题演讲。麦康森院士表示,发展水产养殖是保障我国乃至人类未来食物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水产养殖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海洋)、饲料效率最高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最节地、节粮)以及对环境更友好、更健康的食品等特点。我国未来水产养殖发展新空间将是深远海,这也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国土安全战略的需要。此外,他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水产品消费习惯,坚定不移走加工消费的发展道路,实现循环经济。% M7 m5 `& L2 n) ~4 ]1 V0 y

1 E6 v5 H0 [$ r" \. C% L  t* @; t5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F' w* b' K+ S
" z& ?, \- @' t
麦康森作主题演讲
1 L+ m( N" @: X0 Y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辉作《中国农发集团助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开发远洋渔业的企业。1985年,集团第一支船队开赴西非海域,实现了我国远洋渔业“零”的突破。近40年来,经过创业起步、拓展大洋性捕捞和产业转型升级三个阶段,集团已成为我国船队规模最大、作业区域最广、作业方式最全、捕捞品种最多的远洋渔业企业,为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中央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下一步,中农发集团将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_1 }1 K6 M; S: f8 W- \6 }

# E/ z) Q! U!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K- R! U$ C3 S, ^6 ~

* K( v% w$ k8 L1 \' J# }刘辉作主题演讲
4 _# g0 t, M; N% C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薛长湖发表《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与人类健康》主题演讲。他提到,海洋给人类供给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相比陆生源食品,海洋水产品还能提供更多营养选择,未来蓝色食物的需求量预计会增加一倍。水产品加工是推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水产品加工产业要向健康、高效、低耗方向发展。水产品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对于优化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大健康食品产业已成为国际共识,海洋健康营养食品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V4 f0 e# v* f5 D- M! A8 {  ~7 ?

7 G$ ]  N5 v, ?6 d5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 G- h" u3 S9 C7 @4 D7 L* B" T; s8 h; O' h$ e
薛长湖作主题演讲3 ]8 G; D5 [4 }" O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皓从探索渔业发展新模式、拓展海洋新空间领域分享了《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研发与应用》主题演讲,聚焦其相关背景、进展以及产业化进程,提出开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养殖业模式,发展依托现代海工装备与高效养殖技术的深远海养殖,提升海上渔业生产平台的构建与运行水平。并提出未来深蓝渔业将朝着养捕加一体化、陆海统筹海洋渔业型可持续发展构想。
' n9 ~" G( \  j: m4 t
8 R: {" T3 T& m0 M4 E  |3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x* r' s+ ?0 _! h# a$ k8 g# r9 y4 s$ a) ]8 X9 M
徐皓作主题演讲
2 _( L2 Y" n# S  |8 R( D/ L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盛松伟从开发海工型、绿色、智能渔业平台建设,打造渔业养殖新模式、引领渔业生产转型作《绿色能源技术支撑水产养殖走向深远海》专题报告。绿色能源技术经过10多年研发及3年无故障运行成功验证了在推进远海养殖、增强抗风浪能力、自给绿色能源、搭载渔业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殖和监管智能化水平以及开展海上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可行性,并初步验证了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贯通,开创了深远海养殖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u% u, z# A( o* q- }
& Z" i3 M7 m; b5 H2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9 b3 W7 H  g) i  _7 e# u
( i4 `  t4 P! B( B
盛松伟作主题演讲) j* U0 b+ m( T0 b4 ?
此次论坛紧扣渔业热点话题,展示了我国渔业发展的成果和未来前景,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许多前沿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案,必将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7 o' |) O8 P2 D) O& h) y% W" ^9 P
) K7 W: r9 u# |+ p& y+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 v. s4 m2 i/ T: Y- a' H+ p! @( d* r

9 n0 G: f, `, F7 S( J; M
! P$ a- l. S, a  t) g) Z信息来源:中国远洋渔业协会。: V; e/ x% _2 T9 y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