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4 ?* U; r# K& W
3 X; _; c' Y9 ?0 D7 c天津大学海洋学院诚意满满、求贤若渴,诚邀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申报海外优青项目,融入天大、扎根天津,在这里成就“天大”的事业。
( X v: [' ^( [5 x$ A01) x, \; f) ^, H5 H- k
项目简介2 K1 ~6 f. U. |8 K6 g2 D2 P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 }* j: t6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4 F4 h) I I4 n
02" K! f+ b2 `8 l/ I7 j& Y, y
申报条件
1 w1 a* T( ~% K4 e$ W2 c1 H"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 R5 _$ x+ X1 N- ~
2. 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G. E8 {; l) ^0 z {* @
3. 具有博士学位;2 @7 D8 k0 Y' L8 O# A) B2 `' N
4. 研究方向主要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前沿科学领域;
% ?# Y. G9 r# P7 Q7 A8 k1 A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E' ?* ]2 G( @" o8 ~/ H/ U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0 k: e3 w0 n) G7 v+ o7 B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8 @; a! k& i1 k, `; A
8.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7 J9 {' k, v8 y. q
03
4 v4 f; J8 J Y2 e" U+ G" U学校支持条件6 t) U$ Q; m0 L4 s1 @6 ~" X( ^
1. 聘任岗位:给予事业编制正高教职;1 a: g! R7 D+ _7 B
2. 薪酬待遇:税前年收入约69万元(不包括单位缴纳的8万元左右保险),另可叠加科研绩效(纵向科研经费项目组间接费用用于绩效支出);
; ^; T2 I+ Y" S# o9 F, K+ D9 W" I3. 科研经费:250-450万元(含国家资助部分);% K3 i7 D1 `' @6 x8 c t2 p, V
4. 安家费:200-220万元(含国家及天津市资助部分);; S6 q# W% T! S
5. 团队支持:首聘期前2年每年提供1个博士生指标和3个硕士生指标,由学校支持招收1名助手;
' x& Q1 C. D3 e6. 子女教育:学校建有优质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 ` L5 y6 ?# c% A4 }5 \9 X" ]1 e7. 住房医疗:学校在北洋园校区和卫津路校区均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定数量的周转住房,附近生活交通配套齐全,北洋园校区地铁直达;同时,周边拥有天津大学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津南医院、天津医院、海河医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等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致力于为教职工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 X* U) Y7 j+ y. g8 b
8. 天津市教育优势:天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是全国考大学“最容易”的地方,教育优势凸显。天津初中升高中录取率仅次于北京。天津更是全国四个高考自主命题城市之一;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5.6万人,本科录取率(81.61%)和985高校录取率(6.19%)都位居全国榜首,同时本地高校录取率接近30%;
- i3 s7 g1 L% T/ [9. 其他政策: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c: Y) I2 |1 K
04! Z4 h1 ^6 H- y3 n4 a/ o( V
申请方式
* i" R$ e2 m+ w: e: N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将详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姓名+海洋学院”命名,发送至邮箱chenmeizhu@tju.edu.cn,邮件请注明申报海外优青项目,以便海洋学院为您申报过程提供服务。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0 J" R9 C% ^. r Q! @
2.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3年3月15日;6 o( X/ L8 C) R4 w
3.项目申请信息系统链接:
% [$ p2 D& h- [9 ?; Ohttps://grants.nsfc.gov.cn/! L1 e/ q. d" ~) y5 M
05
5 j. X/ n) b' ^( E: `' ?; I联系方式( G6 h! x* Q6 t
(1)海洋学院联系方式
h7 t6 |4 D% O5 [% j联系人:陈老师 V2 e3 p0 W; T; N1 x) z) N
联系电话:+86-022-87370655
5 g( V5 T5 ^% h/ o. x" L( X1 Y联系邮箱:chenmeizhu@tju.edu.cn
( m$ b4 D3 C5 y$ D(2)人事处联系方式
! K a+ q& z- [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办公室) E% Z7 T1 }" m3 W4 Y) n% B4 l9 _
联系人:张老师
& Y+ d% Z5 W6 c/ ^联系电话:86-22-27402079% D# S) q3 @% Y3 o8 h7 E
联系邮箱:talent@tju.edu.cn4 G( g5 ?4 F2 w, O
061 G8 Q- }" ^! `+ j* x1 S" w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介绍2 D. `: _- R9 q7 M: [' u0 K* B) w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简介- `0 w& b& R0 i# A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海洋学院”)成立于2014年4月。天津大学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本学院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紧贴国家海洋人才需求,突出信息化技术变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个“面向需求、理工结合、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6 p! j3 P' ^% Z, m
# C; n# c( v) i* a( I/ ?6 s
1 E" v4 F1 E* F9 S L1 J3 ^现有教职员工62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正高17人,副高24人。学院拥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四青人才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1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重点研发项目首席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名,天津市青年托举人才2名,其他天津市授衔专家5名。
. m# @+ r, ]7 C& ~: x: G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海洋科学”和2个自设二级学科“海洋环境动力学”和“海洋技术”。在学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方案的环境生态领域中,海洋科学学科属于三个核心学科之一。依据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天津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四,海洋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九。3 y }' i# h+ \* Q7 y
学院按照信息化、案例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科学制定了面向数据、体系完整、本-硕-博贯通的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海洋学院已拥有海洋探测技术教学实践平台、海洋数据工程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动力学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化学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影视教学馆、海洋观测场六大实验基地,全方位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同时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智慧海洋平台,包含三个维度,一是海洋技术实践认知,并开设水下机器人实训课,从入学即给同学们建立认识;二是建立海洋专业培养体系,以海洋数据为核心,搭建学科交叉教学平台;三是开设课程设计类课程,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聚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海洋认知、开展现场实习,大大缩短了从理论教学到实习实践的距离。
. r6 O) ^9 R' d9 V9 u- D y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完善“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学生朋辈导师”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本科生深造比例超过60%,毕业生始终保持100%就业率。学生先后在国家挑战杯竞赛、全国“互联网+”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世界智能大会水下机器人挑战赛、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等十余项竞赛中斩获荣誉。
: M3 i K0 }; E# P4 y3 F/ Y学院已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各部委项目等科研项目共近两百项,连续三年获得国防创新特区项目。获批天津市港口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中心,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专利奖金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成立天津大学津南区创新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分会,与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共建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联合研究中心。
; o8 B* V0 n; n7 }: B4 q6 Q+ W( D2 G
7 F. H+ E9 O5 E6 C, K* X( d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海洋强国”战略,获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印尼人文交流机制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第二批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中国-印尼智慧海洋中心”、“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新工科教育共同体”。持续开展国际教育培训,连续3年举办“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创新课程”、“中国-东盟海洋北斗技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向海而学’学生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2019年举办“中国-东盟高校赛艇比赛活动”, 2021年举办“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实践课程”,累计培训宕昌贫困学员11名,超过300人次东盟专家学者与我院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交流合作,招收2000余人次学员来校参加交流培训等进修活动,先后有超百名本校学生参加东盟高校的寒暑期项目。“东盟引航,丝路听海”实践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组织单位。获批2项“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来华工作计划项目”。设立“合众思壮留学教育基金”,签订多个国际合作框架协议。举办十余次中国-东盟国际学术会议,累计邀请80多位东盟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共同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组织专家力量完成《东盟海洋教育发展报告》、《东盟海洋科技发展报告》的编写。
/ F( E$ ^' I9 T; R5 v7 V内容来源 / 海洋学院行政办公室
$ E- i1 h' `1 T+ ^4 V; j排版 / 周亚鑫
8 U4 m& H/ {8 \' r审核 / 靳楠 巩乐8 n; t. V0 I: _' G# }
<ul><li id="1J40523O">
0 k! {( d1 v& P, e0 p/ L8 P6 ?
4 N& Z- [2 @. v. a# _' c
1 D8 u9 `( ?5 \2 G3 l Z/ T! Y信息来源:天津大学海洋学院。
( b8 ^) J7 d9 ]3 L" _
, p% G/ b9 H' h' ^3 F9 E# ^( P$ ?4 R<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