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首份海洋世界遗产地蓝碳生态系统全球科学评估,强调海洋世界遗产地的重大环境价值:虽然这些遗产地仅占全球海域的不到1%,但涵盖了至少21%的世界蓝碳生态系统区域,以及15%的世界蓝碳资产。
1 J r, z# j. b# Y我们常常听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这也被称为“绿碳”。可你知道“蓝碳”是什么吗?
7 n. K2 V8 X* ]$ H7 O! D* q% C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蓝碳就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X. c! f) {- u) {4 ~; h
5 m8 F% O3 G# ]0 n( R* J% V6 ^: l
- x k; p" Z3 W1 F- D
地球。图 | pixabay.com. }( I. b; |7 @* Z$ V% ^. [& D. [# O
海草草甸、潮汐沼泽和红树林这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碳沉降,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 s6 W8 d% O+ ^; l5 @" v2 y- {- @
! g0 m* w9 _' g9 X) a9 }: Z
/ e; G5 U3 C) S
海草床里的鱼。图 | 网络1 a) g, \) Z, W
中国有近300万km2的主张管辖海域和1.8万km的大陆岸线,滨海湿地面积约为670万hm2,海草草甸、潮汐沼泽和红树林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广泛分布。
6 G- m9 C5 e6 X' |! [) b% z研究表明,蓝碳海域的碳汇能力惊人,其平均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甚至超过了陆地森林单位面积的平均固碳能力。因此也就有了“耕海造林”之说,也就是通过营造海岸红树林等获得固碳和其他生态环境效益。
- N1 [* B; ?: ?# |
6 x" n! |& } I h5 t8 n" t' f$ D! g/ ^5 |# A3 v9 F
南大港滨海沼泽湿地。图 | 网络
: i/ M' p+ {' W6 \% `4 m% U蓝碳概念的出现使各国科学家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海洋生态系统。
( _9 a' k* F) r$ f2 [* `当前,蓝碳的范畴正由原有的海岸带生态系统逐步拓展,大型海藻、微型生物等的固碳能力和对碳循环的影响也被逐渐认识和讨论,蓝碳科学体系正逐渐形成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n( ^2 G$ q' K& B; w+ ]& X) T+ L7 |( N
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的海洋预报信息。6 ~# d9 C- ^3 y0 d) n5 k
3月12-13日4 i2 E% y% ]6 F9 K* I4 { z
台湾海峡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2.0-3.0米的中到大浪;, V: S' ~/ C6 \; {3 d" {& p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1.0-2.0米的轻到中浪;% ^: S. l$ E( E9 L
厦门沿海有4-5级、阵风6级的东北风,0.8-1.5米的轻到中浪。6 G* W8 a5 ^$ [ n% G7 L
3月14-17日7 g: P7 h) i% E: ?- V
台湾海峡有4-5级、阵风6级的东北风,1.3-2.3米的中浪;9 H5 @0 H; T# N+ I" y' [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3-4级、阵风5级的东北风,0.8-1.3米的轻到中浪;# l$ S3 n6 c( d+ k+ S& f: a
厦门沿海有2-3级、阵风4级的东北风,0.5-1.0米的轻浪。
" H/ u W1 c1 [; ?5 S( n |